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8章 京州调研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将城市裹在一片朦胧的冷意里。
省委大院的停车场上,黑色的公务车整齐排列,引擎早已预热,车窗上凝着的薄霜被暖风化开,留下一道道水痕。
沈向东穿着深灰色西装,外面套着一件黑色羊绒大衣,手里捏着一份折叠整齐的调研行程表,正与省委秘书长彭少杰、常务副省长王军低声交流。
“今天重点看四个部门: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安局、市发改委,最后去生态环境局。”
沈向东的手指在行程表上轻轻点了点,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严谨,对几个人说道:“每个地方留一个半小时,别搞形式主义,要听真话、看实情。”
彭少杰连忙点头,从公文包里掏出笔记本记录:“都安排好了,京州市委那边,林达康书记和向远方市长会在政务服务中心等咱们。”
一旁的王军则搓了搓手,哈出一团白气:“这天气是真冷,不过基层部门的同志们更辛苦,正好借这次调研,听听他们的难处。”
沈向东微微颔首,抬眼看向远处。
太阳刚从云层后探出头,金色的光线穿过薄雾,洒在省委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柔和的光。
他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心里却很清楚,这次京州调研绝非简单的走走看看。
汉东的政治生态复杂,京州作为省会,更是各项工作的晴雨表,从政务服务到治安管理,从经济发展到生态保护,每个部门的运转情况,都藏着汉东治理的关键线索。
身为省委专职副书记的他,想要了解汉东的真实状况,必须要先了解身为省会的京州发展情况。
“出发吧。”
沈向东率先走向公务车,拉开车门时,特意叮嘱司机:“不用开太快,沿途也看看街面的情况。”
…………
半小时之后,车队抵达京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这座玻璃幕墙的建筑在冬日里显得格外明亮,门口的电子屏滚动着“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承诺。
京州市委书记林达康和市长向远方早已等候在门口,两人都穿着深色大衣,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身后跟着京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
毕竟沈向东的身份摆在那里,他们必须要重视起来的。
“沈书记,一路辛苦。”
林达康快步上前,与沈向东握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些许寒意,热情的说道:“里面暖气足,咱们先去一楼的综合服务窗口看看?”
沈向东点头,跟着林达康走进大厅。
温暖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大厅里人不算多,十几个服务窗口前,只有零星几位群众在办理业务。
沈向东径直走向最靠边的“企业开办”窗口,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正低头整理材料,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企业注册流程”。
“同志,现在开办一家小微企业,最快多久能拿证?”
沈向东站在窗口外,语气温和地问道。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抬头看到一群领导模样的人,连忙站起身:“首长好,现在我们推行一窗通办,材料齐全的话,当天就能出营业执照,公章、税务登记也能同步办理,最多跑一次。”
“有没有群众反映流程复杂的情况?”
沈向东追问道,目光落在窗口旁的意见簿上。
“之前有过,比如部分老年人不会用线上系统,我们后来专门设了帮办代办窗口,还有志愿者协助。”
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登记册,对沈向东介绍道:“这是我们的意见反馈记录,每一条都有处理结果。”
沈向东接过登记册,仔细翻看着。大多是“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的反馈,处理结果多写着“已优化流程”“已增加窗口”。
他翻到最新的一页,一条“房产证办理需跑三个部门”的反馈引起了他的注意,处理结果写着“正在协调,计划下月实现‘一窗通办’”。
“正在协调多久了?”
沈向东抬头问了一句。
工作人员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已经协调了两个月,主要是国土、住建和税务部门的数据还没打通……”
一般的领导,很少有人观察的这么仔细,沈向东这种询问方式,属实有点让人措手不及。
“数据不通,最多跑一次就是空话废话。”
沈向东把登记册还给工作人员,语气严肃了些,淡淡地看着林达康等人说道:“林书记,向市长,政务服务的核心是便民,部门之间不能有数据壁垒。我建议成立专项小组,半个月内解决数据打通的问题,下次我再来,希望能看到实效。”
林达康连忙点头:“沈书记说得对,我们今天下午就开协调会,一定按时解决。”
向远方也在一旁附和:“我们马上落实,绝不让便民变成不便。”
沈向东没再多说,转身走向“帮办代办”窗口。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志愿者在一旁帮他填写表格。
“大爷,办什么业务啊?”
