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又生嫌隙,她梦中的呓语让他很吃醋
阳光被竹枝细细筛过,像一泓清泉流淌在林间小路上。
左云峰正与王司丞并辔而行,恰从卓鹤卿对面的岔路转出。
他瞥见前方那抹农夫装束的身影,总觉得有些像卓鹤卿,他不由勒住缰绳,揉了揉眼睛仔细打量——更像了!
他向王司丞求证。
王司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也眯眼端详片刻,何止是像,那分明就是!
两人当即翻身下马,朝着卓鹤卿的方向走近几步。
卓鹤卿也瞥见他们,脚步微微一顿,对沈月疏轻声道:
“前面是左少卿和王司丞,我先放你下来。”
沈月疏闻声,脸颊蓦地飞红,忙不迭地从卓鹤卿背上滑了下来,下意识地理了理微皱的衣襟。
“左兄,王司丞。”卓鹤卿却神色自若,仿佛方才种种不过是寻常举止,从容地拱手一礼。
沈月疏也随之垂首,依礼福了一福。
他这般坦荡,反倒让左云峰一时语塞。
左云峰瞧着眼前的卓鹤卿,硬是提了口内功把已滑到嘴角的笑意死死按了回去。
一身粗陋不堪的靛蓝粗布短打倒也罢了,偏那颈侧,还赫然印着一枚嫣红的口脂印,肩上搭着条价格昂贵的白色锦巾,臂弯挎着竹篓。
这般雅俗掺半、全然不搭的装束,他竟穿出了一脸坦荡。
他愣了片刻,嘴角扯出一个玩味的笑:
“卓老弟,你如今……好雅兴啊。这是带着弟妹,亲自来这林子里‘踩盘子’了?”
“左兄想多了,”
卓鹤卿迎着他的目光,答得云淡风轻,甚至还顺手将沈月疏往身侧带了带,
“不过是内子想吃口鲜笋,我来尽一尽心力罢了。”
待沈月疏与卓鹤卿的身影消失在竹林深处,左云峰仍怔在原地,半晌没能回过神来。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他虽自诩大理寺情感大师,但平日那些吃醋试探、甜言蜜语的招数,在卓鹤卿这“挖竹笋”的妙计面前,简直黯然失色。
这法子,既不似金银首饰那般破费,又能借自然之趣增进情谊,一举一动皆是互动,一掘一挖皆有回应。
见效快、成本低,更难得的是那份返璞归真的巧思——简直是化寻常为心动,转平淡作缠绵。
佩服,实在佩服!
自己简直是愧对“大理寺浪荡公子”的名号,卓鹤卿才是名副其实。
~~
日头近午,檐影渐短。
拔步床内,沈月疏与卓鹤卿并肩躺着。
昨日分明已让从流禀告卓老夫人今日大早便返回卓府,谁知晨光熹微时,卓鹤卿却变了卦。
沈月疏心下惴惴,只觉得两人接连三日不归家,又反复变卦,实在有失规矩。
她刚欲起身,便被身侧人一把揽回。
“再躺一盏茶的工夫,今日便不回去了……规矩之外,尚有人情。”
她见他竟摆出这般无赖姿态,心下先自莞尔,反倒生出几分好胜心来:
他既敢耍赖,我便比他更赖三分便是。
于是曼声应道:“便依卿所言。今日不卧至金乌西坠、暮色四合,谁也不许起身。”
卓鹤卿始终合着眼,喉间逸出一声慵懒的回应:
“正好,借此机会多加练习,彼此熟悉。省得……真到那时,你又怯场。”
话音未落,他的指尖便仿佛自有主张,带着灼人的体温与潮意,在她腰间不疾不徐地巡弋。
所过之处,勾起细密如电流的战栗,逼得她背脊不自觉地绷紧如弓;可那力道中的不容置喙,又裹着一种奇异的安抚,让她在这矛盾的漩涡里,一点点失了力气,酥了筋骨……
沈月疏原本笃信,自己只需安然假寐片刻,以他往日惜时如金的性子,定不耐这般温存虚耗。
何曾想,再睁眼时,已是日上三竿,满室流光。
她这才恍然——自己竟是着了他的道。
她想起身,又觉此刻认输未免折了面子,须得想个法子,让他来求自己下这床榻才好。
心念一转,她便侧过身,眸中含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向他轻声道:
“我听闻,城东捺山山顶的客舍,里头景致陈设最是清雅……你可曾去过?”
此话一出,卓鹤卿当即心领神会——她哪里是真问他去过没有,分明是绕着弯儿告诉他:她想去。
那地方他虽未亲至,却屡次听左云峰提及,说是山间引有温泉,雾气氤氲,最是……适宜情致缠绵。
思及此,他心头也不禁一荡,遂俯身凑近她耳畔,低声应道:
“不曾去过。今日天光正好,不如……你我一同去见识一番?”
知他已全然入彀,她便故意端起架子,慢悠悠道:
“你要去便自个儿去,我今日偏要躺到金乌西坠。”
卓鹤卿闻言也不争辩,只默然一笑,利落地起身整衣束发,随后走至窗边,竟将那一重重帘幔尽数拉拢。
方才还亮堂堂的室内,霎时陷入一片昏暝。
沈月疏正怔忡不解他意欲何为,却觉一股力道袭来,整个人倏然一轻,竟被他从锦被中径直捞起,稳稳揽入怀中。
耳畔随即响起他含笑的低语:
“你瞧,天已黑了。月疏,时辰到了,该起身了。”
沈月疏对镜理妆,动作不紧不慢。
卓鹤卿则已利落地将行装收拾停当,还特地将一架七弦古琴与一管紫竹箫仔细裹入锦缎囊中,小心系好。
她自镜中瞥见,不由莞尔,打趣道:
“这琴箫莫不是你的二位娘子?连游山玩水也须臾不离身。既有这多余的力气左拥右抱,不如实实在在,背我上山。”
卓鹤卿闻言失笑,侧头看她,目光温润:
“你若走不动,琴与知音,我一并背上山。”
~~
那捺山旧时曾是皇家林苑的一部分,山势清幽,林木蓊郁。
自苑囿废弛后,山顶的殿宇便被改建成了一处精巧客舍,专为接待追求逸趣、寄情山水的风雅之士以及追求情趣的年轻男女。
那山顶客舍的妙处,沈月疏在闺阁中便早有耳闻。
于云海之巅观旭日东升是藏在她心底一个极清浅、又极执着的梦。
二人踏进山顶客舍时,正值残阳熔金。
一名青衣侍女默然上前,引他们穿过幽静的廊道,至一处轩窗敞亮的雅室前,便无声敛衽离去,只余满室清寂。
紫檀木平头案上搁着越窑青瓷香炉,一缕清甜鹅梨帐中香如烟似雾。
左侧湘妃竹帘半卷,露出后方整面黄花梨木书架,蕉叶式古琴静陈其间。
雅间之外,天然温泉池正蒸腾着氤氲热气,白汽丝丝缕缕,与室内的轻烟遥遥相应,将这一方天地衬得愈发清幽雅致。
沈月疏缓步其间,但见一步一景,一草一木皆具清幽雅趣,此刻方知何为天家气象,心下不由暗叹:
往日竟是井底之蛙了。
这里便是那最不起眼的鹅梨帐中香,清甜之气幽远通透,也比她在家中用的不知高明几许。
这般想着,她便出了雅室准备询问这鹅梨帐中香是从何处购得。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810/433884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