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第620章

黄潜善与张浚二人,一唱一和,将改革停滞的所有责任,都归咎于李纲一人身上。

他们巧妙地避开了与皇帝唱反调的风险,转而攻击政策的执行者,并以“国库空虚”这一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作为最有力的武器。

确实,国库没钱了。

北伐的巨大耗费尚未完全弥补,安置北方四百五十万归正人的开销如同无底洞,火器监的研发日夜不停地吞噬着金银,前段时间修缮宫殿、扩充禁军,再加上今年又要举办的选秀大典......

饶是大宋朝底子再厚,也经不起这般密集而庞大的支出。

所有人都指望着南方的改革能打开局面,结果却等来了这么一个僵局。

李纲站在百官之前,苍老的身体在朝服下显得有些单薄。

这段时日他殚精竭虑,常常彻夜不眠,亲自审阅各地送来的卷宗,试图找出破解之法。

然而,面对的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庞大利益集团,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难。

如今,政敌的攻讦如潮水般涌来,让他本就疲惫不堪的心神,更添了几分沉重。

眼看着黄潜善等人借机煽动群臣,大搞党争,意图彻底拖垮改革,龙椅之上的崇祯,脸色平静,心中却早已是怒火翻腾。

但他看着下方义愤填膺的群臣,又看了一眼身心俱疲的李纲,一个大胆的念头,忽然在他脑海中形成。

这日朝会,黄潜善联合了十数名御史,再次对李纲发起了总攻。

弹劾的奏疏堆满了御案,言辞也从“才具不足”升级到了“固执己见,祸国殃民”。

这一次,面对滔天的攻势,李纲没有再辩解,缓缓走出队列,将手中的象牙笏板高高举起。

然后,慢慢地放在了朝堂中央的金砖之上。

“老臣李纲,年迈昏聩,无力为陛下分忧,致使国策受阻,民心不宁,实有负陛下重托。”

声音沙哑而疲惫,却依旧带着一份风骨,李纲道:“为不使朝堂再因老臣而纷扰不休,老臣......恳请陛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此言一出,整个奉天殿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大宋官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宰相若遭御史接连弹劾,为示清白、为平息朝议,理应主动请辞。

皇帝则会循例挽留,以示君臣相得。

李纲此前一直强顶着压力不辞官,早已让不少遵循传统的官员腹诽他“贪恋权位,破坏官场之道”。

今日,他终于还是走了这一步。

黄潜善与张浚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喜悦。

成功了!

老东西辞官了!

户部尚书吕颐浩眉头紧锁,他虽与李纲在某些政见上不同,却深知李纲乃是真心为国。

如今被迫辞官,这改革只怕更是前路渺茫。

兵部尚书张叔夜更是面露急色,正要出列为李纲辩解,却见龙椅之上的皇帝,缓缓开口了。

“准奏!”

仅仅两个字,轻飘飘的,却如同一道九天神雷,在所有人的耳中轰然炸响!

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懵了。

准......准了?

就这么准了?

没有挽留?没有安抚?甚至没有一句客套话?

皇帝竟然如此轻易地,就放弃了这位他一手提拔起来、一直坚定支持的左丞相?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6/434229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