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第594章
工部尚书赵鼎虽然对官家和吕颐浩提出的这些搞钱的法子感到震惊和佩服。
但这些税收革新,从制定到实施,再到最终收上银钱,怎么也得多等一年半载。
而火器监的需求,却是迫在眉睫,不能等待!
“陛下!”
赵鼎急切地出列,再次躬身:“臣工部军器局,每日耗费巨大,研发刻不容缓!等税收革新收上银钱,又得多等一年!火器研发,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臣恳请陛下,让户部现在就拨款,以解燃眉之急!”
吕颐浩略一思索,见赵鼎如此焦急,心中也明白工部的重要性。
毕竟是户部尚书,深谙国库周转之道。
“赵尚书莫急。”
吕颐浩对赵鼎温和地说道,随即转向崇祯帝:“陛下,臣以为,工部所需银钱,可另行筹措,臣部可为筹措军饷,单独创设月桩钱制度,向全国各地的大商人每月征收一笔固定款项,作为军饷专项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此外。”吕颐浩又补充道:“针对百姓的赋税,臣部可提议实行折帛钱,将原本百姓应缴纳的实物赋税(如绢、绸、绵等),折算成现钱缴纳。”
“如此一来,既能减轻百姓运输实物的负担,又能让国库尽快得到现钱,加速资金周转!”
崇祯闻言,心中大喜。
吕颐浩的这两个建议,如同及时雨一般,解决了燃眉之急。
月桩钱可以迅速为军费提供资金,折帛钱则能让国库尽快充盈现金流。
他看了一眼赵鼎,见赵鼎也连连点头,显然对吕颐浩的方案感到满意。
“好!好!好!”
崇祯再次连声赞叹:“吕卿不愧是国之干才!便依吕尚书所言!赵卿,你工部所需的银钱,户部会尽快拨付到位!”
“吕卿,你立刻组织户部官员,具体写个章程,将钞关、火牌、抽解、博买、月桩钱、折帛钱等各项制度,尽快拟定细则,呈报朕御览,以便颁布实施!”
“臣等遵旨!”赵鼎和吕颐浩齐声领命,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散朝后。
户部连夜拟定章程,将设立“钞关”、推行“火牌”、调整海贸税率、实行“博买制度”、创设“月桩钱”以及“折帛钱”等一系列新政,呈报御前。
崇祯审阅之后,满意地批复,下旨通传全国,责令中书省、户部、工部等相关衙门,限期完成制度细则的制定与推行。
这些新政,从价征收、规范中介、提高海贸税率、官府博买,乃至额外的附加税和月桩钱。
无疑是针对江南的各大士族豪强和海商巨贾。
法令颁布之后,原本在太康张家事件中被吓破胆,暂时蛰伏的江南士族们,这下是真的坐不住了。
他们平日里养尊处优,坐享其成,哪里受过这等盘剥?
“朝廷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百年家业,难道就要毁于一旦吗?”
“这哪是税收,这是明抢!”
一时间,江南士族阶层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炸了窝。
他们没有选择硬对抗,毕竟太康张家的灭族之祸,殷鉴不远。
但在朝中,他们却再次发起了声势更为浩大的弹劾狂潮。
他们不敢直接弹劾崇祯帝和户部尚书吕颐浩。
毕竟海贸加税等一些核心政策,是皇帝亲自提出的,吕颐浩顺着皇帝的意思办事。
当官的有几个没眼色的?
尤其面对的是喜欢砍人的皇帝。
因此,所有的矛头,都一致指向了中书省左丞相李纲。
因为李纲还在中书省主持南方土地清丈工作。
而且,征税的具体事宜,也是由中书省领班推进,户部只是配合。
“启奏陛下,户部所推行之钞关、博买等新政,乃变法害民之举!”
“海贸加税,重创商贾,长此以往,必使商路断绝,市舶萧条,国库反将空虚!”
“此等酷政,皆是出于李纲宰相一手主导,其性情刚愎自用,不察民情,恐将重蹈王安石变法之覆辙!”
奏疏如雪片般飞向乾清宫。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6/434230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