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搬空家产去海岛随军,错嫁未婚夫小叔 > 第180章 技术顾问

第180章 技术顾问


这天晚上,舒霖和韩梅又来了。

  他们带来了初步完成的整体效果图,图纸铺在院子的石桌上,舒雪就着灯光仔细看。

  效果图比舒雪当时的随手一画,精致了无数倍,流畅的云卷形屋顶,虚实结合的立面处理,确实既大气又充满了东方韵味。

  “我说的古今结合,就是这种感觉!”

  裴晔也凑过来看了看,他虽然不懂设计,但审美在线,点了点头。

  “确实很有特色。”

  得到裴晔认可,舒霖竟然有点小得意。

  正说着,舒家大家长舒沧林老爷子,背着手溜达过来了。

  他之前可是闻名一方的大富商,国内外去过多少地方,眼界非一般人能比。

  “爸,您看看我们的设计图如何?”

  舒霖难得有机会在老父亲面前,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舒老爷子戴上老花镜,看了半晌,捻着胡须,缓缓点头。

  “唔…有点意思。这个好,有我们中国自己的味道,又不落后,不比国外那些名建筑差。”

  连老爷子都肯定了,舒霖和韩梅更是信心大增。

  但是,好事总是多磨。

  第二天,设计组召开了评审大会。

  舒霖和韩梅带着完善后的方案和报告,信心满满地准备迎战。

  没想到,反对派这次有了新说法。

  那位老工程师看完方案,冷笑道。

  “舒工,韩工,你们这个方案,看起来是花团锦簇。但我怎么听说,这核心创意,是你们从外面找人帮忙想的?甚至不是我们设计系统的专业人员?这符合规定吗?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责任算谁的?”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聚焦在了舒霖和韩梅身上。

  舒霖脸色一沉。

  “王工,你这话什么意思?设计工作本身就是集思广益的过程,这个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组成员共同努力、计算、深化的结果!”

  韩梅也立刻补充。

  “灵感来源可以广泛汲取,但最终的专业转化和落实,完全是我们自己完成的。”

  王工却不依不饶。

  “灵感?核心概念都来自外人吧?听说还是个没毕业的学生?甚至还是你的外甥女?舒工,你这么徇私不合适吧?这要是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说我们两个设计院?没人了吗?”

  这话就有点过于刻薄了。

  “王工,学术讨论就事论事,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这个方案的好坏,应该由它本身的质量来决定,而不是由灵感来自谁来评判!”

  “况且我的外甥女实力摆在这里,她之前就曾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过燕华饭店等项目的设计,她的设计和技术水平,是我们一院所有人有目共睹的!”

  “既然我们两个院的想法如此不统一,那就各做各的,最后再交给上级来评判好了!”

  会议不欢而散。

  舒霖憋着一肚子火回到家,脸色铁青。吃晚饭的时候,舒沧林看他那样,问清了缘由,也皱起了眉头。

  “话说回来,小霖,小雪她毕竟不是院里的人,你们这样授人以柄,确实是个问题。”

  舒霖烦躁地扒拉着饭。

  “那怎么办?就因为怕人说闲话,就放弃一个这么好的方向?我做不到!”

  一直安静吃饭的舒雪,笑道。

  “小舅舅,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们设计院,能不能发一个正式的技术顾问聘书给我?不需要报酬,就是个名义。这样,我提供建议就名正言顺了。到时候还有谁再说什么,你们就可以拿聘书说事。”

  舒霖猛地一拍脑袋。

  “对啊!聘请外部专家顾问是允许的啊!虽然一般不请学生,但我们一院都认可你的实力,有个名头就好办了!”

  舒沧林也露出笑意。

  “嗯…聘个顾问,说得过去。”

  裴晔却微微蹙眉,看向舒雪。

  “这样你会不会更累?”

  舒雪握住他的手,轻声说。

  “只是个名义,让我能合理地把想法告诉小舅舅他们。具体的纷争和工作,还是他们自己去处理,我不会直接参与会议的。”

  她也不想挺着大肚子去跟人吵架。

  舒霖连忙保证。

  “对对对!就是挂个名,具体活儿绝对不让她干。”

  第二天,舒霖找到了他们的院长。

  都来院实习几次了,院长知道舒雪的存在,他也很欣赏这个新方案,正愁怎么推动呢,一听这个主意,觉得可行,既能保住方案,又能堵住悠悠之口,很快便同意了。

  一院当即给舒雪发下了一份正式的技术顾问聘书,聘期是三年。

  当舒霖把那份聘书交给舒雪时,舒雪看着上面自己的名字和鲜红的印章,感觉有点新奇也有点好笑。

  没想到穿越到七十年代,她还能混个“官方认证”的顾问当当。

  联合设计组的内部争论,最终还是传到了项目委托方,新成立的国家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筹备委员会的耳朵里。

  委员会的负责人,是一位思想颇为开明,对新鲜事物接受度很高的老干部,姓陈。

  陈主任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两个设计小组,分别将他们的完整方案和模型,送到委员会进行专题汇报。

  汇报那天,二院的方案先进行展示。

  他们的设计稳重、方正,采用了传统的歇山顶元素,配以现代化的结构,确实稳妥,也符合当时大多数公共建筑的范式,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惊喜。

  轮到一院时,舒霖和韩梅亲自上阵。

  他们不仅带来了精心绘制的效果图,还按照舒雪的概念,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手工模型,当那个宛如流云舒展,又似画卷徐开的建筑模型,呈现在委员们面前时,整个会议室响起了一片惊叹声。

  舒霖负责讲解结构创新和可行性论证,韩梅则着重阐述文化意象的融入,以及空间意境的营造。

  “各位领导请看,它既是现代首都的一座明亮殿堂,通过内部光影设计,它又将化身为一座楼阁,是对传统的诗意回望,也是对未来的大胆想象。”

  陈主任听得极为专注,不时点头。

  最后,他总结道。

  “两个方案都倾注了同志们的心血,各有千秋。二院的方案稳妥可靠。但是——”

  他话锋一转。

  “国家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承载的是向世界展示我国崭新面貌的使命,需要的就是一院方案这种融合古今的设计感,我们要建的,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文化符号。我看,就是一院的方案了。”

  一锤定音!

  一院欢呼雀跃,这么多天的熬夜辛苦,终于得到了最高认可。

  项目正式花落第一建筑设计院。

  由于韩梅“倒戈”,成了这个项目的主创设计师,加上两个院之间因此事产生了一些隔阂,经过上级协调,顺势将韩梅正式从第二建筑设计院,调入了第一建筑设计院,继续作为舒霖的副手,共同负责这个重点项目。

  韩梅调到一院,和这里的同事也熟悉了,工作起来比在二院时更舒畅。她和舒霖成了固定搭档,几乎形影不离,长期泡在项目上。

  这天下午天气闷热,眼看要下雨。

  韩梅和舒霖正在办公室讨论钢材选型,办公楼的传达室大爷,突然跑来叫韩梅接电话。

  电话是韩梅邻居打来的,语气焦急。

  “小韩啊,你快回来看看吧!你婆婆刚才去买菜,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好像伤着腰了,动弹不得,大家刚帮忙给抬回家躺着了!”

  韩梅一听,脸都白了。

  婆婆年纪大了,这一摔可不是小事!她挂了电话,慌得六神无主,抓起包就要往外跑。

  舒霖看她脸色不对,赶紧追问。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韩梅语无伦次地把事情说了。

  “你别慌!我跟你一起去!看看什么情况,要是严重得赶紧送医院!”

  他二话不说,抓起自行车钥匙就跟韩梅往外冲。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19/4332864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