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漂亮道姑
车厢外,朱丹臣等人的问话清晰地传了进来。
钟灵原本正和小昭低声说着话,缓解方才的尴尬,一听到“身穿白衣、手拿折扇的年轻公子”、“十八九岁年纪”、“相貌俊朗”这几个特征,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立刻眨了眨,歪着脑袋回想起来。
“咦?”钟灵轻呼一声,驱马靠近了那问话的四人,脸上露出回忆的神色,“你们说的这个人……我好像有点印象哦!”
朱丹臣四人原本见这队伍气势不凡,护卫精悍,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询问,没想到这娇俏活泼的小姑娘似乎真知道些什么,顿时精神一振。
褚万里性子较急,连忙问道:“小姑娘,你当真见过?在何处?何时见的?”
钟灵手指点着下巴,努力回忆道:
“大概是一个多月前吧,在无量剑派东西宗比剑观礼的时候。
我记得观礼的席位上,就坐着一位穿白衣服、拿着扇子的公子哥儿,长得挺秀气的,说话也文绉绉的,跟周围那些舞刀弄剑的江湖人不太一样。”
她将自己印象中段誉的容貌、神态大致描述了一番。
朱丹臣、古笃诚、傅思归、褚万里四人越听越是激动,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没错,就是世子爷!”的神色。
朱丹臣强压住激动,尽量用平稳的语气问道:
“多谢姑娘告知!
不知姑娘可知那位公子后来去了何处?
我们确有急事寻他。”
他谨慎地没有透露段誉的真实身份。
钟灵闻言,小脸却垮了下来,带着几分懊恼和气愤说道:
“后来?后来我就不知道啦!
我当时也在场看热闹,结果不小心惹到了一个小……哼,反正后来我就被一个可恶的家伙给点穴劫走了!
等我脱身回去找的时候,比剑早就散了,人也都走光了,哪还知道那位公子去了哪里呀。”
听到钟灵的话,朱丹臣四人眼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黯淡了下去。
朱丹臣拱手道谢,语气中难掩失望:
“原来如此……多谢姑娘了。
这个消息……我们之前也打听到了。”
事实上,他们根据其他线索,早已查到段誉最后现身之地就是无量山剑湖宫。
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去,从无量剑派弟子口中得知了更详细的情况:
当日确有一不会武功的白衣书生在场,因见神农帮手段卑劣而失笑,引得无量剑派弟子恼怒,双方发生冲突。
那书生被逼上台,结果自然是毫无悬念地被无量剑派弟子打得狼狈不堪,鼻青脸肿。
后来无量剑派发现他确实半点武功不会,也觉理亏,便将他留在派中养伤了半个多月。
伤愈之后,那书生便告辞下山,自此失去了踪迹。
线索到这里就断了。
他们顺着下山的路搜寻了许久,却一无所获,仿佛段誉凭空消失了一般。
本以为钟灵这里能有新的线索,没想到还是回到了原点。
车厢内,张无忌将外面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他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果然是段正淳的四大护卫——“渔樵耕读”朱丹臣、褚万里、古笃诚、傅思归。
他们找的人,无疑就是那个被他间接坑了一把的段誉了。
‘段誉这小子,看来这机缘是天生注定的啊。’张无忌心中暗忖。
按照原著,段誉是为了救钟灵才前往万劫谷报信,途中失足坠崖,进入了琅嬛福地,得到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
如今钟灵早早被自己劫走,本以为会改变段誉的命运轨迹,没想到这小子还是掉了下去,获得了奇遇。
‘不过……’张无忌微微皱眉,心生疑惑。
‘按照原著,段誉在琅嬛福地待的时间并不长,学会神功后就出来了。
以大理镇南王府的势力,遍布眼线,想要找到一个特征如此明显的世子,应该不难才对。
怎么会拖了一个多月,直到现在还要靠他们几个家臣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打听?
难道这小子出了什么意外?
或者……他又遇到了别的什么麻烦,刻意隐藏了行踪?’
就在张无忌思索之际,一直安静坐在他身旁的木婉清,忽然动了。
她微微倾身,伸出纤纤玉手,撩起了车厢侧面小窗的窗帘一角。
清冷的目光投向窗外略显失望的朱丹臣四人,木婉清用她那特有的、带着几分冰冷质感的嗓音开口说道:
“你们找的那个白衣公子,我或许见过。”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朱丹臣等人耳中,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
朱丹臣四人猛地抬头,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张惊鸿一瞥便迅速被窗帘遮掩了大部分的绝美侧脸上。
刚刚熄灭的希望之火再次被点燃,褚万里迫不及待地问道:“这位姑娘,你何时何地见过?请详细告知!”
木婉清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小事:
“大约七八天前,在距离此地往西约十公里的一处山林隘口。
我曾远远瞥见一个白衣公子,身形样貌与你们描述的颇为相似,手中也确实拿着一把折扇。
我记得当时他的身边,还有一位白衣女子……”
虽然木婉清加上了“不能确定”的修饰,但时间、地点、人物特征都对得上!
这比钟灵那一个多月前的消息要新鲜和具体太多了!
朱丹臣等人脸上原本淡淡的失望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惊喜!
褚万里激动地就要上前详细询问具体方位和那公子当时的状况。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迅速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官道尽头,一骑绝尘而来!
马蹄翻飞,卷起一路烟尘,来势极快!
转眼间,那骑已至近前。
马上之人猛地一勒缰绳,骏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随即稳稳停住,显示出骑手精湛的骑术。
众人这才看清,来者竟是一位道姑打扮的女子。
她身穿一袭宽大的灰白色道袍,却难以完全掩盖其下窈窕有致的身段。
乌云般的秀发在头顶简单挽成一个道髻,插着一根普通的木簪,却更衬得她脖颈修长白皙。
她脸上带着明显的焦急和风尘仆仆之色,但即便如此,也难掩其绝代风华。
她的容貌极美,与木婉清的冷艳、钟灵的娇憨、赵敏的明丽、小昭的柔美截然不同。
那是一种成熟到了极致的风韵,眉宇间带着几分出家人特有的清冷与疏离,可眼底深处却又藏着一抹化不开的忧色与身为母亲的焦虑。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方外之人的淡泊与凡尘女子的深情——奇妙地融合在她身上,形成了一种惊心动魄的吸引力。
就像一株在清冷月光下悄然绽放的空谷幽兰,孤高绝俗,却又因沾染了夜露而显得格外我见犹怜。
与钟灵那种未经人事、天真烂漫的少女气息相比,眼前这位道姑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被岁月和情感浸润过的、浓郁得醉人的女人味。
那是一种知冷暖、懂悲欢的成熟魅力,一颦一笑,哪怕是一个焦急的眼神,都仿佛能牵动人心。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745/4342779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