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官场之绝对大权 > 第2750章 常委会的交锋

第2750章 常委会的交锋


元旦三天假期,汉东的寒意并未因新年而消散,反而添了几分料峭。

沈向东作为新任省委副书记,没有回燕京与家人团聚,而是选择留在汉东,用三天时间完成了一场密集的基层走访。

此刻他坐在办公桌前,指尖摩挲着昨日慰问社区老人时收到的手工福字,纸质粗糙却带着暖意,可这份暖意,很快被秘书江阳推门而入的脚步声打散。

“沈书记,省委办公厅刚来电,上午十点召开省委常委会,这是会议议程。”

江阳将一份打印整齐的议程表放在桌上,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沈向东眼底的红血丝。

三天假期,书记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走访了省民政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还去了京州市两个老旧小区和一家福利院,连轴转的强度,比上班时还要大。

沈向东拿起议程表,快速浏览:“常委工作汇报、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其他事项……”

他的手指在其他事项四个字上停顿了一下,心里隐隐有了些预感。

元旦前的政法委会议上,他力排众议启动夏文杰案调查,文春林那边虽没直接表态,但空气中的火药味早已弥漫。

开年第一次常委会,怕是不会平静。

“知道了。”

沈向东放下议程表,端起桌上的保温杯,温热的枸杞水滑过喉咙,驱散了些许疲惫。

他看向窗外,省委大院里的元旦灯笼还没撤下,红色的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晃,与灰蓝色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像极了汉东政坛此刻的氛围,表面祥和,内里暗流涌动。

而自己,作为身在局中的人,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

九点五十分,沈向东整理了一下深灰色西装的袖口,起身走向常委会会议室。

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大理石地面上回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无形的弦上。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瞥见省长刘汉生正低头和秘书交代着什么,两人目光相遇,刘汉生微微颔首,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善意,沈向东心领神会,轻轻点头回应。

会议室位于省委主楼三层,厚重的红木大门紧闭,门前的两名工作人员笔直站立。

沈向东推门而入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

长条会议桌两旁,常委们三三两两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纸张的气息,混合着冬日暖气的干燥感,形成一种独特的政务氛围。

“沈书记来了。”

坐在左侧第三顺位的唐国富率先起身打招呼,他穿着黑色中山装,脸色依旧严肃,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温和。

旁边的林达康也连忙站起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沈书记元旦假期辛苦了,基层慰问的新闻,我们京州电视台都播了。”

“应该的,比起基层同志,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沈向东笑着回应,一边脱下外套递给身后的江阳,一边走向自己的位置。

位于会议桌左侧第二顺位,仅次于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汉生,排在唐国富和文春林之前。

这个座次,本身就透着中央对他的重视,也让他成了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

他刚刚坐下,对面的文春林便投来一道目光,似笑非笑:“沈书记新年好啊,听说您假期没休息,一直在基层走访,真是我辈楷模。”

文春林穿着深青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指上的和田玉戒指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语气看似客气,却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文部长过奖了,刚到汉东,多走走、多看看,才能尽快熟悉情况。”

沈向东淡淡回应,没有接他的话茬,转头拿起桌上的文件翻看,刻意避开了文春林的目光。他清楚,文春林这话看似称赞,实则在暗示他“新来乍到,根基未稳”。

会议室里的交谈声渐渐平息,常委们陆续落座。

沈向东目光扫过众人,在心里快速过了一遍每个人的背景。

常务副省长王军,坐在省长刘汉生位置旁边,穿着灰色夹克,正低头整理着汇报材料,他是汉东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据说与文春林关系不远不近,态度向来中立。

省委宣传部长刘玉梅,穿着米白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正和身旁的省委统战部长叶文明低声说着什么,两人都是沙瑞明任上提拔起来的,立场偏向书记。

省军分区司令员周良军,一身军装笔挺,坐姿端正,目光平视前方,军人的硬朗气质在他身上展露无遗,他向来只关注国防和军民融合工作,不参与地方派系纷争。

省委秘书长彭少杰,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手里拿着笔记本,随时准备记录,他是沙瑞明的“大秘”出身,心思缜密,说话做事滴水不漏。

