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军婚三年不见面,挺着孕肚去随军 > 第八十一章 你真好

第八十一章 你真好


她重新调整了经营策略。不再盲目追求大订单,而是稳扎稳打,一方面继续服务好老客户,做好定制和改衣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她发挥自己在审美和设计上的优势,利用成本较低的本地布料,设计制作了一批兼具时尚感和实用性的春装,主打中低端市场,并且采取了更灵活的销售方式,允许小批量拿货。

宋聿在工作之余,也尽可能地分担家务,照顾孩子。他甚至开始留意起地方经济政策和市场信息,虽然不懂具体经营,但他能从宏观层面给向暖一些建议,比如提醒她注意新出台的个体工商户优惠政策,或者分析某些社会活动可能带来的服装需求变化。他的思维逻辑和战略眼光,给了向暖很多启发。

安安已经是个懂事的大姑娘,学习从不用父母操心,还主动承担了更多照顾弟弟的责任。曦曦似乎也感受到家里的氛围,调皮捣蛋的时候少了,常常像个小卫士一样,在妈妈下班时给她递上拖鞋。

婆婆周蕙文更是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包揽了大部分家务和采买,让向暖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扑在事业上。

全家人的支持,成了向暖最坚实的后盾。

春天,“暖依服饰社”新推出的几款春装,因为款式新颖、价格亲民,竟然意外地打开了销路,不仅在本市卖得不错,还吸引了下属县城的几个小批发商前来拿货。资金开始慢慢回笼。

一个周六的下午,向暖和工人们一起在店里忙碌着修改一批要出货的衣服。夕阳西下,她揉了揉酸痛的脖颈,抬头间,却看到宋聿不知何时站在了店门外。他没有穿军装,一身便服,手里还牵着曦曦。

他没有进来,只是隔着玻璃窗,对她露出了一个鼓励的微笑,然后指了指手表,又指了指家的方向,意思是“早点忙完,回家吃饭”。

那一刻,橘色的夕阳透过玻璃,洒在丈夫和儿子身上,也洒进向暖的心里。所有的疲惫和辛劳,仿佛都得到了补偿。她笑着对他们点了点头。

晚上回到家,饭菜飘香。饭桌上,宋聿看似随意地提起:“下个月,我们部队要和地方搞个联谊活动,后勤部门想统一订做一批演出服,我向他们推荐了你们服饰社。明天,可能有人会来店里看看。”

向暖愣住了,随即明白了丈夫的用意。他并非以权谋私,而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用他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她,为她创造一个机会。

“谢谢。”她轻声说,心里暖流涌动。

“谢什么?”宋聿给她夹了一筷子菜,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你的设计和做工,我信得过。这是公平竞争。”

果然,第二天,部队后勤的同志来到“暖依服饰社”,仔细查看了样衣和做工后,十分满意,当场就定下了合同。这笔订单数额不算巨大,但意义非凡。它不仅缓解了服饰社的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像一块金字招牌,彻底洗刷了之前被骗的负面影响,为大院里乃至更广范围内的舆论,做了一个最好的澄清。

第八章:理解与新生(1992年夏)

初夏时节,宋聿得到一个去国防大学短期进修的机会,为期三个月。这是晋升的重要阶梯,但他却有些犹豫,放心不下家里。

向暖知道后,反而鼓励他去:“去吧,家里现在一切都走上正轨了。妈和安安都能搭把手,店里也稳定了。机会难得,别因为我耽误了前程。”

宋聿看着妻子,她眼里的光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更自信。他知道,经过这次风波的磨砺,她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时庇护的小女人了,她有了自己独立面对风雨的翅膀和力量。

“好。”他握住她的手,“家里辛苦你了。等我回来。”

宋聿去北京进修后,向暖果然将家里和店里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甚至利用晚上的时间,报名参加了夜校的企业管理课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知识。她明白,要想在商海中立足,光靠热情和手艺是不够的,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她给宋聿写信,不再只聊家长里短,也会分享学习的心得,讨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宋聿的回信里,也多了许多对军队现代化、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两人的通信,仿佛成了两个不同领域的思想交流,精神层面的共鸣更深了。

暑假,向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将服饰社暂时交给得力助手打理,带着安安和曦曦,坐上了北上的火车,去北京探望宋聿。

那是孩子们第一次出远门,也是向暖第一次以“家属”的身份走进最高军事学府。走在绿树成荫、庄严肃穆的校园里,看着身边穿着军装、步履匆匆的学员们,她仿佛更深刻地理解了丈夫肩上的责任和他所投身的事业。

