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第406章

范讷伏诛,血溅丹墀,殿中诸将噤若寒蝉。

崇祯的脸上却没有丝毫表情。

一个节度使而已,前世在大明,他杀过的二品总兵,三边总督,五省总督、蓟辽督师不知有多少个。

这一刀,不只是为了军法,也是为了北伐大局,收复东京之前,所有的拖后腿者,必须被清扫干净!

随着范讷的人头被拖下殿阶,北上的道路彻底畅通。

第二日清晨。

城门大鼓连击,旌旗猎猎如潮声滚动,应天府东门缓缓开启。

二十万大军,声势浩荡地北上而出,整齐的军阵如汹涌翻腾的铁流。

队伍宽如江面,绵延数十里,旌旗在风中翻卷,如海面涌立的万重波浪。

最前列是身披重甲的铁骑,战马鼻间喷出的白雾在寒风中凝如云烟;

其后是列阵整齐的步军,长枪成林,刀盾如墙;

再往后是辎重车队、粮草车、火器营队,甲胄与战车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寒光。

骑鼓手骑于列间,以沉重的战鼓击出如心跳般的节奏。

御驾居中,十二乘驷马大车,金顶雕龙,黄缎车幔内,崇祯端坐软塌智商,甲胄外披明黄色绣龙战袍,腰悬宝剑,神情沉毅。

左右是御营近卫,戟刃寒光闪烁,护卫森然。

崇祯半掀车幔,望着前方涌动的军潮,心情舒畅,十分很享受这种感觉。

在前世的大明,他自十七岁登基,几乎从未踏出北京城一步,皇城之外的世界更多来自递送至御案的冰冷奏疏。

那时,崇祯也曾幻想如唐太宗般御驾亲征,安邦定国平天下,书写贞观之治的恢弘篇章。

但明末之乱,如海啸般撕碎了少年天子的豪情,南有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烽烟,北有建奴铁骑扣关,局势千疮百孔。

崇祯数次想要亲征,却屡屡被百官以风险、国本为由阻驳。

而今,这一刻,他终于跨出天子的象牙塔,以一国之尊,亲率二十万大军出征,且是带着一场新捷的余威。

这是一种迟来的成就感!

銮驾内,崇祯的心情格外舒畅,甚至带着几分近乎孩童的雀跃。

这种感觉,简直太过美妙!

不过,崇祯很快压抑住喜色,重新恢复帝王威仪。

军威浩荡,随行的枢密院官员与参战将帅亦有感而发,情不自禁。

自大宋立国以来,出动二十万以上大军的规模仅有四次!

雍熙北伐,宋太宗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动员二十万三路伐辽,终因轻敌溃败。

五路伐夏,宋神宗乘西夏内乱,调三十五万(含民夫近五十六万)合击,初捷而败于后勤。

宣和北伐,宋徽宗与金国联军共讨辽国,童贯率二十万精锐,却于白沟河、范村惨败,反酿北宋三年后亡国。

澶渊之役前,大军二十万屯定州,对辽形成战略防御,终以议和收场。

这四役,除澶渊算作守势稳定,其余尽是败局。

而今,崇祯北伐,宿州会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大胜利。

随行官员们人人感到自豪,鼓雷鸣间,所有人心底都在想:这一战,定将载入史册!而自己,也会青史留名!

......

东京。

清晨,雾霭仍在汴河上低低飘荡,东京城一切似乎与往常无异。

街巷里贩夫走卒喝着热茶,河埠头的脚夫正推着渍了霜的麻袋。

唯独朝堂一角,在这一日被一份从南面急送而来、沾着泥点的奏报掀起了滔天波澜。

“宿州......宋军大败金军......”

押着封印的急报在二十五里更递的传令下,几乎是踏着风火轮冲进宰相府邸的。

秦桧身为宰相,是东京伪朝里第一个拿到这份军报的。

原本,他正和几位亲信校对次日的政令,接过捷报时心中还有几分轻蔑。

在他看来,南宋军不过是一群纸糊的乌合之众,何来“捷报”二字?

然而,当秦桧的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字迹时,那份轻蔑在瞬间凝固。

“......韩世忠、王渊、岳飞合击金军......金人大溃,中路军元帅完颜宗翰、东路军元帅完颜宗辅,副帅金兀术一路西逃......”

一行行,一句句,像锤子一样敲在秦桧的耳膜上,震得他手指有些发颤。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6/434232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