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农村医疗万古如长夜
饭后,老村长秦明便领着两个中年人走了进来。
经介绍,镇里来的兽医名叫向华拓,县里赶来的这位郎中约莫五十来岁,名唤张扁鹊。
许伍佰一听这名头,心里不由得哑然,好家伙,华佗加扁鹊,乡下人取名果然讲究,寄托了最朴素的期望。
寒暄过后,许伍佰也不藏私,取出了那份系统奖励、并根据地域细分的《赤脚医生手册》北方版。
系统极为贴心,考虑到南北地域差异导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同,以及草药资源的分布,特意分成了上下两册。
北方版手册里记载的诊疗方法和推荐的草药,大多是北方地区,尤
其是昌平周边山地田野间能够就地取材的,实用性极强。
可以说,此手册一旦推广开来,许伍佰足以成为国内农村基础医疗体系建设的奠基人之一,而他选择在昌平秦家村开始这一步,意义非凡。
张扁鹊和向华拓都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尤其是张扁鹊,接过那本笔墨犹新、图文并茂的手册,
初时还有些疑惑,但只翻看了几页,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再往下看,手指竟微微有些颤抖。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抬起头看向许伍佰时,眼中已满是震撼与敬佩,声音都带着颤儿:
“先生大才!请恕张某直言,此书不出,吾辈于农村行医,真如暗夜行路,茫无头绪啊!此书一出,简直是照亮了农村医疠沉沉的黑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话说的有水平啊!
农村医疗万古如长夜.....
许伍佰只是谦和地笑了笑:“张大夫言重了。待会儿看诊,还要麻烦二位帮忙打个下手。”
“岂敢言麻烦!”张扁鹊连连摆手,情绪激动之下,竟后退一步,对着许伍佰躬身便拜,
“在下才疏学浅,今日得见宝书,方知医学之广博与精妙皆在实用!先生若不嫌弃,张某愿拜先生为师,追随左右,学习此济世之术!”
说罢,不等许伍佰反应,这年过半百的老郎中竟真的要屈膝跪下。
许伍佰眼疾手快,赶紧上前一步将他扶住:
“张大夫使不得!你我互相切磋,共同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便好。”
他心中也颇为触动,这张扁鹊反应如此之大,
正说明这手册切中了农村医疗最核心的痛点,缺乏一套简单、实用、能快速上手的标准化诊疗指南。
张扁鹊被扶起,依旧激动难平,他指着手册对一旁的向华拓和秦明解释道:“二位请看,这里头记载的,皆是农村最常见之症候,从头疼脑热、腹泻呕吐,到妇人生产、小儿惊风,乃至简单的骨折固定、创伤处理,阐述清晰,步骤明确!更难得的是,所用方剂多取身边草药,炮制方法也写得明白!譬如这治疗风寒初起的方子,只需生姜、葱白、红糖,家家户户皆可自备!
此乃真正为民所想,解民之困的宝典啊!不瞒诸位,我行医半生,杂览医书不少,却从未见过如此贴地气、重实用之集大成者!此书,简直就是为我们昌平,为我们北地的乡下郎中量身打造的!”
好家伙,这年代能够在基层搞医疗,在当地都是威望很高的。
尤其是张扁鹊这种,有时候可以一呼百应都不为过。
说话文绉绉的,以前就是在县城私塾读书出来的,家学渊源。
许伍佰不再多言,几人一同走出堂屋。
刚到院门口,许伍佰也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院外空地上,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扶老携幼,熙熙攘攘,怕是有上百号人!
人们脸上带着期盼、痛苦与一丝希冀,安静地等待着。
这无声的队伍,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冲击力地揭示了当下农村医疗资源是何等匮乏,乡亲们求医问药得有多艰难?
秦明村长早已安排妥当,几个膀大腰圆的年轻后生主动站出来维持着秩序。
天气寒冷,秦父和秦淮河带着二叔、三叔几家子人,已经在院门口用土坯临时垒了个灶,架上了一口大铁锅。
秦家村子不大,拢共九十九户人家,但人心齐,有事真能抱成团!
乡下不知道多好,十来年后,就是大能扎堆的地方,看来许家村得多一点牛棚预备着。
现在,秦家院里,真是忙的不亦乐乎啊。
有人负责拾柴烧火,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有人便从自家拿出珍藏的、或许是从山上采来自己晒干的枣叶茶或是高末(茶叶碎)。
有人出茶叶,就有人贡献出过年备下的零嘴。
比如自家炒的喷香南瓜子、晒得硬邦邦的红薯干、用糖稀裹着的爆米花团,
还有那金黄油亮的炸麻叶(一种面食),虽不金贵,却透着乡里乡亲热腾腾的人情味。
在城里,尤其是四合院,感受不到这种年味。
许伍佰刚在临时搬来的八仙桌后坐定,铺开纸笔,放好脉枕。
排在最前头的一位头发花白、面色蜡黄的老婆婆坐到了对面的条凳上。
“哎哟!这俊后生,瞧这气度,淮茹这丫头真是掉进福窝窝里了!”人群里不知谁低声赞了一句,引来一片善意的附和。
许伍佰和煦地笑了笑,拿起笔,温声问道:“老太,把您的年龄告诉我,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虎兰,六十三了!”老太太连忙回答,眼神里带着期盼,又有些许不安。
许伍佰在本子上工整地记下“刘虎兰,63岁”,然后示意她将手腕放在脉枕上。
三根手指轻轻搭上她的寸关尺,凝神细品。
一旁的向华拓和张扁鹊立刻凑近,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赤脚医生手册》,扉页写的著作人是许伍佰,又名《许伍佰行医手册》,他们找到对应的章节,准备对照学习。
约莫过了三十秒,许伍佰心中已有定论,他收回手,问道:“老太太,您是不是常常咳嗽,感觉脑袋发晕,眼前发黑,甚至因为这个晕倒过?”
“对对对!就是这样!”刘虎兰像是找到了知音,激动地拍着大腿,
“经常这样!上回去茅房,蹲久了站起来,眼前一黑,一头就扎进茅坑里了!
要不是我家小子来得快,把我捞起来,我这条老命怕是早没咯!”
老太太说着,心有余悸地叹了口气。
许伍佰站起身,语气轻松:“这个问题不大,气血亏虚,清阳不升,加上冬日寒气闭阻,我给您扎几针,调理一下就好。”
他转头对张扁鹊和向华拓说:“你们翻到手册56页,‘眩晕(气血亏虚型)’,症候和老太太的情况基本吻合。我现在用针灸给她做个物理调理,升阳举陷,通络醒神。你们若是遇到类似情况,按照上面附的‘归脾汤’加减方子开药,效果会比针灸慢一些,但坚持服用,结果是一样的。”
说完,许伍佰将随身携带的针囊摊开,露出里面长短不一、闪着银光的毫针。
刘虎兰看着那细长的银针,有些诧异:“大夫,这……不用开药吗?”
她心里其实没底,向华拓这个兽医给她看过不下十几次,药汤子灌了不少,屁用没有。
张扁鹊也瞧过,效果寥寥。
昨晚听村长把秦家姑爷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她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的。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21/431637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