这些人都各自的立场,眼神里藏着不同的情绪,有观望,有警惕,也有淡然。

这就是官场当中的现实,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虑,很多时候都需要求同存异,在妥协当中求发展。

沈向东的手指在文件上轻轻敲击着,心里清楚,这场常委会,不仅是工作汇报会,更是各方势力的第一次正面试探。

自己这个“空降兵”打破了汉东原有的政治平衡,文春林必然会有所动作,而今天,或许就是第一波交锋。

十点整,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省委书记沙瑞明和省长刘汉生并肩走了进来。

沙瑞明穿着黑色大衣,精神矍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刘汉生则穿着深蓝色西装,头发花白了不少,眼神里透着疲惫,毕竟快要退休了,精力不如从前。

大家纷纷起身跟两位正部级大佬打招呼,沈向东自然也不例外。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这两位可是汉东的党政***。

“同志们,新年好!”

沙瑞明走到主位坐下,脱下大衣递给工作人员,坐下之后便开口说道:“元旦假期刚过,大家还没缓过劲来吧?不过工作不等人,今天咱们开个常委会,总结一下去年的工作,部署一下今年的重点任务,顺便听听各位的想法。”

刘汉生点点头,补充道:“确实,年初的工作很关键,尤其是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不能有半点松懈。下面,就请各位常委依次汇报一下分管领域的工作吧。”

大家纷纷点头,便开始了工作汇报。

汇报从常务副省长王军开始,他拿起汇报材料,清了清嗓子:“去年全省  GDP增长  5.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新能源产业推进缓慢,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困难,还有部分民生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今年我们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推进三个百亿级项目,同时保障民生资金足额到位。”

沈向东认真听着,手指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词。

王军的汇报很实在,没有回避问题,但也刻意弱化了某些矛盾,比如新能源项目推进缓慢,其实与文春林提拔的几个干部不作为有关,这一点,沈向东在之前的调研中已经有所察觉。

“王军同志说得很全面。”

沙瑞明点点头,看向沈向东,笑着问道:“青云同志刚到汉东,对经济工作有什么看法?”

毕竟沈向东是省委副书记,是有资格点评的。

沈向东放下笔,语气平和:“王省长的汇报很详实,我补充两点。第一,新能源产业是未来的重点,资金和土地指标要向优质项目倾斜,对于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要及时调整。第二,民生资金是‘救命钱’,必须建立专项督查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他的话看似普通,却直指要害,尤其是调整不作为干部,明显是在暗指文春林提拔的人。

文春林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眼神微沉,却没说话。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还没有发难,沈向东却率先对自己开炮了。

接下来是省委宣传部长刘玉梅汇报。

她穿着得体,语速平稳:“去年全省宣传工作重点围绕党的会议精神展开,开展了系列宣讲活动,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正面宣传感染力不足、舆情应对不够及时等问题。今年计划打造几个本土文化品牌,同时加强舆情监测预警。”

“刘部长的工作很扎实。”

沈向东适时补充道:“宣传工作要接地气,不能只喊口号,要多挖掘基层的先进典型,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汉东故事。另外,舆情应对要快、准、实,尤其是涉及政法系统的舆情,要第一时间发声,避免谣言扩散。”

他特意提到“政法系统舆情”,既是在履行政法委书记的职责,也是在敲打某些人。

夏文杰案的调查已经启动,不要试图通过舆论造势干扰调查。

省委统战部长叶文明、省军分区司令员周良军、京州市委书记林达康等人依次汇报。

林达康汇报京州工作时,重点提到了政务服务优化和治安防控,特意提到“近期京州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稳定”,显然是在回应元旦前的上访风波,为沈向东解围。

沈向东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林达康微微颔首,两人心照不宣。

省纪委书记唐国富汇报时,语气严肃:“去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千二百余起,处分近两千人,其中厅局级干部三十二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今年计划重点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大对***的监督力度。”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直指文春林。

文春林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手指紧紧攥着茶杯,指节泛白。

“国富同志的工作很有力度。”

