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第491章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皆露出赞同之色。

大宋中兴,帝王有子,乃是社稷之根本,天经地义之事。

李若水闻言大喜,再次躬身道:“臣等遵旨!敢问陛下,此番选妃,欲选多少人,又依何规矩进行?”

崇祯帝沉吟片刻,知晓宋朝选秀制度并无固定程式,往往根据皇帝的需求和后宫的实际情况而定。

也就是说想选多少个就选多少个,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不过崇祯是个正经人,非好色之人,他既不想像宋徽宗那般荒淫无度,充斥后宫,扰乱朝纲;也不想完全不顾子嗣绵延之责。

思索片刻,崇祯道:“朕意,选妃一事,不必大操大办,劳民伤财,此后,三年一次,每次选取良家女子三人即可。

至于资质样貌,依朝廷旧例,由太监初选、宫女二审,最终由皇后面试定夺,出身方面,不必苛求门第,只求品性端庄,身家清白,不涉罪臣之后,年岁则以十五至十八为宜。”

此言一出,殿内众臣无不惊诧,继而纷纷交头称赞。

“陛下圣明!”

“此举节俭有度,既顾皇家子嗣,又体恤民情,真乃圣君之范!”

三年一次,每次三人,如此节制的选妃规模,在大宋历代帝王中,堪称前所未有。

这不仅表明了崇祯帝并非沉迷女色之君,更昭示了他励精图治、以国事为重的决心。

如此,崇祯帝不仅是中兴大宋的英武帝王,更是一个勤俭自律、远胜于历代昏君明主的表率。

李若水连忙领旨:“臣等遵旨,即刻拟定选妃细则,呈陛下御览。”

选妃之事,就此在朝会上敲定。

诸臣交口称赞官家高风亮节,称陛下此举是圣君之范。

殊不知,崇祯只是顺口提了几句大明旧制的选妃标准。

历朝历代论后宫之治与皇帝私德,明朝堪称翘楚。

大明选妃,不论宫闱权贵,皆从小户人家遴选,经全国八轮严苛海选而入,容貌、体态、音色、才艺,无一不求上乘。

这八轮淘汰之严,较后世所谓选秀更甚百倍。

崇祯前世后宫不过一后二妃:

周皇后节俭淑德、治家有方,女红精湛,通晓文史;

田贵妃才艺冠绝,琴棋书画、骑射园艺、乃至骑兵战术无不精研;

袁贵妃温婉恭顺,长于音律与舞艺。

三人皆国色,而各擅所长,互不倾轧。

因此,当田国丈将艳绝天下的陈圆圆送入宫中,侍奉崇祯时,崇祯甚至懒得多看一眼。

绝色易得,知行并美者难求,崇祯不缺绝色女子,甚至已经脸盲了。

此种宫闱风气,使得大明三百年后妃虽少,然精而不多,宫斗之事尤为罕见。

崇祯深知,帝王之业,在于强兵足食、朝政清明,而非沉溺声色。

节制欲望,是君王自律之始,也是社稷长治久安的根本。

此心不移,方能令天下臣民信服,令大宋基业固若金汤。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6/434231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