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开局流放,我靠医术挣下半壁江山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这里种桑养蚕?做梦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这里种桑养蚕?做梦


沈半见似有些意外:“还有别的事吗?”

“承你的情,我都记着,我会还你的。”

“哦。”

“你‘哦’什么?”

“知道了的意思。”

“你——没有别的话吗?”

沈半见摇头:“没有。”

“你、你——”不说一下“我原谅你了,没关系,以后我们好好相处”这些话吗?

陆棠梨的脸色有些难看。

沈半见却抛下一句“没别的事我回了”,转身出了巷子。

干净、潇洒,有点像她喜欢的话本里的侠女——不,她才不喜欢沈半见呢!

陆棠梨转头回了屋。

*

半月之后,布坊和染坊焕然一新,大伙日夜赶工。

十月中下旬,西北就开始飘雪了,届时大雪封路,商路就不好走了,所以这第一批订单得尽快运过去。

织布和染布的事沈半见包揽了,燕龙战就负责继续扩建和招人。

赵氏的伤势恢复得比预料中的好,因住得近,她索性每日晌午来给陆棠梨送饭,顺便瞧着燕龙战一日日将房子造起来。

不得不说,姬少艾十分靠谱,设计的营造图不仅充分满足“防火、防水、防地震”的需求,还极具美学。

可赵氏瞧着却觉得有几分不妥。

“染坊只染红色吗?”

“不是,第一批订单只染红色,后面有其他颜色的。”

赵氏听陆棠梨这么一说,摇了摇头:“那这屋子便不能这么造。”

“娘你还懂造房子?”

“不懂。只不过想起了祖父家的染坊,不是一排的,而是分成一块一块的。”

“为何?”

“区分染的颜色。一片染坊,由一个个小染坊组成:蓝坊,专染天青、淡青等色;红坊,染各种红色;漂坊,染黄糙为白;还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等其他色。”

沈半见恰好从两人的身后经过,听闻这话,不由驻了足。

前两日,王氏曾跟沈半见仔细说过赵氏之事。

“当年求娶你三婶的男儿,不说排满一条街,半条街肯定是有的。你三叔娶到她,自然待她如珠似宝。她那一身的脾气,说到底,有一半是你三叔惯的,至于另一半,则是家世。”

“她乃前礼部侍郎嫡女,而她的母族是江南织造苏家,夕照国乃至九州一半的绸缎,都出自苏家。”

“她这人呢,也就一张嘴厉害,喜怒全都放在脸上。你若瞧不惯,那咱就不理,只不过,打断骨头还连着筋,都是陆家人啊。”

王氏无奈苦笑。

此刻,沈半见看着赵氏,想着婆母一句“都是陆家人”。

既然都是陆家人,要替陆家翻案、要走回偃京,那赵氏自当出一把力。

“有话直说,你盯着我做什么?”赵氏被瞧得很不自在。

“三婶,借一步说话。”沈半见微微一笑。

两人进了屋,沈半见倒了一杯茶,放在赵氏面前:“方才听三婶提起染坊布局,我茅塞顿开,能否再仔细说说江南那边的染坊之事?”

赵氏莫名松了口气,拿起杯子喝了口茶,微抬下巴,一副“让你开开眼界”的神情:“那我便说你听听。”

沈半见很配合地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赵氏按着记忆,将苏家染坊、乃至生意之事一一道来。

“江南草木茂盛,扬州、越州几地,遍地桑树,家家户户都养蚕,苏家便是从普通的蚕户一步步成为江南第一布商。”

“江南女子心灵手巧,绣品精美绝伦,苏州的宋锦、南京的云锦,天下闻名,一半专供皇室,一半则通过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诸国。”

“苏家乃布商大户,秀坊里的绣娘技艺自是最高超的。也不妨同你直言,苏家的财富主要便来自这些远销的绫罗绸缎、珍奇绣品。”

赵氏这话,沈半见是相信的。

钟佳楠去明月国时,商户也提了想采买绣品之事,喟叹“宋锦、云锦和蜀锦有钱也买不着”。

念及此,沈半见心念一动:“三婶,种桑养蚕织绸之事,你知多少?”

赵氏下巴抬更高了:“都会。”

觑了沈半见一眼:“但有什么用呢?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又没桑树也养不了蚕,你还是专心织你的布吧。”

沈半见沉思片刻:“如果我能在这里种出桑树、养出蚕,三婶,你可以将织绸和刺绣之事支棱起来吗?”

“在这里种桑养蚕?大白天的别做梦了。”

沈半见淡淡回:“一年前,陆家刚被流放到这里,一穷二白;一年后,我有医馆和药丸生意,还有了这布坊和染坊。事在人为,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做不到呢?”

赵氏收了嘲讽之色,脸色严肃起来。

沈半见看着她,又重复了一遍:“三婶,你能帮我做织绸和刺绣生意吗?”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914/111109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