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为重明国流点汗不算什么
翌日一早,杨旦明早早就等在归园居外面。
他带了一堆折子,往树下一坐,直接批阅。
老陈搬来桌椅,问了句:“相爷用过早膳了吗?”
“国事为重,批完这些折子再用。”
老陈立刻送来了早膳。
等杨相用完,他又贴心地端上茶水和点心。
夏侯凝夜出来时,看到的就是他的股肱大臣兢兢业业、为国呕心沥血的姿态。
怎么说呢?
演戏痕迹太重。
“相爷不觉得晒吗?”
“晒,但为重明国流点汗不算什么。”
夏侯凝夜实在不知道自己的夫子,怎么成了这副戏精模样。
“去厚德殿。”懒得再看右相飙演技,夏侯凝夜径自走了。
杨相的目的也达到了,自然也不想留下继续晒太阳。
可等到了厚德殿,看到清清凉凉坐着喝茶的六部尚书,他忽然觉得早上那一个时辰的太阳白晒了。
夏侯凝夜昨日说了“明日再议”,还真的不是推脱。
重明国新立,加上夏侯凝夜能力强,文胜状元,武可统领几十万大军,朝会并不严苛。
大朝会七日一次,在元亨殿举行,四品以上官员都需参与。
小朝会三日一次,右相和六部尚书来厚德殿议事。
剩下的日子,皇帝和朝臣自由组合,要么专事专议,要么各回各家、各司其职。
用夏侯凝夜对沈半见说的话:“做皇帝也好,当官也罢,都不是为了把自己累死。”
相对宽松的制度,实则对朝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一,抓重点。鸡毛蒜皮的事自己解决,别什么都要问上司问皇上怎么办,这么做可行?
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这种想法就自己掂量吧。
其二,更高的办事效率。大朝会也好,小朝会也罢,不是大家坐下来聊一聊这件事,走个流程,聊的是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朝会上议过的事,必须有明确的结果。
如果没有结果,负责的官员就等着罚俸禄或回老家吧。
综上,新朝的每一位官员,对待每一次朝会态度都很端正,自己负责的事要管好,不是自己的事也要听一听,保不准就跟自己的事挂上钩了呢?
今日这次小朝会,开了整整一日。
大部分的时间,夏侯凝夜都在认真听。
虽然半年来,重要的折子都会送到他手里,但也只是“重要”的,一国之事,千头万绪,不然为何九州最有学问的夫子,被生生逼成了演技卓越的戏精呢?
当然,也不单单是杨夫子,礼部、刑部两位尚书年事已高,也委婉提出力不从心,希望早日开设科举,提拔年富力壮的人才分担国事。
对于此事,夏侯凝夜直接给了批复:“有合适的人选,呈送履历交右相与朕过目。”
礼部老尚书当即提出异议:“是否会有失公允?”
之前筹备登基大典,破格录用了国子监的学子,朝中多少有些不满的声音。
夏侯凝夜回:“这是朕的决定,照办即可。明日大朝会,朕会正式公布此事。”
等六部尚书离开后,杨旦明问:“发生何事?”
夏侯凝夜命沧浪将一份密函交给他。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914/1111005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