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决战前夕,群英会
袁绍尽起四州之兵,十万精锐南下!这消息如同泰山压顶,瞬间让白马大胜的喜悦烟消云散。
整个许昌乃至曹操集团的控制区,都被一股空前紧张的战前气氛所笼罩。
十万大军!
这绝非颜良所率偏师可比,这是袁绍经营河北多年的全部家底,是足以碾压当前任何一路诸侯的恐怖力量!
一时间,曹操治下各郡县,人心浮动,一些暗中与河北有勾连的士族更是蠢蠢欲动,就连许昌朝堂之上,也弥漫起一股悲观和恐惧的情绪。
然而,司空府内,曹操的核心圈层,却展现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与高效。
“终于来了。”
曹操看着地图上那代表袁绍大军的巨大箭头,目光锐利如鹰,
“避无可避,唯有一战!此战,将决定中原乃至天下的归属!”
没有时间沉浸在担忧之中,庞大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轰然启动。
在荀彧的统筹下,一道道命令如同雪片般发出:
各郡粮草向预定战区集结;
所有工坊全力生产军械,尤其是炒钢打造的兵刃和箭簇;
各地驻军除必要守备外,悉数向战略要地——官渡方向开拔!
官渡,位于许昌以北,黄河以南,是连接河北与中原的战略咽喉。
此地地势相对开阔,利于大军展开,同时又靠近曹操的补给中心许昌,是阻击袁绍大军的最佳战场。
短短半月之内,曹操麾下能调动的所有精锐,共计约四万余人(包含部分新整编的青州兵),陆续抵达官渡,连营数十里,深沟高垒,严阵以待。
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一股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中军大帐内,曹操召集了所有核心文武,举行战前最后一次高级军事会议。
帐内气氛凝重,文官谋士与武将勋贵分列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之上的曹操身上。
曹操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
“袁本初挟十万之众而来,声势浩大。”
“诸位皆我心腹股肱,值此生死存亡之际,有何见解,尽可畅所欲言,不必忌讳。”
他话音刚落,一些随军的文官(并非核心谋士,多为负责文书、粮草调度的官员)便面露忧色,其中一人颤声开口道:
“司空明鉴,袁绍地广兵强,十倍于我,兼有颜良文丑之勇,审配、逢纪之谋,其势难当啊。”
“下官……下官以为,或可暂避其锋芒,以空间换时间,遣使议和,徐图后计……”
此言一出,虽然未获广泛赞同,但帐内确实弥漫起一股压抑的气氛。
兵力悬殊是客观事实,恐惧也是人之常情。
“荒谬!”曹洪猛地站出来,怒视那文官,
“未战先怯,岂是大丈夫所为?袁绍兵多又如何?”
“颜良那厮还不是被云长兄两刀斩了?
“俺曹洪第一个不答应退让!”
夏侯惇、曹仁、张辽、徐晃等将领也纷纷表态,愿死战到底。
但文官中仍有部分人面带忧惧,显然并未完全安心。
就在这时,一直慵懒地坐在谋士席中,仿佛神游天外的郭嘉,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诸公,”郭嘉站起身,脸上带着那种洞悉一切的淡然笑容,
“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嘉观之,袁绍虽强,却有十败;明公虽弱,却有十胜!”
“袁绍兵虽多,又何足道哉?”
“十胜十败?”众人闻言,皆露好奇与期待之色。
连曹操也坐直了身体,他知道,郭嘉这是要抛出那足以定鼎军心的宏论了。
郭嘉踱步至帐中,目光清澈而睿智,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开始了他的论述: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而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郭嘉一字一句,条分缕析,从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个方面,将袁绍与曹操进行对比,每一个“胜”都切中要害,鞭辟入里!
他不仅指出了袁绍的弱点,更精准地概括了曹操集团的优势所在!
这番“十胜十败论”,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瞬间驱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
原来,我们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在如此多的方面都占据着优势!
原来,兵力多寡并非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帐内原本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高涨的士气和坚定的信念!
连那些原本忧惧的文官,此刻也听得心潮澎湃,面露振奋之色。
“奉孝此言,真乃金石之论!”荀彧抚掌赞叹。
“说得好!俺早就看袁绍那假仁假义的样子不顺眼了!”典韦哇哇大叫。
关羽、张辽等将领也纷纷颔首,看向郭嘉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这番分析,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曹操更是听得心花怒放,郭嘉这番论述,简直是将他心中所想系统化、理论化的完美表达!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郭嘉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面向帐内所有文武,声音如同洪钟,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与豪情:
“奉孝之论,诸公可听清了?袁绍有十败,我曹孟德有十胜!此战,优势在我!”
他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面孔:
“此战,非为一己之私,乃为捍卫朝廷正统,扫除割据国贼!”
“乃为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我曹操,将与诸公同生共死,浴血奋战!望诸公各司其职,奋勇向前!”
“待破袁之日,我与诸公,共饮于邺城!”
“愿随明公(司空),死战到底!扫平国贼,匡扶汉室!”
帐内所有人,无论文武,皆热血沸腾,齐声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帐顶!
战前动员,士气已然提升至顶峰!
会议结束,众将各自领命而去,紧张地进行最后的战前准备。
夜色渐深,官渡曹军大营灯火连绵,如同星河落地,肃杀而壮丽。
曹操独坐于中军大帐之内,对着摇曳的烛火和巨大的地图,进行着最后的推演。
尽管信心十足,但面对十万大军,压力依然如山。
此战若败,则万事皆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就在他凝神沉思之际,帐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以及侍卫压低的行礼声。
帐帘被轻轻掀开,一道披着深色斗篷的窈窕身影,悄然走了进来。
曹操抬头,微微一怔。来人摘下斗篷的兜帽,露出何太后那张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柔美却又带着一丝坚毅的脸庞。
“太后?您怎么……”曹操连忙起身。
何太后微服亲临前线大营,这实在太冒险了。
何太后抬手止住了他的话,走到他身边,看着他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凝重,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她将手中捧着的一件厚实外袍,轻轻披在曹操的肩上。
“夜深露重,莫要着凉。”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关切。
曹操心中一暖,握住她微凉的手:“有劳太后挂心。”
何太后没有抽回手,反而反手握紧了他,目光灼灼地凝视着他的眼睛,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定,一字一句地说道:
“孟德,此战若胜,这汉室江山,这万里天下,我便与你共享。”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却更重:
“若败……黄泉路上,我与你同行,绝不独生。”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74/4324115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