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大梁朝仨娃
大梁朝,桃丫正在做饭,杏丫跟黍哥儿在院子里洗衣裳,晒干菜。
林三娘每次下工,都会从庄子上带一些蔫吧的菜回来,据夏夏庄主说,这些菜都是卖不了钱,也不能做给客人吃的。
但是对于还没度过饥荒的大梁朝百姓来说,这些干菜也是好的。
每日里少则三五斤,多则七八斤。
杏丫一边翻晒着干菜,一边跟桃丫说话:“阿姐,你说那庄子上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这些菜都好好的,只是略微放了两天,就不要了?”
桃丫想了想说:“娘说了,庄子上的客栈开业了,这两天来的都是贵客。”
“招待贵客,肯定是不能用这些蔫了的菜的。”
“你想啊,娘有时候往城里送菜,是不是都是要现摘了,收拾好,一刻不耽搁地送过去?”
“送过去的时候菜带着露水才最好呢。”
“夏夏姐姐的山庄比城里最有钱的富户家还有钱呢,招待客人肯定要用最好最新鲜的菜。”
杏丫笑嘻嘻的:“那可太好了,昨天娘带了好些菜回来,咱们吃一些,剩下的晒好,留起来,要是今年收成还不好,咱们也有菜吃。”
桃丫一凛:“可不敢胡说,今年官兵都在城外地里守着,让牢里的人浇水、拔草、抓虫,谁要是敢采青,都要抓去打板子的,就是为了今年能有收成。”
马上到五月了,粮食还不到熟的时候,但是瓜果蔬菜能长起来,至少也能填个水饱。
黍哥儿不管那些,在晒好的衣裳和被套下面钻来钻去的。
要是有小虫子落在衣服上,他就伸手抓下来。
自从娘带了那老些布回来后,姨母跟荷花姨她们就一直做衣裳。
做成了的,就送去城里卖。
林三娘不去庄子上上工的时候,就会挑日子去张府一趟。
她如今认识张府的两个管事,在张管事和方管事面前都能说上话,精米白面和西棉布的衣裳都有销路。
卖了几次之后,家里的饥荒就解了,林三娘得了钱,也会花上两文钱,在集市上买几块饴糖,或者一把炒蚕豆,给几个孩子解解馋。
黍哥儿别的没记住,就记住了——
衣服好了=有糖/蚕豆/饼子吃。
因此,把这些衣服被套看得比什么都重。
三个小家伙在家里边干活边玩儿,桃丫正烧着火呢,忽然就是一个激灵,从厨房里冲出来。
“阿姐?怎么了……”
“山神娘娘说话了!”
“啊?”
杏丫放下手里的干菜,黍哥儿也从衣服下面钻出来:“阿姐,你要去庄子上了?”
桃丫用力点头,眼里是藏不住的惊喜和笑:“庄主姐姐叫我去了!”
她恨不得撒腿就往外跑。
杏丫一把拉住她:“阿姐你等等!娘说了,如果你再有机会去,把咱们给庄主姐姐做的衣裳带过去!”
“哎哟,我都忘了,杏丫你真好!”
桃丫在杏丫脸上捏了捏,又有点不好意思:“可惜你跟黍哥儿去不了……我带好吃的回来给你们!”
黍哥儿仰着头,委屈巴巴:“阿姐,我想去。”
阿姐总说那个庄子如何如何好,黍哥儿心里羡慕得紧。
杏丫笑嘻嘻地把黍哥儿牵住:“黍哥儿乖,阿姐跟阿娘去就行,我们两个还太小,干不了活,白吃别人东西不好。”
杏丫对自己很有信心:“但我现在已经会缝荷包了,等我再练练,手艺能有荷花姨她们那样好,我就让娘跟庄主姐姐说说,让我也去。”
黍哥儿急了:“那我呢?二姐,那我学什么?我还不会缝荷包呢!”
这两个在商量,那边桃丫已经收拾好了东西,背上她的箩筐,要出门。
“杏丫,饭菜在锅里,你跟黍哥儿吃了,我和娘干完活儿就回来。”
“有人问起来,就说我们在家做针线,除了姨母,谁来也别开门。”
杏丫用力点头。
地里见了青,路上的人反而越发穷凶极恶,一双双眼睛,跟狼似的,冒着绿光。
娘说了,这是有人见不得日子要好起来了,他们就希望日子一直乱着,好让他们找着机会乱上作乱。
毕竟,年景好的时候,踏踏实实干活的人,有饭吃。他们是闲汉。
年景不好的时候,踏实干活的人也吃不饭,还不会抢。倒显得他们过得还好一些。
这时候要更加小心。
桃丫把头发藏进帽子里,又给脸上抹了灶底灰,身上穿了最破烂的衣裳。
干净衣裳藏在背篓里,上面盖了干菜。
幸好这会儿出门是太白天,街面上有官兵巡逻,出了城,也能看到押着犯人干活的官兵。
桃丫躲在人群里,去了山神娘娘的庙前,磕了三个头,才往山里去。
山神娘娘面前供着狗尾巴草,没有果子和点心,想来也是实在没吃的了。
桃丫默默念道,希望这个人也能度过难关。
说完,就一头钻进了只有她能看到的山洞。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35/431697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