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批奏
呵。
皇帝玩味地挑了挑唇,“朕还想留爱卿共用午膳。看这样子,爱卿想必已经吃饱了。就不必再……”
“陛下,臣未吃饱,臣还饿着。谢陛下赐膳,臣感激涕零。”苏子衿没等皇帝说完,赶紧接言道。
一个花糕,也就一口的事儿,几个花糕,打打牙祭还可以。
若她中午不吃,下午继续讲,那可真要饿扁了!
楚宸倒也没有真的想要饿着苏子衿。笑了笑,便叫李仁和传了膳。
苏子衿发现,今日午膳,有许多上次她吃过的菜。
但是午膳和晚膳不同。午膳更加丰盛,肉菜也更多,苏子衿是食肉动物,第一次在宫中用午膳时,还不太放得开。
这次,她自认为已经摸清了皇帝的脾气,便放开了吃。
专挑贵的,好的,平日吃不到的精贵吃食。
布膳地宫女看了看李仁和的脸色,李仁和给了一个照着做的眼神,宫女便跟着苏子衿的动作给皇帝布菜。
楚宸也是来者不拒,吃得格外的香。
蹭了一顿午膳,下午苏子衿继续将没讲完的图纸讲了。
趁着皇帝自己看的时候,苏子衿扫了一眼,周围的堆积如山的奏本。
她知道皇帝勤政,但也不能这么干啊!
日日如此操劳,就连驴子也要累死了!
“陛下,臣以为陛下所作所为,有动摇国本之嫌!”
作为皇帝宠臣,苏子衿认为自己应该进言,趁着现在皇帝高兴的时候,想说啥就说啥。
楚宸微微一怔,“爱卿为何如此说?”
他登基以来,还从未有人胆敢如此直言不讳地指责他!
有时候他简直分不清苏子衿到底是胆子大,还是胆子小。
偶尔胆大包天,比如现在。偶尔又胆小如鼠,听闻见到死人还被吓病了。
“陛下明鉴,陛下乃一国之君。若日日埋头在这堆如山般的奏本中,难免分散精力,因小失大。劳累过度,又损伤龙体。此乃动摇国本之行也。”
“那依爱卿所言,这奏本该当如何?”
奏本原本应该先由左右丞相批阅之后才会递到御前。
这个过程中,会筛选掉大量无用的奏本,他确实会轻松很多。
但他多次发现左右丞相经常屏蔽视听,借由审批之便,结党专权。假借他的名义,指鹿为马,胡作非为。甚至还想利用相权要挟于他!
故而,他便将两个丞相架空了!
苏子衿如此说,莫非是想要恢复丞相职权?
想到此,楚宸心底升起一种被背叛的愤怒。
他冷冷地盯着苏子衿,像是一头择人而噬的孤狼,残血而残暴。
这是苏子衿第一次见到皇帝如此冷厉的眼睛。
不禁心下一凉。
她莫名想到了大***倒台时,菜市口血流成河,血腥味一直持续了三天才渐渐消散。
苏子衿啪嗒一声跪了下来,“陛下。若陛下不愿恢复相权,臣建议成立内阁!”
听到苏子衿并不是给丞相做说客的,皇帝地神色缓了缓,“细细说来。”
苏子衿抬眸一瞧皇帝的脸色,放下心来,“丞相权利集中,易滋长野心。成立内阁,可多设阁臣,不仅可以帮助陛下批阅奏折,还可博众家之长……”
皇帝控制欲强,摆明了想要集中皇权,她又不是头铁,专门和皇帝对着干!
虽然后期内阁也腐败了,但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完美的制度,亦没有永恒的王朝。
只要这个制度,适合如今的形势便可一用。
楚宸听着苏子衿的讲述,越听越认真。
他的苏爱卿,简直是个宝藏,永远会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给他带来惊喜。
苏子衿一口说完,以头点地,表示让皇帝裁决。
“苏爱卿倒是很会给自己找官做!”
皇帝没说要不要成立内阁,不过言下之意,已经是采纳了她的意见。
苏子衿一听,也不再跪着,喜气洋洋地站了起来,“都是因着陛下厚爱,臣才敢大逆不道。”
皇帝都要让她入阁了!
她还跪个什么劲!
内阁可代皇帝行使皇权,权利大着了,她十分期待!
皇帝瞟了一眼秒变脸的苏子衿,揶揄道:“朕还没说平身,苏爱卿自己就起来了,果然是大逆不道!”
其实他每日埋在入海的奏本中,早就疲乏不堪了。但又不想恢复相权,故而才一直硬着头皮坚持着,苏子衿的提议可以说,正合朕意!
只要内阁阁老设置得多,既不会让权臣一家独大,也有人帮他分担政务,实为两全其美之策。
“嘿嘿。这不都是因着陛下信重臣嘛!”
所以陛下,你都如此信重她了,便没必要再让她跪着了吧?
她又没犯错!
楚宸扫了一眼旁边堆积如山的奏本,“既然苏爱卿都要入阁了。那便提前熟悉一下政务吧。”
皇帝将一堆奏本,推到了苏子衿的面前。
苏子衿一瞧,脸垮了下来。
内阁人多,分摊下来就没有多少奏本了!
现在就只有她和皇帝两人,这要处理到什么时候去?
看着苏子衿苦兮兮地模样,楚宸心里暗觉舒坦,扔了一根朱笔给她。
苏子衿无奈,只能接过朱笔开始干活。
幸好她一直在勤加练习毛笔字,虽然如今还不如原主写得漂亮,但也勉强能看了。
主要是不用写太多字!
这些奏本大多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
比如各地管大司农汇报当地庄稼状况,掌水土的总督上报水位降雨量。
类似这种例行报告,苏子衿只要写个‘阅’便可。
需要写字多的,苏子衿便摆到皇帝面前去,美其名曰,“陛下,此奏本,较为复杂,臣不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决断。”
还有的奏本,十分扯淡。
哪个老太太做出来的馒头特别香软,向皇帝贡献秘方。管辖之地出了见义勇为的勇士,问皇帝表彰。
类似这样的,苏子衿只是问了一句,便惹了皇帝的不耐烦,她便自己看着办了!
看多了,苏子衿便也觉得烦了。
官员上任下任调任了,围绕着这个官员周围的所有官员都要上奏说一声。
大乾地大物博,有一千多个县,一百多个州府,官员不计其数,每天都有官吏在挪动位置。光是上报这事的奏本就占了一堆。
上奏不用花钱吧!
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上奏一下。怪不得自古皇帝都不愿意看奏本。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22/4332904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