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灯会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年头物资不丰富,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丝毫不减。

  一大早,宋咏梅就张罗着煮了一大锅圆滚滚的汤圆,做了芝麻馅、花生馅、豆沙馅三种馅料,甜滋滋的味道飘散在整个屋里。

  宋咏梅给舒雪端了一碗。

  “小雪,三种馅我都给你盛了两个,吃了不够锅里还有!”

  黄静也笑着吃了一个。

  “妈的手艺真好,西北基地那边可难吃到这么地道的北方元宵了,我得多吃几个解解馋。”

  她性格爽朗,这些日子和妯娌舒雪、儿媳黄雅婷都相处得很好。

  裴晔帮舒雪把元宵吹凉。

  “慢点吃,别烫着。”

  那细心呵护的模样,看得裴浩嘴角直抽抽,被黄雅婷在桌底下掐了一把才收敛。

  裴开华抱着小孙女妞妞,乐呵呵地看着一大家子,对裴晔说。

  “晚上厂甸那边有灯会,虽说比不上过去那么大规模,但也挺热闹,你们年轻人可以去逛逛,让小雪也散散心,孕妇总待家里也不好。”

  厂甸灯会,是京市老传统的保留项目,即便在那些年也没有完全中断,这几年更是渐渐恢复了几分往日的风采。

  舒雪一听,眼睛就亮了。

  她来这个时代后,还没正经逛过这种传统的元宵灯会呢。

  “好啊好啊!我们去看看吧?”

  裴晔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哪里会说个“不”字,当即点头。

  “好,晚上我带你去。”

  宋咏梅有点担心。

  “人会不会太多?挤着小雪怎么办?”

  黄静笑道。

  “妈,您就放心吧,有裴晔在,还能让小雪挤着?他肯定护得紧紧的。再说,适当走走对孕妇也好。”

  最后商定,裴晔开车,带着舒雪、黄静,以及裴浩和黄雅婷。本来宋咏梅也想去,但看着小重孙女,还是决定留在家里。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

  厂甸一带人头攒动,热闹得很。

  道路两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传统的宫灯、纱灯、走马灯,也有孩子们喜欢的兔子灯、金鱼灯,做工虽说不如后世精致华丽,但别有一番趣味。

  街上不时能看到卖糖葫芦、风车、空竹、面人等东西的小贩,空气中带着糖炒栗子的甜香。

  “哇,真的好热闹啊!”

  舒雪挽着裴晔的胳膊,好奇地东张西望。裴晔用身体隔开拥挤的人流,目光不离她左右。

  黄静也看得津津有味。

  “还是京市有年味儿!我们在西北基地那边,过年过节都冷清得很。”

  “这些年各处都不敢热闹。”

  裴浩给黄雅婷买了一个大大的棉花糖,惹得黄雅婷哭笑不得。

  “我都多大的人了…”

  “在我这儿你永远是小姑娘。”

  裴浩嘿嘿一笑,顺手也给舒雪和黄静各买了一个。

  黄静今年都五十多了,但对自家儿子的殷勤那是来者不拒,笑着接过。

  “算你小子识相。”

  裴晔本想阻止,觉得糖分太高,但看着舒雪那渴望的小眼神,还是默许了,只是叮嘱。

  “少吃点。”

  正逛着,舒雪伸手拉了拉裴晔。

  “哎,你看那是不是小舅舅?”

  裴晔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个卖剪纸和年画的摊位前,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舒霖。

  他今天似乎也是出来逛逛,穿着一件深色的棉大衣,围着灰色围巾,身形清瘦挺拔。

  舒雪正想上去打招呼,蓦地又看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

  “咦?那不是韩梅吗?”

  韩梅,就是之前在北海公园扭伤脚,被她和裴晔送去坐三轮的那位女建筑师。

  她手里拎着几个看起来沉甸甸的网兜和布袋,里面似乎装满了东西,正有些吃力地和摊主说着什么。

  可能是东西太重,也可能是被人群挤了一下,她手一滑,“啪嗒”两声,两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布袋掉在了地上,里面的东西散落出来。

  “哎呀!”

