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挟太后以令百官
夜色如墨,笼罩着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洗礼的洛阳城。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和未能散尽的铁锈味,
往日彻夜通明的宫灯大多已然熄灭,只有零星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映照出巡夜兵士紧张而疲惫的脸庞。
曹操勒住马缰,目光锐利地扫过眼前这座略显残破,但依旧能看出往日辉煌的宫室。
这是南宫的一处偏殿,暂时未被大火波及,此刻却成了惊弓之鸟般的百官们唯一的避难所。
他翻身下马,动作间带着一种与记忆中那个“曹操”截然不同的利落与决绝。
他没有立刻去搀扶马上的何太后,而是先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
将脑海中属于陈默的那份属于现代社会的疏离感强行压下,让属于乱世枭雄的冷硬与权谋充斥心间。
他伸出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恭敬与强势:
“太后,陛下,请下马。百官应在殿内等候。”
何太后迟疑了一下,玉手轻轻搭在他覆着臂甲的小臂上,借力下了马。
她的指尖依旧冰凉,但相较于之前纯粹的惊恐,此刻多了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她看了一眼身旁同样面色苍白、紧紧拉着她衣角的儿子少帝刘辩,又看了看眼前这个身形不算高大,却仿佛能撑起一片天的年轻将领,最终轻轻点了点头。
少帝刘辩不过十余岁,哪里经历过这等阵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
全靠母亲和身边这位“曹校尉”才勉强维持着天子的最后一丝体面。
曹操对身后紧跟着的族弟曹仁使了个眼色,曹仁会意,立刻带着一队精锐甲士迅速控制了偏殿的入口和周边要道。
甲胄碰撞之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也宣告着此地掌控权的易主。
推开沉重的殿门,一股混杂着恐惧、焦虑和汗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殿内,数十名身着朱紫官袍的公卿大臣如同受惊的鹌鹑,挤作一团。
有的唉声叹气,有的窃窃私语,更多的则是面如土色,眼神空洞地望着殿顶,仿佛在等待末日的审判。
司徒王允,这位历史上策划了诛杀董卓大计的老臣,此刻正坐在主位附近,眉头紧锁,抚须长叹,脸上写满了忧国忧民却又无能为力的憔悴。
当曹操护着何太后与少帝刘辩踏入殿内的那一刻,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太后!”
“陛下!”
群臣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纷纷涌上前来,跪倒一片,声音带着哭腔和如释重负。
不少人偷偷打量着护驾而来的曹操,眼神中充满了惊疑、审视,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王允快步上前,老泪纵横:
“老臣无能,致使太后、陛下受此大难,罪该万死!”
他目光转向曹操,带着几分感激和更多的探究,
“孟德(曹操字),此番护驾,你功在社稷!”
曹操微微躬身,算是回礼,语气却平淡得不带丝毫波澜:
“王司徒言重,此乃臣分内之事。”
他扶着惊魂未定的何太后与少帝在临时搬来的坐榻上安坐,自己则如同最忠诚的护卫,按剑立于一侧,目光如电,扫视全场。
他的沉默和那无形中散发出的压迫感,让原本有些喧闹的大殿迅速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感觉到,这个往日似乎有些“嬉笑放荡”的曹孟德,今夜似乎有些不同。
何太后定了定神,按照路上曹操低声嘱咐她的话,强撑着太后的威仪,开口道:
“诸位爱卿平身。此番宫闱惊变,多亏曹校尉忠勇,奋不顾身,哀家与陛下方能脱险。”
她的话音刚落,曹操向前踏出一步,朗声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
“太后,陛下,诸位公卿!
宫闱之乱虽暂平,然国之大难,迫在眉睫!”
一句话,如同巨石投入死水,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孟德何出此言?”王允愕然问道。
曹操目光扫过众人惊疑不定的脸,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沉痛与凝重:
“诸位可曾想过,张让、段珪等阉宦,为何狗急跳墙,挟持太后与陛下出宫?”
不等有人回答,他猛地提高了音量,如同惊雷炸响:
“是因为他们知道,有人要来了!一个比十常侍更凶残、更暴虐、更无视朝廷法度之人!”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并州牧,董!卓!”
“董卓?”
一些大臣面面相觑,显然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董卓不是奉诏前来诛杀宦官的吗?”
“奉诏?哈哈哈!”
曹操发出一阵短促而冰冷的笑声,充满了嘲讽,
“王司徒,诸位大人!董卓乃西凉虎狼,其麾下兵卒皆如豺豹!
他拥兵数万,远离中枢,早已不服王化!
如今洛阳空虚,宦官覆灭,他引兵前来,岂会甘愿只做一个俯首听命的臣子?”