沈向东在老人身边坐下,笑着问道。
“办社保年审,年纪大了,不会用手机,多亏了这小姑娘。”
老人笑得满脸皱纹,指着身边的志愿者说道:“这服务好,省心省事。”
沈向东心里微微一暖,转头对林达康说道:“这样的便民措施要多推广,尤其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这些群体,不能让他们因为不会用智能设备被挡在服务门外。”
林达康连忙点头答应着。
………………
上午十一点,调研队伍来到京州市公安局。
市局大楼庄严肃穆,门口的警卫笔挺地站着岗。
京州市政府副市长兼市公安局长方东来早已在大厅等候,见到沈向东,立刻迎了上去:“沈书记,欢迎您来指导工作。我们准备了近几年的治安案件材料,在三楼会议室汇报。”
“先去刑侦支队看看,再看材料听汇报。”
沈向东摆摆手,直接走向电梯。
他心里清楚,汉东的社会治安问题一直是短板,京州作为省会,刑侦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安全感。
刑侦支队的办公区里,民警们大多在忙碌,有的对着电脑分析监控,有的在整理案卷,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纸张的混合气味。
沈向东走到一个办案小组前,组长正在给几位年轻民警布置任务,桌上摊着一叠盗窃案的案卷。
“这是近期的系列盗窃案?”
沈向东拿起一本案卷,翻看着询问。
组长连忙立正回答:“是的沈书记,这是近一个月内发生在老城区的十二起入室盗窃案,作案手法相似,我们怀疑是同一伙人所为,正在排查监控线索。”
“监控覆盖怎么样?老城区有没有盲区?”
沈向东追问,手指停在案卷里的“监控未拍到嫌疑人”字样上。
“老城区部分路段监控还是模拟信号,清晰度不够,还有几处背街小巷没有装监控,存在盲区。”
组长的声音低了些,对沈向东解释道:“我们已经打了申请,想把老城区的监控全部换成数字高清的,但资金还没批下来。”
沈向东皱了皱眉,转头看向方东来:“方局长,治安防控不能有盲区,尤其是老城区,老年人多,防盗能力弱。资金问题,你跟市财政局对接,要是有困难,也可以报给省里,这笔钱不能省。”
方东来连忙点头:“我马上对接,争取下个月就启动改造。”
随后,沈向东又来到法医中心。
一位老法医正在解剖室里忙碌,旁边的桌子上放着一份尸检报告。
“最近有没有疑难案件?”
沈向东站在解剖室外,隔着玻璃问道。
老法医摘下口罩,走了出来:“有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死者是一名环卫工人,现场只留下一小块车漆,我们正在比对车型,不过目前还没找到匹配的。”
“多久了?”
沈向东缓缓问道。
“已经半个月了,我们排查了周边所有修理厂,还是没线索。”
老法医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
沈向东沉默了片刻,说道:“不能放弃,环卫工人在凌晨作业,风险本来就高,一定要找到肇事者,给家属一个交代。技术上要是有困难,可以请求省厅的支援。”
离开刑侦支队,众人来到三楼会议室。
方东来打开投影仪,开始汇报京州的治安情况:“今年以来,京州共破获刑事案件三千两百余起,抓获嫌疑人两千八百多人,命案破案率百分之百,但盗窃、诈骗等侵财案件发案率还是偏高,尤其是电信诈骗,同比上升了百分之十五……”
沈向东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
当听到“电信诈骗受害人多为老年人,追回损失率不足三成”的时候,他停下笔问道:“反诈宣传做了多少?有没有针对老年人的专项宣传?”
“我们在社区、公园都贴了海报,也搞过讲座,但很多老年人还是容易上当。”
方东来解释道:“主要是骗子的手段更新太快,我们的宣传有时候跟不上。”
顿了顿,他苦笑道:“而且,现在一些主播,也用假冒伪劣商品来欺骗老年人,真的是防不胜防。”
“宣传要接地气,不能只贴海报、开讲座。”
沈向东放下笔,语气严肃:“可以联合社区网格员,上门给老年人讲案例;也可以制作短视频,让社区志愿者转发到老年人的微信群里。反诈不是公安一家的事,要联动社区、家庭,形成合力。”
方东来连忙记录:“我们马上调整宣传方案,下周就启动‘上门反诈’行动。”
离开市公安局时,已近中午十二点。
沈向东看着大楼外悬挂的“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标语,心里暗下决心:汉东的政法系统整顿,必须从这些民生小事抓起,只有让群众感受到安全,才能真正扭转治安乱象。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60/4328216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