  韩梅连忙弯腰想去捡,但手里东西太多,实在不方便。

  旁边的舒霖听到声音,回头一看,几乎没怎么犹豫,上前两步,蹲下身帮她快速地将散落的东西捡起来,重新装回布袋。

  “谢谢你同志…”

  韩梅连忙道谢,抬起头,两人四目相对,都愣了一下。

  “舒…舒霖同志?”

  韩梅有些惊讶,没想到是他。

  舒霖在第一建筑院,两人有过两次对接,说起来也算是同事,只不过来往不多,不算熟悉。

  “韩梅同志?”

  舒霖也认出了她,他对这位敬业且专业能力突出的女建筑师印象不错。

  他看着她手里拎着的大包小包,皱了皱眉。

  “你买这么多东西?一个人拿得动吗?你家住哪儿?要不要帮忙?”

  这年头大部分人都还是挺热心肠的,见人遇到困难,又是认识的,顺手帮一把是常事。

  韩梅不好意思,连忙摇摇头。

  “不用了不用了,太麻烦你了,我自己可以的,我家就在附近,不远…”

  她话还没说完,旁边又挤过一群人,差点把她撞倒,舒霖下意识地伸手扶了她胳膊一下。

  “这人也太多了。”

  舒霖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再看看韩梅这“负重前行”的样子,实在不放心。

  “韩梅同志,你别客气了。我正好也没什么事,顺路送你一段吧。你东西这么多,再被人撞到或者掉了东西更麻烦。”

  韩梅看了看手里沉甸甸的东西,又看了看拥挤的人群,确实有点发怵。

  她犹豫了一下,想到家里的情况,轻轻叹了口气,终于没再拒绝,感激地说。

  “舒霖同志,那真的太谢谢你了。我家就在琉璃厂那边的胡同里,离这儿确实不远。”

  “琉璃厂?那正好,我刚刚也想往那边逛。”

  舒霖接过她手里最重的两个袋子。

  “走吧,我送你到门口。”

  这一幕刚好被舒雪二人尽收眼底。

  舒雪眨眨眼,看着小舅舅和韩梅并肩而行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好奇的笑容。

  “小舅舅和韩建筑师好像挺熟?”

  裴晔看了一眼,没什么表情。

  “可能是,然后碰巧遇到。”

  他们也没多想,继续逛自己的。

  却说舒霖这边,他帮韩梅拎着东西,穿过人群,走向琉璃厂附近的胡同。

  路上,舒霖随口问道。

  “韩梅同志,买这么多东西?这年都过了,还囤货啊?”

  韩梅苦笑了一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含糊道。

  “不是…是家里来了些亲戚,婆婆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出来采买些东西招待…”

  她没细说,但舒霖能感觉到她好像有些难言之隐,便体贴地没有多问。

  很快,到了韩梅家所在的胡同口。

  韩梅家是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子,不算大,但她和婆婆两个住却足够了。

  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不算小的说话声,似乎人还不少。

  韩梅的脸色微微变了变。

  “舒霖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了,就送到这里吧,东西给我就行…”

  她话还没说完,院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一个围着围裙、面容慈祥的中年妇女探出头来,正是韩梅的婆婆黄翠莲。

  她看到韩梅,紧皱的眉头松了松。

  “小梅回来了?哎哟,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快给我吧…”

  然后她看到了舒霖,愣了一下。

  “这位是?…”

  韩梅连忙介绍,脸上有些微窘。

  “妈,这位是舒霖同志,是我建筑设计院的同事,刚好路上遇到,看我东西多,帮我送回来的。”

  黄翠莲立刻热情道。

  “哎呀,真是太谢谢你了同志!要不要进屋里坐坐,喝杯热茶?”

  舒霖本想放下东西就走,但韩梅想了想,让人家帮忙,连口茶都不给喝,好像是不太好。

  于是也开口邀请道。

  “是啊,喝杯茶再走吧。”

  舒霖便只好跟着进了院子。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19/433286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