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告状
原来又是贤妃来找皇帝了。
苏子衿一听,脑壳子就疼。
李仁和也是一脸的抱怨,“苏大人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贤妃怎么说也是世家贵女,怎地如此这般不知事。陛下可是一国之君,岂能日日与她耳鬓厮磨。”
确实!这叫什么事儿啊?!
皇帝和嫔妃生气,你找她一个外臣,算是怎么回事儿?
“可是李公公,我一个外臣?”
“哎呀,苏大人不必担忧,上次陛下以后宫嫔妃在朝臣面前失仪为由,将贤妃禁足了一个月。想必这次贤妃定然会避讳一些了。苏大人就跟咱家走吧。”
还是您老聪明!
苏子衿无言以对了,只能跟着李仁和进了殿。全程没敢抬头,直到一阵香风飘过她的身侧,她才敢左右看了看,便瞧见起居郎咧着大嘴冲她笑。
苏子衿心底一阵疑惑,皇帝的声音响起来了,“都退下。”她发现起居郎笑得似乎更开心了。
“苏爱卿觐见,所为何事?”众人退下之后,皇帝问道。
苏子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袖掩面。
“呜呜呜,陛下,臣听闻晋王殿下在四处搜罗死士刺客,欲加害臣和臣的家眷。呜呜……”
苏子用手指沾了口水抹在眼角,然后神色悲戚的抬起头,“都说打狗还得看主人。陛下,臣可是您的人。您可不能不管臣啊!”
晋王虽然草包,却是实打实的正一品亲王。她无权无钱,拿什么跟人斗?
既然抱了皇帝的大腿,有人要动她,她自然得找皇帝做主!
苏子衿哭得凄凄惨惨,楚宸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十分嫌弃,“堂堂七尺男儿,怎地还哭哭啼啼的?快收回去。”
“臣遵旨。”苏子衿知道见好就收,用袖子一抹不存在的眼泪,规规矩矩地跪好,眼巴巴地看着皇帝。
皇帝正奏本没有瞧她一眼。良久之后,苏子衿觉得自己的腿都跪疼了,皇帝才抬起眼。
“朕已经任命晋王为钦差,遣他去云南查案了,明日即刻启程。”
这么说,皇帝已经知道了?
那她在这卖苦肉计,岂不是多此一举么?
还跪了这么久,膝盖好疼。
“谢陛下。”
苏子衿站起身子,没等站稳,便听皇帝突然道:“爱卿不是喜欢跪?怎么不跪了?”
啊?
演个苦肉计也不行?!
苏子衿面上一苦,但是不敢再跪,而是从旁边搬了一把椅子过来坐下。
“陛下臣知错了!主要还是晋王太过可恶,都说祸不及亲人,他有什么招数,冲着臣来,臣都接着。可他竟然要对臣的家眷下手,实在是太过分了,臣心中惶恐不安,故而才乱了方寸,望陛下恕罪。”
苏子衿坐在金阶之下,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确定皇帝消气了才停下来。
“爱卿还有事么?”
苏子衿眸光一转,想起刚刚的贤妃。
“回陛下,臣准备明日早朝弹劾贤妃娘娘擅闯紫微殿,视大乾律例如无物。”
“此乃爱卿职责所在,不必与朕知会。”
看来正和皇帝心意了?
“臣遵旨。”
苏子衿应了一声,便听皇帝道:“爱卿今日讲史吧。”
苏子衿上前,从皇帝书柜中抽出一本史书开始读。
给皇帝读书,要讲究字正腔圆,阴阳顿挫,声音还得洪亮,相当于持稿诗朗诵,是非常累人的。
苏子衿读了差不多两刻钟的时间,便觉口干舌燥,趁着喘息的功夫,她抬头看了看皇帝。
皇帝依旧看着奏章,也不知道听没听。但是皇帝没喊停,她也不敢停,只能继续读。
他们是一个时辰一轮班,幸好她之前已经耽误了好长时间,没真的读满一个时辰,看时间差不多了,苏子衿就退了出去。
今日虽然累,但她高兴!
晋王被派去云南了!
那个地方土司频频作乱,布政使都死好几个了。晋王有命去,能不能回得来,都是两说,着实解决了她的一个心头大患。
“苏大人,辛苦了。”李仁和见苏子衿脚步轻快,脸上带笑,心知皇帝应该是消气了,他也跟着高兴。
“李公公,能否讨碗水喝?”苏子衿揉了揉干燥发紧的嗓子,幸亏三天轮一次,要是天天来,这嗓子早晚得费。
“苏大人说笑了,咱家已经让人备了茶点,大人先到偏殿歇着便是。”
李仁和笑着送苏子衿去了偏殿,几乎是前后脚,茶点就被端了上来。
苏子衿已经渴冒烟了,完全没有在意其他同僚的目光,端起茶杯,一口灌了下去。连喝了好几杯,她才舒服了一些。
“苏大人,你怎么渴成这样?”
“苏大人,你给陛下讲读了?”
以马侍讲为首的同僚们如狼似虎将她包围了起来。
苏子衿神情一诧,“我们伴驾不就是给陛下讲经读史去了吗?”
众人面面相觑,确实是这样。但是皇帝根本不听他们读啊,他们过去就是站着的,站满一个时辰就出来!
为什么他能读?
众人的目光充满了幽怨。
“你给陛下读什么了?”
“你与陛下说了什么,陛下才让你读的?”
“额…没说什么。”
明明是皇帝主动让她读的啊!
“苏大人,咱们同在翰林院共同侍奉陛下,应当同心协力督促陛下进读。若有督促陛下的好法子,也该互相分享才是,如此陛下才能更好的秉承先人之志,普泽万民啊!”
“是啊,是啊,苏大人莫要敝帚自珍才是啊!”
看来她今日不说点什么是不行了,苏子衿想了想,“听各位大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子衿深觉羞愧。这样,待子衿歇上一歇,再与大人们细细道来。”
等她编一编。
“苏大人,我等不急。”
“苏大人,快快请坐。”
苏子衿施施然地坐下,拾起花糕吃了两块,是她最喜欢的梅花糕。
她没有多吃,将近午时了,翰林院快开饭了,掏出帕子将剩下的花糕包了起来,放入小挎包,才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开了口:
“是这样的,子衿将儿时家贫,想读书却无钱交束脩,母亲为了供我读书吃了多少苦的事情一一道来,陛下听后,感动之余,便想听书了。”
反正她编完了,别人信不信,她就管不到了!
到了饭点,她该回翰林院吃饭去了。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22/433290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