沙瑞明的语气依旧平和,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会议室里的暗流汹涌,淡淡地说道:“反腐败是长期任务,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刘汉生也点点头:“确实,政治生态的净化需要持续发力,选人用人是关键,必须严格把关。”

文春林放下茶杯,缓缓开口:“唐书记的汇报很全面,不过我也补充一句,组织部选拔干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每一位干部都是经过层层考察的,当然,人无完人,如果发现干部有问题,组织部绝不姑息。”

他的话看似妥协,实则在强调自己的“选人用人权”,暗示唐国富的说法缺乏依据。

唐国富刚想反驳,沈向东轻轻咳嗽了一声,示意他稍安勿躁。

现在不是正面冲突的时候,先看看情况再说。

………………

所有常委汇报完毕后,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沙瑞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沉稳:“同志们的汇报都很认真,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很好。下面,我简单总结几点。”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第一,经济发展是核心任务,王军同志要牵头抓好重点项目落地,沈向东同志要协调政法系统做好保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二,民生保障要放在心上,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第三,政治生态建设要持续发力,国富同志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组织部那边要严格选人用人标准,确保干部队伍纯洁性;第四,宣传、统战、国防等工作也要同步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沙瑞明的总结面面俱到,既肯定了每个人的工作,又巧妙地平衡了各方立场。

众人纷纷点头。

沈向东坐在那里听着他的一番话,心中也在暗暗揣摩沙瑞明的意图。

很显然,他提到自己协调政法系统保障经济发展,是在明确自己的职责,也是在给自己撑腰。

毕竟初来乍到的省委副书记,急需树立权威。

而提到组织部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很显然是在敲打文春林,让他在用人的事情上面不要搞一言堂。

沈向东心里清楚,沙瑞明作为即将退居二线的省委书记,首要任务是稳住汉东的大局,不希望在他离任前出现大的动荡。

所以,他会在自己和文春林之间寻求平衡,但这种平衡,终究是暂时的。

“沙书记总结得很到位,我完全同意。”

刘汉生率先表态道:“今年是换届前的关键一年,稳定压倒一切,我们要**协力,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推进。”

其他常委也纷纷点头附和,会议室里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不少。

沈向东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心里却没放松警惕。

他知道,文春林还没出手,现在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预兆。

果不其然,就在沙瑞明准备宣布散会时,文春林忽然举起手,语气平静:“沙书记,刘省长,各位常委,我还有件事想提一下,算是其他事项里的内容。”

沙瑞明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说说吧。”

文春林放下手,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沈向东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元旦前几天,也就是沈副书记刚到汉东没多久,有一百多名锦绣花园的业主围堵了省委大门,要找沈书记上访。这件事虽然最后被林书记劝走了,但影响很不好。”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这是省委办公厅整理的情况说明,里面提到,业主上访是因为小区房产证办理拖延了三年,多次反映未果。我觉得,这件事暴露出我们基层工作存在严重漏洞,也反映出个别领导干部对民生问题重视不够。”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沈向东,有惊讶,有审视,也有看热闹的意味。

沈向东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文春林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

元旦前的上访事件,他早就判断是有人刻意为之,目的就是给他这个“新官”一个下马威。现在,文春林在常委会上旧事重提,显然是想借这件事质疑他的工作能力,甚至暗示他“刚上任就引发群体性事件”,给中央留下不好的印象。

“春林同志,这件事我知道。”

沈向东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寒意:“当时我已经让林达康同志牵头处理,据我了解,目前房产证办理的问题已经在推进中了。”

“推进中是推进中,但问题为什么会拖到三年?”

文春林追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沈副书记刚到汉东,可能对情况不了解。锦绣花园的开发商是汉东鼎盛集团,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张盛达,和某些领导干部关系密切,所以才敢如此拖延。”

他刻意强调“某些领导干部”,眼神却瞟向林达康。

所有人都知道,林达康的妻子欧阳静曾在鼎盛集团任职,张盛达还是她的远房亲戚,但这种关联,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文春林这一招,不仅是在攻击沈向东,还想把林达康拉下水,可谓一箭双雕。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60/432579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