第三十四章 又生气
苏子衿晃晃悠悠地到了紫微殿,发现李良和在等着她。
“苏大人你怎么才来啊,陛下让你进去呢。”李仁和的神色有些焦急。
皇帝找她?苏子衿神色一凛,“多谢公公。”
苏子衿跟着李仁和进了紫微殿。此时紫微殿内,已经有了不少的人,除了基本的不上朝的三公三卿,告病在家的左丞相。
右丞相和六部尚书都在这了,苏子衿依旧站在了最后面。
皇帝正在看书,听见李仁和的通报,放下书,“诸位爱卿说吧。”
一众人等面面相觑。
刚刚皇帝说他忙,让他们等着。
结果这苏子衿一来,皇帝就不忙了?
众人纷纷看了苏子衿一眼。
皇帝这是摆明了要培养此子啊!
也不知此子用了什么手段让皇帝如此偏爱!
前段时间皇帝不是还在生气么?
怎么召见了一次,就不生气了?
据说那日此子带了一个婢女进宫。需得好好查查……
众人心思各异,苏子衿眼观鼻,鼻观心,主打一个老老实实。
“今日兵部收到边关急报,北羌或有异动,镇北大将军怀疑他们要与鲜卑联合攻我大乾。”兵部尚书庄明上前一步说道、
皇帝看过之后,让李仁和拿给一众大臣看,所有人看过之后,又将折子交给了李仁和。
皇帝瞟了一眼最后的苏子衿,李仁和立刻会意,将折子又给了苏子衿。
众人再次纷纷斜眼。
苏子衿拿起折子开始看,等她看完了之后,皇帝才开口:“众卿以为该当如何?”
“臣以为,应当立即调拨大军支援边关,以免措手不及。”庄明一拱手。
唐通海眼皮一跳,刚刚充盈的国库,还没捂热乎呢。
“臣以为,单靠猜测,便调动三军,实为劳民伤财。”
“唐尚书莫非要等边境边线攻破,鲜卑长驱直入之时,再调大军更为合适?”
“陛下明见。臣以为应当先探查一番,若情况属实,再调遣大军不迟。”
皇帝听着,目光放到了右丞相身上,“杨相以为如何?”
杨建微微拱手,“臣以为,可粮草先行,同时加以调查。若消息确切,派兵不迟。若消息有误,亦可充作军饷。”
大军的速度通常受困于辎重,粮草先行,后面再调军,速度将会十分快捷了。
“就按杨相之意。”
今日最大的事情讨论完了,众人鱼贯而出,苏子衿出去后看到了唐通海。
"唐大人。"苏子衿见礼道。
“陛下很是看重你啊,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日后行事却要更加小心谨慎,切记,戒骄戒躁。”唐通海语重心长的道。
自从皇帝登基之后,心思越发深沉。即便是他们这些老臣,也是难测圣心,常自揣揣。
也不知苏子衿是如何获得陛下信重的,但唐通海觉得,苏子衿既然是他看好的后生,又是从户部出去的。那他定要拂照一二。
“多谢唐大人提点。”苏子衿一礼。
她今日在太和门时,原本就想了很多,加上唐通海的这一番话,心中更加警醒。
见苏子衿受教,唐通海心情颇好的出了宫。
苏子衿还需要留在紫微殿待招。
他到偏殿之时,她的一众同僚,已经坐了许久了,见苏子衿才到,不禁诧异,“苏大人这都什么时间了,你怎么才来?”
“若非今日陛下召群臣议事,无需伴驾。你这可就是玩忽职守了!”马侍讲说道。
旁边有人打圆场,“哎哎,无需这般严重,左右今日也轮不到他。每日轮两人,还需两日呢。”
“万一陛下来了兴致,想要游园呢?我等岂不是需得陪同?”马侍讲又道。
“那就算他倒霉。”几人哈哈笑着。
虽然他们每三日,才能轮到一次,但也无人擅离职守,万一皇帝点名召见呢?万一皇帝游园呢?
你却不在,岂不是藐视君威了?
苏子衿没有理会他们,找了个空位坐下,闭上眼睛想事情。
左相告假养病好像也挺长时间了。
右相看着半死不活。
总觉得皇帝在搞事情,但是她咖位太低,知道的太少,想不通。
既然想不通,不如睡大觉,苏子衿开始数羊,刚数了几个,有人桶了捅她,“苏大人,你可是生气了?”
她生什么气?
苏子衿睁开眼睛,面前的少年,正是刚刚替她说话的那一个。少年个子不高,皮肤白里透红,看着煞是可爱。
“在下文松,侍读学士,也是上科的状元。”
苏子衿的眸子微微睁大,“敢问郎君今几岁?”
文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二十一了,只是个子一直长不起来。故而显得年幼一些。”
果然,皇帝身边从不缺天才。
科举四年一次,文松既然是上一届的状元,那么夺魁之时,也就只有17而已。
其实翰林院的人,除了胡老之外,年龄都不大。就说在座几人,年龄最大的,也不超过三十。
她得更加努力才行。
文松不知苏子衿心中的想法,他见她沉默不语,又道:“其实文某早就想拜会苏大人了。只是一时没有机会。昨日得知,苏大人进封了侍讲学士,今日便过来了。”
苏子衿这才想起,昨日,她并没有看到此人。
不由奇怪道:“文大人昨日休假么?”
“我被陛下派去给宗室子授课去了。虽是侍读,却很少来紫微殿。倒是羡慕苏大人你,能常近天子旁侧。”
“子衿也是刚来,当不得大人羡慕。倒是大人既然负责为宗室子弟授课,才是颇受陛下信重。”
文松若有所思,“此事说来话长,若苏大人无事,散值之后,你我不妨一聚。”
苏子衿顿时便明白了。
“如此,那便申时再会。”
她虽不知文松来意,但他既然负责为宗室子授课,想来对宗室十分了解。苏子衿可没忘,她可是宗室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过为了做到心中有数,苏子衿还是去找了一趟周逸之,问明了文松的情况。
这一问,才知道,文松乃是左相侄儿。
虽然左相在家养病,但是依旧不可忽视其在朝廷的影响力。毕竟是百官之首,加之文松自己也是十分有才华,故而多受尊崇。
至于文松主动要找自己的原因,周逸之也猜不到。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22/4332908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