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正齐心协力地拆卸、搬运
张大彪望着李明华,眼中不禁流露出敬佩之色。
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哪个部队不是对武器装备望眼欲穿?
像李明华这样慷慨大方的指挥官,实在是凤毛麟角。
有时兄弟部队为争夺战利品闹得不可开交的场景。
李明华此刻确实心情大好。
这一仗不仅全歼了1800多头鬼子,更令人振奋的是击落了8架敌机!
要知道,每架轰炸机上都有2名飞行员。
这一战就让小鬼子损失了16名精锐飞行员。
想到这里,李明华嘴角不禁扬起一抹笑意。
这些飞行员可都是鬼子的心头肉,价值远超百名普通步兵!
但真正让他欣喜的,还是缴获的煤矿设备和运输工具。
这些物资不仅能大幅提升部队的机动能力。
更能为凤乡镇的工业发展添砖加瓦。
特别是那些动力设备。
对八路军的兵工厂和其他后方工厂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张大彪还在为分到一门步兵炮而沾沾自喜。
殊不知李明华的目光早已投向更远的地方。
这些装备将如何提升根据地的工业实力,如何为抗战大局贡献力量。
两人的格局是不一样的。
随后,张大彪与李明华碰头,两人相互交换了各自战场的最新情报。
待情况汇报完毕,张大彪迫不及待地切入正题。
"李团长,你之前提过,我可以从矿工中招募新兵?"
李明华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正色道。
"关于兵源问题,我们这次成功解救了六千多名矿工。
不过招募这事得靠你自己,能不能说服他们跟你走,就看你的本事了"
"好!我这就去招人!"张大彪闻言精神一振,当即就要行动。
见他如此雷厉风行,李明华也不多言。
立即安排了一名熟悉情况的战士为张大彪引路。
不多时,张大彪就来到了被解救矿工的临时驻地。
站在高处,张大彪亮出了独立团一营长的身份,开始施展他的口才。
他先是慷慨激昂地讲述独立团的战绩。
又重点渲染了团长李云龙的传奇事迹。
那场硬撼坂田联队的恶战,缴获的联队旗帜。
都在他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变得格外生动。
矿工们听得热血沸腾,很快就有八百余人报名参军。
这些矿工大多听说过李云龙的威名。
对他们而言,能跟着这样的抗日英雄打仗,既是荣耀也是出路。
与此同时,丁伟的新一团也在矿工中招收了五百多名新兵。
特战团同样在招兵买马,只是尚未完成最后的统计工作。
眼下,各部队正忙着搬运缴获的物资,整个煤矿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暮色已深,夜幕笼罩大地。
然而阳泉煤矿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矿工们用矿井里的原煤点燃了巨大的篝火。
熊熊烈焰腾空而起,将整个矿区映照得通红。
跳动的火舌不仅驱散了深秋的寒意。
更让整个矿区都笼罩在一片暖意之中。
这冲天的火光为战士们提供了绝佳的照明和取暖条件。
借着火光,战士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打扫战场,搜寻各类物资。
李明华带着警卫员登上煤矿围墙,俯瞰整个矿区。
只见偌大的矿区里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象。
衣衫褴褛的矿工们在特战团战士的指挥下。
正齐心协力地拆卸、搬运煤矿里的机械设备。
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动作麻利。
他们深知这些设备的重要性——绝不能让小鬼子继续开采这里的煤炭资源。
听说要彻底破坏煤矿的生产能力。
让鬼子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复工,矿工们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在众人的通力合作下。
无论是设备拆卸、物资打包还是战场清理,各项工作都进展神速。
毕竟现场人手充足得惊人。
特战团、独立团等三个团的战士合计六千余人。
再加上六千多名矿工,总人数达到了一万两千之众。
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
使得阳泉煤矿的设备拆卸和物资搬运工作以惊人的效率推进着。
话说这阳泉煤矿原本就配备了八辆汽车。
外加数量可观的驼马、骡马等运输工具。
有了这些运输力量加持,整个搬运工作虽然忙碌。
到深夜十二点左右就已基本完成。
待一切收拾停当,李明华便与丁伟、张大彪商议撤离事宜。
临行前,李明华特意命令战士们将矿区外围的铁路全部撬毁。
没了开矿设备和铁路,小鬼子想要恢复煤炭生产,少说也得折腾半年光景。
而半年之后,李明华盘算着。
以部队的发展速度,是有实力一举拿下阳泉的。
想到这里,李明华不禁暗自得意。
若是到时候小鬼子费尽周折重建的煤矿,转眼间又落入自己手中,那才叫痛快!
让他们辛辛苦苦重建,到头来却为他人作嫁衣裳。
光是想象鬼子们气急败坏的样子,李明华就觉得浑身舒坦。
另外,李明华还命战士们在煤矿周边一里范围内布设了地雷阵。
李明华眯着眼睛望向远处的杨春城方向,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料定等大部队撤离后,城里的鬼子必定会派兵前来查看。
到时候,那些踏入雷区的鬼子兵可就要吃大亏了。
一定会被地雷炸得人仰马翻。
光是想象鬼子们狼狈不堪的模样,他就觉得痛快至极!
夜色中,三个团的战士们举着火把行进。
特战团的战士们还配备了上次从鬼子那里缴获的手电筒。
这次在阳泉煤矿又缴获了不少照明设备。
再加上汽车大灯的照射,整个部队的行军路线被照得如同白昼。
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大路行进,战士们士气高昂。
现在的他们早已今非昔比,若是鬼子敢来,来多少就消灭多少!
大部队从阳泉煤矿向西撤离数里,渐渐远离矿区。
那些被解救的六千多名矿工中。
除了自愿参军的,其余人也准备各自离去。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随八路军。
这时,负责矿工安置工作的高城匆匆赶来向李明华汇报。
"团长,矿工中有三千多人要求现在就回家。
有的想回乡种地,还有不少原来是国军和晋绥军的俘虏,说要归建原部队。
您看...这些人是不是都要放他们回去?"
李明华听完汇报,不由得眉头一皱,没好气地白了高城一眼。
"这还用问?人家要走,我们当然得放人!难道还要强留不成?"
八路军的纪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军从来不搞强行拉壮丁那一套!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28/433678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