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出关
火车缓缓开动,陈卫民的第一趟苏联之行,正式开始。
车上非常热闹,这帮国际倒爷互相熟悉,也会对这次回国组织货源的情况互相介绍。
听了会,陈卫民才知道,对面两个人主做羽绒服,而且是两人合伙。
两人聊着聊着就争吵起来。
两个人合伙就这点不好,你干多了我干多了,我该多分钱,你该少分钱,谁都不让谁。
所以,陈卫民也从来没想着要带着孙铁军一起合伙,而是先聘用他。
如果他将来自己单干,陈卫民也会支持他。
毕竟两人都关系一直处的不错。
三个半小时后,火车到了津门,从津门直发沈阳,过沈阳,到哈尔滨,下一站就到了马洲里,火车会从马洲里出关。
过了津门后,车厢里安静了很多。
陈卫民终于忍不住了,小声问道:“徐老板,你主要做什么贸易?”
徐燕一下提起了警惕之心,“你认识我?”
“我住成寿寺,燕京铝厂子弟学校毕业的,以前见过你。”
徐燕问道:“那你认识刘国庆吗?”
“认识,铝厂财务处处长刘德利的儿子,你认识刘国庆?”
“认识。”,说完后,徐燕不再说话。
“咱俩年龄差不多大吧。”
“你?我二十五了,你呢?有二十吗?”
“那你比我大,你和刘国庆一样大,你主要做什么贸易?”,陈卫民又问了一句。
徐燕说道:“文具。”
“利润怎么样?”
“还行吧。”
“你第几趟走苏联了?”
无论陈卫民怎么问,徐燕都不肯再回答了。
到了吃饭的时间,列车员推着餐车过来了。
炸酱面一卢布。
但是,不接受卢布支付,也不接受人民币,只要外汇券。
按照官方价格,一卢布可以兑换一点五美元,一点五美元可以兑换四点八人民币。
所以,需要用四点八外汇券购买。
可是,四点八元外汇券,在燕京黑市上的价格是六点二四人民币。
也就是说,一碗炸酱面的价格是六点二四元,能在东来顺吃两斤多羊肉了。
不吃炸酱面?那就吃红烧肉配米饭,二点五卢布,大概相当于十五块六。
陈卫民买了一份炸酱面。
徐燕没有买,从包里拿出了两个发面饼,就着开水吃了。
陈卫民说道:“要六天时间,天天吃这个,扛不住。”
徐燕依然没说话。
陈卫民讨了个没趣,转身去了王心军那边,和他们聊了起来。
车子到了沈阳,一下上来了三十多个人,列车满员了。
而且,这帮人都背着麻包。
这边的人走上倒爷之路比燕京人要晚点,所以规模不如燕京的大,而且全部都是自带麻包的方式。
此时,车厢内已经成为了货物的海洋,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好在,国际列车不卖站票,否则,车厢里肯定人满为患。
火车晃悠晃悠,终于在四十个小时之后到了马洲里。
火车将在马洲里停靠五个小时换轮,由华夏火车宽轮换成苏联的窄轮。
大家趁着这个机会,开始接受边防的检查。
所有人都背着麻布包下车。
接受检查,填一下信息后,步行出关,再从苏联这边的车站上车。
陈卫民熟练的拿了一张出境登记卡,并填上了出镜带的货物名称和货值。
货物名称,燕京牌电子手表,货值八万美元,远比实际价值高了好几倍。
徐燕一直跟着陈卫民,看到陈卫民填的货值,微微吃了一惊。
到了海关检查处,陈卫民熟练的拿出护照、出境登记卡、介绍信、出国函、火车票等文件递给了海关小哥哥。
然后接受其他人的搜身检查,确认没问题后,小哥哥分别在护照和出境登记卡上盖上章便放行了。
陈卫民小声说道:“同志,出国函能不能再给我?”
工作人员说道:“不行,出国后出国函要收回。”
工作人员说完后,把头扭向了一边。
陈卫民心领神会,把出国函收了回来。
这玩意可以多次使用,一般人不知道。
过关,进入两国交界处,开始有人大声喊道:“包税包税。普通货物一包十到五十美元,电子产品五十到一百美元。”
此时,很多人背着麻包凑了上去。
所谓的包税,是一部分苏联人想出来的发财之道。
他们在苏联那边成立一家私营性质的合作社,以整批包税的方式,帮助华夏倒爷把货物运进苏联。
按照苏联的规定,关税是申报金额的百分之十三。
也就是说,如果你认为合适,你就给合作社一笔钱,以整批包税的方式入关。
你也可以自己填一个低价值货值,例如陈卫民,他完全可以填一个包裹一千块人民币,一个包只需要缴纳一百三十块人民币的等值美元关税,但是中间你要损失一部分汇率,大概实际交付三百二十块钱关税。
但是,报低价格的风险很大,如果没有疏通关系,苏联的海关人员可以随意没收你的货物。
所以,很多熟悉这条线的人都会选择包税的方式过关。
大部分人排着队去搞包税,但也有人在填写出境登记卡的时候,把货值定的很低,想看看能不能混出去。
大不了准备好三五美元,偷偷塞到检查人员手中,基本也可以蒙混过关,但并不是绝对保险,主要看你的货值高不高,如果价值高,苏联海关肯定想多赚点。
排了半小时队,终于轮到陈卫民。
对方一看陈卫民的登记卡,吃了一惊,“八万美元?这么高?”
陈卫民笑道:“我主要以货易货,所以报的高了点,实际上一包也就五百美元左右,国内电子表都烂大街了。”
此电子表非彼电子表,但是本着财不露白的古训,陈卫民还是不敢把自己的货物价值说的太高了。
“可你填了八万,一百美元。”
陈卫民立刻递上去两百美元。
对方数好钱,在陈卫民的登记卡上盖上章,指了指旁边,说道:“在那边等着。”
旁边聚集了一群人,都是包税入关。
三个小时后,车厢里有一半人都选择包税入关。
陈卫民看了一下,除了徐燕以外,其他他熟悉的人,要么没带货物,要么包税入关。
徐燕做文具生意,估计带的货价值也不高。
“大家跟我来。”
包税有包税的通道。
工作人员带着他们过去后,海关人员连检查都不检查,看到登记卡上盖了包税的章,接着盖上海关税讫章。
不到半小时就办完了入关手续。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29/433842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