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搬空家产去海岛随军,错嫁未婚夫小叔 > 第120章 你真棒

第120章 你真棒


两人一路走到了军区医院。

  舒雪小心翼翼地把宋咏梅放在候诊椅上,便起身去挂号。

  医院的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刺鼻。舒雪跑前跑后地挂号、缴费、取药,额前的碎发都被汗水打湿了,黏在额头上。

  她甚至记得从护士站要了个热水袋,灌上温水垫在宋咏梅的伤臂下面。

  老医生推了推眼镜,一边给宋咏梅打石膏一边说。

  “这是你女儿吧?小姑娘真细心。”

  宋咏梅含糊道,“家里的小辈。”

  “这年头,会照顾人的小辈不多了,大姐,你有福气啊。”

  “是啊,有福气…”

  宋咏梅低声喃喃,心里也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这个她曾经并不看好的未来儿媳,此刻却成了她最可靠的依靠。

  她正打着石膏,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裴晔风风火火地冲进来,显然是接到消息就赶来了,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一看就是熬了通宵。

  “妈!怎么回事?”

  他蹲在母亲面前,皱着眉,伸手轻轻碰了碰石膏。

  “疼不疼?”

  宋咏梅轻描淡写地回道。

  “没事,就是摔了一跤。”

  舒雪这会儿拿着单子过来了,征求宋咏梅的意见道。

  “伯母,医生问您是要住院,还是住家里,定期过来复诊?”

  “我住家里就好。”

  “行,那我去跟医生说。”

  舒雪看了一眼裴晔,裴晔便接话。

  “我也一起去。”

  他抱歉地看着舒雪,眼神里满是心疼。

  “你背我妈来的?这么远的路…”

  裴晔比谁都清楚从家里到医院有多远,更别说还背着个人。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力气大,背着伯母不算什么。”

  随后转了话头。

  “你的事忙完了?”

  裴晔的眉头就没舒展开过。

  “还没,接到你的电话,我就赶过来了,今天的事有点棘手,估计得要好几天,我一会儿还得回去。”

  “那你回去忙吧,这里有我。”

  “你可以吗?交给我爹就好。”

  “没事儿,你小瞧我?”

  舒雪见四下无人,伸手替他撑开紧皱的眉头。

  “好了,都叫你别老是皱眉。”

  裴晔快速地拿起舒雪的手凑到嘴边,亲了一口。

  “辛苦你了,小雪。”

  “赶紧回去忙吧,相信我。”

  “好!我相信你。”

  裴晔匆匆交代了几句就离开了,临走时又忍不住偷偷捏了捏舒雪的手。

  回程是叫的出租车,这年头京市当然是有出租车的,只不过很少有人坐。

  刚回到家,裴开华也回来了。

  得知老伴儿受了伤,他有些手忙脚乱,完全不见平日里的泰然稳重。

  “老伴儿,喝水吗?”

  他端着茶杯,差点洒在石膏上。

  “哎,你小心点!”

  杯子里的水,溅了几滴在石膏上。

  “要不要吃个苹果?”

  裴开华又拿起水果刀削皮,不一会儿,一个大苹果,连皮带肉被削掉了一半,看得宋咏梅心疼得不行。

  “算了算了,你别忙活了。”

  宋咏梅无奈地叹气。

  “你这哪是照顾人,简直是添乱。”

  舒雪抿嘴一笑,接过水果刀。

  “伯父,你吃,伯母的还是我来吧。”

  别看她做饭的手艺一般,但是论玩枪、玩刀,舒雪可是一把好手。

  只见她手腕轻转,苹果皮就变成了一条连绵不断的螺旋带,薄得能透光。

  宋咏梅和裴开华都看呆了。

  “这手艺…”

  都能去表演杂技了。

  舒雪把苹果切成小块,插上牙签。

  “伯母,快吃吧。”

  宋咏梅给裴开华递了个眼神,眼里明晃晃地写着:看看,这才叫照顾人。

  接下来的日子,舒雪天天往裴家跑。

  每天早上,她都会带着熬好的鱼汤。

  这是和于欣学的,说是以前著名的老中医给的药膳房子,加了当归和黄芪,据说能促进骨骼愈合。汤熬得浓白,上面飘着几粒枸杞,像雪地里的小红果。

  鱼汤能不能促进骨骼生长,舒雪不清楚,反正她往里面加入了少量的修复剂,这才是实打实有用的东西。

  “伯母,您趁热喝。”

