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第434章
若大宋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先攻哪里?
这个问题,崇祯早和枢密院众将商议过,推演过收复之策。
最终以战略优先级为纲,从可行性、必要性出发,确立一条清晰的路线: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先固后攻。
第一阶段,必须优先拿下的,是“南部四州”,瀛州、莫州、涿州、雄州。
这四地位于今河北河间、任丘、涿州、雄县一带,紧邻大宋旧境,与淮河以北的泗州、楚州等地相距不远,大宋军队可直接由淮南北上,补给线短、后勤压力小。
更为重要的是,这四州的城廓虽坚,却防御空虚。
金国的精锐主要屯于燕京幽州与云州,此间南部仅驻有少量守军,且民众主体为汉人,对大宋的归心甚笃,稍加鼓动,便能策应官军入城。
因此,在收到岳飞大破郭药师、收复真定的捷报之后,崇祯喜不自禁,着手安排将领出击。
他早已拟定好了,王宣率部攻取瀛州,刘衍挥军取莫州,刘光世领兵复涿州,张俊直取雄州。
此四州若一旦尽归,则如同在燕云南缘插下四根铁钉,把进军幽燕的基石牢牢钉稳。
诏旨落毕,崇祯又沉声吩咐:“备驾,随朕赴真定!”
他要亲临前线,不只是为岳飞与诸战将振军心,更是以皇帝之身向天下昭告:
大宋皇旗,正一步步北指,直逼百年未复的山河!
......
七月流火,冀中平原的烈日仿佛要把土地烤裂。
热浪在空气中翻滚,远处的地平线被晒得发白,仿佛浮着一层颤动的水汽。
一面面青底黑龙的天子旗在阳光下耀眼夺目,随着御驾北行的风声猎猎。
那不是凉风,而是被骄阳热得发烫的夏风,吹得旌旗带着一股火气。
沿途的村庄里,百姓扶老携幼,在田埂上、树荫下簇拥而立。
许多人顶着烈日,也要亲眼看看传说中“敢御驾亲征”的皇帝车驾。
他们汗流浃背,但眼神里透着一种炽热的希望:大宋的旗帜,终于不是在后退,而是向北。
数日疾行,烈日烘烤下,黄土路面上的车辙已被尘土模糊,可前方的侦骑疾驰入营报信。
真定城南二十里,前锋的侦骑已来报:河北承宣使岳飞,正率部列阵于城外,迎候天子。
当天车驾抵达真定南门时,城头的宋旗迎风飞舞,城下旌旆如林。
三军将士铁甲映日,刀枪若雪,阵列整齐得可以对齐天地的线。
鼓声缓而沉,战马被燥热逼得频频甩尾,却依旧静立不动,鼻息间喷出的热气在空中化成白色雾团即刻消散。
崇祯一下车辇,便感到脚下的地面都透着热意。
他身披红色战袍,外罩锁子甲,金冠束发,在烈日下气色依旧沉稳。
走入阵前时,阳光烘得他额上微泛薄汗,但他没有去擦。
岳飞立于最前,铁甲贴身,甲缝间渗出的汗水在胸口汇成细流。
他神色沉稳,拱手一拜:“末将岳飞,恭迎陛下!”
在他身后,牛皋、王贵、张宪等岳家军悍将齐声见礼,声如洪钟,震动城墙。
崇祯伸手扶起岳飞,目光上下端详着这位锋芒毕露的战将,语带欣慰:“卿此番连取赵、邢、真定三城,大快人心,大振国威!”
岳飞抱拳,汗水顺着鬓角滑下:“此乃将士用命,百姓助力,臣不敢独居其功。”
崇祯朗声道:“军心即国心,卿等所向披靡,便是百姓心安,今日朕来,不只是嘉奖,更要与诸军共誓,此战不停,直至河山重合!”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6/434231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