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惨了,那老登是我爷爷秦始皇? > 第142章 治粟内史府核清所有账目

第142章 治粟内史府核清所有账目


进入铁坊,子婴将冯玉介绍给程房认识,并且专门让程房给予冯玉方便,只要冯玉需要用到什么,都要为了提供。

“冯玉,这是自行车构造图,你这段时间便尝试着去制造,需要做什么尽量和程冶铁提就可。”

冯玉看着构造图,顿觉新鲜,可仔细一看,皱起眉头。

构造图看起来简单,深入了解后却发现有些难度,特别是被称为车轮的东西,需要一种被称为橡胶的东西,他闻所未闻。

“老师,这橡胶是什么东西?”

“橡胶?”子婴一下子被这个问题难倒了。

橡胶并非这个时代的产物,确切地说还没有传进来,自然是没有的,他疏忽了,只能求其次地道:“橡胶是一种有弹性却较软的东西,很难得到,如果你能找到代替物,就用代替物,实在没有,你就用比较轻却很硬的木块来代替吧!”

“还有这些细小的东西,如何制造得出来?”冯玉从未接触过冶铁,对这方面实在不懂。

旁边的程房也在盯着构造图看,他发现这图里的东西非常奇特,见冯玉如此问,他便道:“制出模子便可,可是......”他也疑惑了,实在有些部件太小,就目前的技术很难办到。

子婴尴尬地笑了笑,制造自行车的想法实在为难冯玉了,自行车乃现代产物,在大秦想造出来实在太难,先不说需要的辅助器材,就现在的铁就难以承受。

链条和齿轮需要精度加工,轴承结构需要精密的滚珠和润滑技术,可灵活转向的车把和前叉交接结构等,都需要很高的技术。

而这些大秦没有,不,是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子婴也想到这些,遂,在画出构造图时特别标注了需要注意的地方,且也将一些他知道的技术写到里面去。

这些技术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冯玉,至少可让他少走很多弯路。

“可造出机床。”于是,他找来纸和笔将所了解的机床知识写了出来。

“机床?”看着纸上的构造图,冯玉若有所思。

子婴没有再打扰他,反正该给的都给了,能不能造出自行车就看他的了。

还有一点,他所能知道的就这些,如果冯玉再蹦出其他问题来,他真的无法再回答了。

作为老师,不能被学生难住吧!

见子婴走了,程房也跟了出来。

他实在好奇那称为自行车的东西究竟是何物,他闻所未闻。

于是,将这个想法提了出来。

子婴瞄了他一眼,笑问:“你真想知道?”

“自然!”程房表现出浓浓的求知欲。

“那你和冯玉好好研究吧!待造出来之日,你便知晓。”

子婴没有直接回答他,径自走了,程房面色实了实,大人这是不想告诉他,可他并不失望,很快又回去了,他愿意和冯玉一起研究。

一个月过去,冯玉的研究虽然有一点进展,却非常缓慢,倒是庄园又有了变化,第四大产业出现了。

可这也难倒了管家。

首先地方不够,庄园实在太小了,其次是人手不够。

“那就将产业都搬到上林苑吧!那里地方大,适合我们的发展,至于人手,就近招吧!到时我和你一起去。”

这事就这样确定下来,管家着手搬迁事宜。

子婴却不闲着,心中的蓝图在脑海中形成。

上林苑很大,完全可以建一座城,不,一个商业帝国。

要想大秦的经济发展起来,仅靠土生土养产业需要漫长的时间,要想缩短时间,就需要一个带动的人,而他就是这个人。

一个大的商业帝国最基本的需要是产业区和贸易区,还需要商队。

产业区发展各种产业,贸易区销售,商队推广,三者相辅相成。

但,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工,这就催生用工市场,而人力的来源只要还是黔首,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一旦大量的黔首成为打工人,那农业就荒废了。

大秦是农业社会,人脱离了农业必定难以生存,这便是制约商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不过子婴并不为此头痛。

很快红薯等作物就可以普及开来,这能缓和粮食紧缺的问题,不过,又一个问题出现了,红薯等并不能长期当做主食,这是令人头疼的存在。

“还得提升水稻的产量呀!”

“杂交水稻?”子婴想到了袁大师。

“得找些人去研究研究,看能不能培育出杂交水稻来。”

于是,子婴命人去试验田寻找一些有能耐的农家人,而他却走进了书房,画起了心中的蓝图。

他要尽快将上林苑的建设图设计出来,让管家去实施。

......

治粟内史府。

扶苏松了一口气,其他人也松口气。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他们终于将所有账目都核算出来了。

足足一个月,不容易呀!

经受一个月的折磨,扶苏等人都瘦了一圈,太仓令突发奇想,如果没有皇孙的算盘,他们需要三到四个月才能完成核算。

想想这一个月的遭遇,他们就有些受不了,如果真要历经三四个月,他们不敢想象自己会不会崩溃。

“多亏皇孙呀!足足让我们的效率提升了四倍,少受很多苦。”

“哈哈,公子,臣建议马上将此事禀于陛下。”

扶苏早已有这个想法,立刻拍案而起道:“扶苏立刻进宫觐见陛下。”

皇宫。

皇帝正在过目咸阳宫的吃穿用度等各种出入项,算人清在一旁解说着,每一种开支和进账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每一账目都清晰明了。

“你很不错。”嬴政夸赞算人清。

的确,算人清利用算筹之法将一年中咸阳宫的各种账目都算得清清楚楚,且才用了一个月,这是以前所办不到的事情。

这也是皇帝重用算人清的原因。

“全赖陛下的看中,如果没有陛下的提携,清恐怕还是个小小的账房。”

嬴政微微一笑,逐而道:“治粟内史府始终是我大秦重要之处,乃国帐所在,出不得一点差错,既然你已理清宫中账目,就去帮帮扶苏吧!”

“朕真怕他会出漏子。”

算人清立刻拱手道:“陛下放心,奴必定辅助公子理清国帐,争取两个月后核清所有账目。”

“两个月?嗯嗯!”嬴政点头,虽然两个月有些仓促,但,如有算人清帮忙,应该也是可以做到的。

“去吧!尽早完成,朕也放心。”

“诺!”算人清拱手,就欲要走,可这时侍人来报说公子扶苏求见。

“扶苏?他不好好地核算国帐,跑来这里作甚?”皇帝有些埋怨,却也宣扶苏进来。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42/433359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