他目光如刀,直刺王允:
“若董卓入京,他会尊奉陛下?会听从太后与诸公的号令?
还是会……凭借手中利刃,行废立之事,将这煌煌帝都,变成他西凉军的猎场?!”
“嘶——”
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曹操描绘的场景太过骇人,但仔细一想,却并非没有可能!
董卓的狼子野心,在其过往行径中早已有迹可循!
“这……这该如何是好?”有大臣已经慌了神。
“曹校尉,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王允的脸色也变得无比难看,他显然也想到了这种可能,只是之前被宫乱搞得焦头烂额,无暇细思。
曹操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再次向前一步,身形在火把映照下仿佛高大了几分,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当务之急,唯有集中权柄,统一号令,整合洛阳内外一切可战之兵,加固城防,方能拒董卓于洛阳之外!
否则,待其铁骑叩关,我等皆为板上鱼肉,任人宰割!”
他猛地转身,面向何太后,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
“太后!国难当头,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臣,曹操,恳请太后懿旨,为稳定朝局,抵御外侮,暂领‘录尚书事’之职,总揽朝政军事,以便统一调度,护卫社稷!”
“录尚书事?!”
这四个字一出,整个大殿彻底炸开了锅!
录尚书事,那可是真正的宰相之权,总揽一切政务,权力远超三公!
他曹操,一个骑都尉,竟然敢开口就要如此高位?!
“曹操!你放肆!”
一个身材微胖、身着御史服饰的官员立刻跳了出来,指着曹操的鼻子呵斥道,
“你区区一个骑都尉,何德何能,敢觊觎录尚书事之位?此乃僭越!是大逆不道!”
“没错!曹孟德,你莫不是想趁乱揽权?!”
“太后!万万不可!此例一开,国将不国啊!”
质疑和反对之声如同潮水般涌来。
王允也皱紧了眉头,显然觉得曹操此举太过激进。
曹操跪在地上,头却微微抬起,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那些跳得最欢的官员,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凛冽的杀意:
“僭越?大逆不道?值此社稷倾覆之际,尔等还在纠缠于官职高低,礼仪尊卑?
难道要等董卓的刀架在脖子上,才知道什么叫权宜之计吗?!”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锵”的一声,剑尖斜指地面,一股沙场血腥气扑面而来:
“谁若觉得我曹操不配此位,可以!站出来!
只要你能立下军令状,保证三日内能整合兵马,击退即将兵临城下的董卓,我曹操立刻将此剑双手奉上,甘为马前卒!若不能……”
他的目光如同毒蛇,盯住了最先跳出来的那个御史:
“就给我闭嘴!再敢扰乱朝局,惑乱人心,休怪我剑下无情!”
那御史被他充满杀气的眼神一瞪,顿时面色惨白,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竟直接差点瘫软在地。
殿内其他还想反对的官员,也被这毫不掩饰的武力威胁震慑住了,噤若寒蝉。
他们这才想起,眼前这个曹孟德,是刚刚提着蹇硕人头、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悍将!跟他讲道理?
他手里有刀!
曹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乱世,道理是跟有实力的人讲的,跟这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官僚,就得亮刀子!
他再次转向脸色发白,但眼神中却隐隐闪过一丝异彩的何太后,沉声道:
“太后!局势危如累卵,请速决断!”
何太后看着殿内被曹操一人一剑压得不敢抬头的百官,又看了看身边瑟瑟发抖的儿子,
想起曹操之前那句“想活命,就听我的”,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而威严:
“曹校尉忠勇体国,言之有理。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哀家准奏!即日起,擢升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总领朝政,统筹一切军政要务,以御外侮!
百官当同心协力,不得有误!”
太后的懿旨,加上曹操手中明晃晃的利剑,构成了此刻最强大的权威。
王允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声长叹,率先躬身:
“老臣……遵旨。”
其他大臣见状,哪里还敢有半分异议,纷纷跪倒在地,声音参差不齐,却再无反对之声:
“臣等……遵旨!”
曹操,不,现在应该称他为曹司隶了,缓缓收剑入鞘。
他站在大殿中央,接受着百官的“朝拜”,心中却没有多少得意,只有沉甸甸的压力和对未来更强烈的渴望。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名分已定,接下来,就是争分夺秒地抢在董卓前面,掌控洛阳!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心腹曹洪快步走入,无视殿内诡异的气氛,径直走到曹操身边,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惊疑:
“主公,宫门外发现一壮士徘徊,形迹魁梧,面貌凶恶,
手持一双大铁戟,声称是陈留人,闻京师有变,特来投军报国……”
曹操心中一动,一个名字瞬间闪过脑海。
曹洪继续道:“他自称……典韦!”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4/434252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