  舒雪总是小心地吹凉了才递给宋咏梅,一点不嫌麻烦。

  裴开华平日也不擅长做饭,都是给宋咏梅打下手的,现在宋咏梅受伤了,舒雪反而成了做饭的人。

  虽然厨艺不精,但她问了裴开华宋咏梅的口味,菜都尽量做得清淡一些。

  大年十五那天,她甚至尝试做了宋咏梅家乡的淮扬菜,一盘文思豆腐,切得细如发丝,在清汤中舒展如花。

  宋咏梅惊讶地问。

  “你还会做淮扬菜?”

  舒雪不好意思地笑笑。

  “和我胡同那边的大师傅学的,手艺不精,伯母见笑了。”

  她的手指上还贴着卫生胶布,显然是不小心切到了。

  裴开华看着这道菜,连连称赞。

  “小舒,你可真厉害啊!”

  “伯父过奖了,快尝尝怎么样?”

  “嗯嗯,好吃好吃。”

  宋咏梅吃着文思豆腐,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她之前怎么就觉得,舒雪这孩子不适合裴晔呢?

  这么乖巧懂事、细心体贴的孩子,还那么出众能干,她的儿孙里就没一个能比得上。

  就说她摔伤后,孩子们倒是都回家看望了,但他们家都是搞科研的,一个个忙得团团转,见有舒雪照顾,便都放心地去忙了。

  最让宋咏梅触动的,是隔天的下午。

  她午睡醒来,听见院子里有动静。

  透过窗户,她看见舒雪蹲在院子里撒炉灰,这是为了防滑。

  小姑娘做得很认真,连墙角缝隙都不放过。下午的太阳光照在她身上,给她镀了层金边,那专注的侧脸,让宋咏梅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实验室里调试仪器的样子。

  那一刻,宋咏梅突然意识到,这个姑娘身上有种特质,和她年轻时很像。

  那种对细节的执着,对完美的追求。

  晚上,吃完饭后,两人不知道怎么说起了书来。

  “你懂材料学?”

  舒雪摇摇头。

  “不懂。但我挺感兴趣。”

  她指着书架上的一本英文期刊。

  “那篇关于纳米材料的论文,我看了两遍,虽然有些地方不明白,但觉得很有意思。”

  宋咏梅震惊地睁大了眼睛。

  那本《Physik  der  kondensierten  Materie》是裴晔从研究所带回来的,专业性极强,连很多研究生都看不懂。

  “明天你要是愿意听,我给你讲讲。”

  宋咏梅不自觉地用上了当年带研究生的语气。

  “从基础开始。”

  舒雪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是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真的吗?太谢谢您了!”

  这个年代的物理化学知识以及材料的种类特性,和她后世学的那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伯母,那我明早再过来。”

  眼见天色不早了,舒雪起身告辞。

  宋咏梅突然叫住她:“小雪…”

  “嗯?伯母,怎么了?”

  “谢谢你。”宋咏梅的声音有些哽咽。

  “不只是为了这些天的照顾,还有…谢谢你没有怪过我。”

  舒雪愣了一下,随即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伯母,您别这么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啊。”

  这话叫宋咏梅心头一热,是啊,舒雪和她是一家人。

  于是,当裴晔终于结束任务回家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幕。

  宋咏梅和舒雪挨得很近,在翻看一本厚重的专业书籍,宋咏梅的手臂上还打着石膏,她便用语言指点舒雪,茶几上摆着各种笔记和草图。

  “回来了?”

  宋咏梅语气是从未有过的轻松。

  “小雪给你留了汤,在厨房温着呢。”

  裴晔愣在原地,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母亲用这么温柔的语气提起舒雪。

  别看“小舒”和“小雪”这俩称呼,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里面的亲昵程度,只有叫的人才懂。

  他看向正在整理图纸的舒雪,后者冲他眨眨眼,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

  裴晔情不自禁地对她竖起大拇指,无声地说道:你真棒。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19/433287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