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责任感
提取行李后,他们需要转乘火车,才能到达日内瓦。火车站台干净整洁,红白相间的瑞士国铁列车缓缓进站。
几人上了车,坐在舒适的车厢里,窗外是飞速掠过的田园风光。
绿草如茵的牧场上,点缀着一头头吃草的奶牛,红顶白墙的小屋错落有致,远处是连绵的丘陵和若隐若现的湖泊。
“真像明信片上的风景…”
周伟举着学校的相机,有些笨拙地尝试着拍张照片。
孙教授和另一名带队的刘老师,之前都来过日内瓦,对这边多一些了解,刘老师笑道。
“小周,别急,到了日内瓦,好看的景色多着呢。”
舒雪看着,心中却并非全是欣赏。
她来自末世,见识过更恢弘也更破碎的世界图景,眼前的宁静美好让她有一种不真实的恍惚感,同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时代的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
她下意识摸出一家三口的合照看了看,想到自己正在为这个时代,也在为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心中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抵达日内瓦火车站,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这个车站宏大而古老,充满十九世纪的建筑风情,人流如织,却忙而不乱。
他们换乘了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穿过城市街道,最终在一座位于老城区边缘的家庭旅馆前停下。
旅馆是一栋三层高的老式建筑,外墙爬满了常春藤,窗台上摆放着盛开的鲜花。
老板娘玛格丽特,是一位身材丰腴的中年妇女,她说着带浓重法语口音的英语,热情地欢迎了他们。
“啊!你们一定是来自华国清大的代表团吧?欢迎来到日内瓦!”
分配房间时,玛格丽特特意对舒雪说。
“亲爱的,你的房间在三楼,更安静,视野也很好。先生们的房间,则是在二楼。”
她冲舒雪眨眨眼。
“我们总是特别照顾女性客人。”
舒雪感激地回以微笑。
她的房间果然如描述一样,小巧而温馨,推开窗就能看到后院的小花园,以及远处教堂的尖顶。
舒雪将合照放在床头,简单洗漱后,喝了一支营养液,旅途的疲惫稍稍缓解。
孙教授召集大家。
“走,我们出去觅食,顺便熟悉一下环境,倒倒时差。”
走出旅馆,石板街道有些狭窄,但很干净,两旁是各色精品店、钟表店,还有不少飘着诱人香气的面包房。
行人们步伐悠闲,偶尔有骑着高大自行车的年轻人,按着铃铛叮铃铃地掠过。
他们沿着坡道向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日内瓦湖边。
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成群雪白的天鹅和野鸭在岸边游弋,毫不怕人。著名的杰特大喷泉,此刻安静地矗立在湖中,要等到特定时间才会开启。
“那边就是万国宫。”
孙教授指着湖对岸一片宏伟的现代建筑群,给两人介绍道。
“联合国欧洲总部,很多国际组织都在那里,我们这次论坛的会场,就在它旁边的国际会议中心。”
找餐馆和点菜的过程颇有趣味。
这里的餐厅菜单大多是法语,配图不多。孙教授尝试用英语沟通,侍应生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但点餐还是像猜谜。
最后,他们凭感觉和侍应生的推荐,点了几道菜。
端上来的是经典的瑞士奶酪火锅和 烤奶酪土豆,看着那一锅咕嘟冒泡,酒香浓郁的奶酪,周伟面露难色。
“这…怎么吃?”
他拿着长长的叉子,无从下手。
孙教授示范了一下。
“叉着面包块蘸着吃,尝尝,是特色。”
舒雪学着样子,面包裹上热腾腾还拉丝的奶酪,送入口中,味道浓郁咸香,带着蒜香和白葡萄酒的微酸,很新奇的口感。
“还不错,不过吃多了可能会腻。”
周伟尝试了一口,表情扭曲,勉强咽下,小声嘟囔。
“有点像…馊了的牛奶味…”
孙教授哈哈一笑。
“入乡随俗,体验一下嘛!明天我们去中餐馆,离这不远有一家北京楼,之前吃过还不错。”
吃完饭,天色还没完全黑。
他们在湖边散步,感受着清凉的湖风。
突然,旁边传来几句语速很快的英语讨论,内容吸引了舒雪和孙教授的注意。
“…这里的微扰方法很巧妙,但我担心它在极端参数下的稳定性…”
“我们可以运行模拟来验证,但演示期间的计算资源可能是个问题…”
舒雪循声望去,看到不远处长椅上坐着三四个年轻人。
亚洲面孔,都穿着休闲衬衫和卡其裤,正围着一份看起来像是论文或图纸的东西,进行激烈讨论。
孙教授放慢脚步,仔细听了片刻,低声对舒雪和周伟说。
“听口音和讨论的内容,估计是来自小日子或者新城的团队,看来也是来参加论坛的。”
那几位学生也注意到了舒雪他们,讨论暂停,目光交汇。
其中一位戴眼镜,看起来像是领队的男生,率先友善地点了点头,用英语打招呼。
“你好,你是来参加论坛的吗?”
孙教授用英语流利应答。
“是的,我们来自华国清大。你们呢?”
对方微笑着回答,也站了起来。
“我们来自小日子东京大学,很高兴认识你们,我是田中弘树。”
“孙教授,华国清大的。”
孙教授与他握手。
“这是我的同事和学生。”
双方简单寒暄了几句。
田中弘树看起来十分自信,他打量了一下舒雪和周伟,舒雪那格外漂亮的脸,以及身上那份沉静的气质,让他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期待在论坛上和二位再次见面。”
他的语气里满是竞争的意味,倒是没有之前去清大交流的人那种傲慢无礼。
几人并没有过多交谈,很快便礼貌地分开,各自散步。
回到旅馆,舒雪没有休息。
她将报告最后检查了一遍,又对着镜子练习了一下。
异国的夜晚安静而陌生,窗外偶尔传来电车驶过的声音和远处教堂的钟声。
她拿起合照看了看,指尖轻轻拂过裴晔冷峻的面庞,看着儿子笑得眯起来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思念。
异国他乡的第一天,想家想家想家,还好她之前没答应出国交流,不然这也太煎熬了…
第二天,他们先去了论坛会场的国际会议中心,准备这次的注册报到。
会场内汇聚了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面孔,穿着各自国家学校的正装,神情或兴奋或紧张。
流程都是固定的,领取会议材料、熟悉会场布局、测试幻灯片播放…
下午,孙教授带着他们走了一圈,熟悉从旅馆到会场的各条路线,还记了一份最近的电车站点和班次时间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工作做得越细,场上就越从容。”
“知道了,老师。”
晚上,三人又在旅馆的小会议室里进行了一次模拟答辩。
孙教授和周伟轮番扮演挑战者,提出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舒雪应对自如,她不仅对报告内容烂熟于心,更能灵活运用各种理论工具进行辩护和延伸。
周伟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感叹。
“舒雪,你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我感觉同样的资料,到你那里就能组合出完全不同的,更深刻的东西。”
“可能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吧。”
(https://www.02shu.com/5039_5039119/433286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