宋聿挤出时间,陪他们逛了故宫,爬了长城。在长城烽火台上,极目远眺,群山巍峨。宋聿指着脚下的壮丽河山,对安安和曦曦说:“看,这就是爸爸和无数解放军叔叔要守护的地方。”

安安若有所思,曦曦则兴奋地挥舞着小拳头。

向暖站在丈夫身边,夏风吹拂着她的短发。她看着身边这个目光坚毅的男人,又看看两个活泼健康的孩子,心中充满了平静与感恩。他们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一个守护国,一个经营家,但目标却是一致的——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为了脚下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安宁。

短暂的相聚后,是又一次别离。站台上,火车缓缓启动。

“照顾好自己。”宋聿隔着车窗对向暖说。“你也是。好好学习。”向暖笑着挥手,没有伤感,只有期待。

时光倒流,回到宋聿和向暖刚刚组建小家庭的时候。那时的向暖,还不是后来那个能独当一面的服装社负责人,而是刚从艺术学院毕业,被父母和哥哥呵护着长大,带着几分不谙世事的娇憨,说话软糯,眼神清澈,像一朵需要精心呵护的温室玫瑰。而宋聿,则是军区大院里出了名的“硬骨头”,军事素质拔尖,性格刚毅果决,带兵严厉,是让新兵蛋子们又怕又敬的年轻军官。

他们的结合,在许多人看来是“冰与火”的碰撞。谁都没想到,宋聿这块百炼钢,在向暖这汪春水里,彻底化为了绕指柔。

组织上分配的房子不大,但被向暖布置得温馨舒适。窗明几净,窗帘是她精心挑选的淡雅碎花,桌上永远插着一束应季的鲜花。这与宋聿过去在单身宿舍和野战部队里那种简洁到近乎硬朗的风格截然不同。

搬进来的第一天晚上,向暖看着厨房里陌生的灶具,犯了难。她在家是幺女,几乎没下过厨。

“聿哥,”她蹭到正在整理书籍的宋聿身边,声音软绵绵的,带着点撒娇的意味,“我们晚上吃什么呀?我不会做饭……”

宋聿低头,看着小妻子微微蹙起的秀眉,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依赖和求助,心尖就像被羽毛轻轻拂过。他哪里见过这阵仗,在部队里,再难的任务,下属们也都是硬着头皮上,谁敢这样软语相求?

“等着。”他言简意赅,放下书就走进了厨房。

于是,在训练场上能徒手格斗、武装越野名列前茅的宋参谋,系上了向暖带来的、带着蕾丝花边的小围裙(这让他古铜色的皮肤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开始研究锅碗瓢盆。最终,两碗色香味都算不上上乘,但热气腾腾的西红柿鸡蛋面端上了桌。

向暖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鸡蛋有点老,面条有点坨,但她却吃得眉眼弯弯,甜滋滋地说:“聿哥,你真好!以后你做饭给我吃好不好?”

宋聿看着小妻子那满足又期待的眼神,到嘴边的“部队食堂很方便”咽了回去,硬邦邦地“嗯”了一声。从此,只要不出任务、不加班,宋大参谋回家系围裙就成了常态。

向暖的“娇气”体现在方方面面。怕黑,晚上睡觉必须留一盏小夜灯;怕打雷,雷雨夜会像受惊的小兔子一样钻进宋聿怀里;手指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会举着手指头,眼圈红红地让宋聿“吹吹”;就连拧个瓶盖,也总是自然而然地递给身旁的丈夫。

大院里的其他军属们有时私下议论,觉得向暖太“嗲”,不像个能持家的军嫂。但这些话传到宋聿耳朵里,他只是眉头微皱,并不理会。他乐意宠着她。在他看来,自己的小妻子就像最精美的瓷器,合该被小心珍藏,妥善安放。她那些无伤大雅的小习惯,在他眼里都是可爱的,是他钢铁生涯里最柔软的慰藉。

他享受被她依赖的感觉。每次她软软地喊一声“聿哥”,或者用那种湿漉漉的眼神望着他时,宋聿就觉得,自己可以为她摘星揽月。

当然,这朵娇花也有炸毛的时候。一次宋聿带队野外拉练,原定三天回来,结果因为突发情况延长了一周。回来时,向暖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肯理他。

宋聿莫名其妙,在门外敲了半天,里面才传来带着哭腔的声音:“你说话不算话!说好三天回来的!我都担心死了!你知不知道我晚上都睡不着!”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80/1111107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