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突破
“说!”张猛立刻道。
“第一,沙粒。这种透明或半透明的细沙,不像建筑沙,更接近…石英砂,或者是某些特定场所的装饰用沙,比如…室内鱼缸造景、某些高端商店或会所门口的地面装饰、甚至…海边沙滩。但结合本案在南都市内,海沙可能性较低。”
“第二,水渍。圆形,边缘相对清晰,像是某种圆柱形容器底部短暂放置留下的。很可能是瓶装水、饮料瓶。”
陆铮顿了顿,结合两者继续分析:“嫌疑人技术开锁,戴手套鞋套,行事谨慎,按理说不该留下这种明显痕迹。除非…他在入室盗窃过程中,突然感到极度干渴,或者需要服用某种必须用水送服的东西,比如药物,以至于他冒险拧开自己带来的水瓶,喝了一口,并可能因为手部动作或一时疏忽,将水瓶短暂放在了地毯上,并洒落了几滴。而沙粒,可能来自他之前去过的地方,粘在手套或水瓶上,在操作时不慎掉落。”
“如果是这样,”陆铮眼神微亮,“那瓶水,他很可能带离了现场,但瓶身上可能残留有他的指纹,或者至少,我们可以通过瓶子的品牌、购买渠道进行溯源。而沙粒,则可能指向他作案前的活动轨迹或藏身地点。”
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从一个细微的水渍和几粒沙子,竟然推导出嫌疑人可能的行为模式甚至活动轨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观察力了,这是近乎恐怖的现场重建和推理能力!
案发现场里一片寂静。
老王忍不住赞叹:“嘿!这思路可以啊!小子,有点东西!”
张猛猛地一拍大腿,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对啊!他妈的他也是人,也得喝水!以前光想着他怎么不留痕迹,没想过他可能不得不留下痕迹!老李!”
“在!”老李立刻应声。
“立刻调取小区及周边所有便利店、小卖部、自动售货机最近几个小时,特别是案发前后的监控!重点查找购买单一瓶装水,或者形迹可疑的人!把小陆说的瓶子特征也跟大家通报一下!”
“是!”老李立刻转身去安排。
张猛又看向技术队老王:“老王,沙粒和水样抓紧送检,做成分分析,尽快出结果!”
“放心!”老王拿着证物袋快步离开。
安排完这些,张猛才重重吐出一口气,再次看向陆铮,眼神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是一种发现宝藏的惊喜和灼热:“好小子!你这脑袋怎么长的?第一天来就给我们来了个惊喜!不管最后对不对,这思路绝对有价值!”
苏晓晓在一旁看着陆铮,眼睛里的小星星都快飞出来了,比自己被表扬还高兴,与有荣焉地挺起了胸膛。
陆铮依旧平静,只是微微颔首:“张队过奖,只是基于痕迹的合理推测,还需要证据验证。”
“没错!办案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张猛心情大好,用力拍了拍陆铮的肩膀,“走!回队里!等监控和分析结果!你小子,今晚加班跑不了了,正好跟着学学怎么筛监控!”
警车呼啸着返回市局。二大队办公区的气氛因为这条新线索而变得热烈起来。虽然已是傍晚,但没人提下班的事。点的外卖盒饭堆在角落,大家一边扒拉着饭菜,一边紧盯着电脑屏幕。
海量的监控视频被调取回来,分配给各位刑警。陆铮和苏晓晓也被分到了几段监控。张猛特意让一个老刑警带着他们,教他们如何高效地浏览监控,捕捉可疑点。
陆铮坐在电脑前,他的动态视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再次发挥了作用。快进、暂停、回溯…他的操作流畅而高效,眼神专注地扫过屏幕上的每一个行人、每一辆车。苏晓晓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暗自咋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排查工作繁琐而枯燥。
突然,负责查看小区东门外便利店监控的刑警小赵喊了一声:“张队!有发现!”
所有人立刻围了过去。
监控画面显示,在案发时间大约前一小时,一个穿着灰色连帽衫、戴着口罩和帽子的男子,在便利店里买了一瓶最常见的矿泉水。他刻意低着头,躲避正面摄像头,付款用的是现金。
“嫌疑很大!”张猛几乎可以肯定,“这身打扮,这个时间点,现金付款…妈的,够小心的!”
“等等!”陆铮忽然指着画面角落,“暂停一下,放大他付钱时那只手的袖口。”
技术员操作放大,画面有些模糊,但依稀可以看见,那人拉起的袖口边缘,似乎沾染了一些浅色的污渍,仔细看,有点像…干涸的泥点或者沙尘?
“沙粒!”苏晓晓脱口而出。
“对!很可能就是他身上带来的!”张猛兴奋道,“快!追踪他来的方向!”
通过调取沿途的天网监控,虽然嫌疑人很会躲避摄像头,但结合多个角度的画面,最终大致勾勒出他来的方向——城东的老工业区方向。
而就在这时,技术队老王也打来了电话,语气兴奋:“老张!水样成分就是普通纯净水,没啥特别的。但那沙粒分析结果出来了!是石英砂,而且颗粒度和纯净度都很高,还含有微量的“硼酸成分”?这不太常见,像是…玻璃工业或者精密铸造打磨车间用的特定砂料!”
“工业石英砂?城东老工业区?”张猛的眼睛猛地亮了,“妈的!范围一下子缩小了!这小子,八成就在那片废弃或还在生产的厂子里有落脚点!”
他猛地站起身,大手一挥:“二队所有人听好了!今晚加班,把所有城东老工业区涉及玻璃、铸造、打磨工艺的工厂、作坊、废弃厂房资料全部给我调出来!明天一早,重点排查!”
命令下达,整个二队如同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陆铮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感受着案件侦破过程中那种抽丝剥茧、步步逼近的紧张与兴奋,血液微微发热。这才是他想要的战场。
苏晓晓凑到他身边,小声又激动地说:“陆铮,你太神了!第一天就立大功了!”
陆铮摇摇头:“只是开了个头,找到人才算数。”
但他的首次亮相,无疑已经在这支精英队伍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赢得了初步的、却是至关重要的尊重。深夜的刑侦支队大楼,灯火通明,一场真正的狩猎,即将开始。
城东老工业区,曾是南都市的骄傲,如今却大多厂房闲置,锈迹斑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还在艰难维持。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陈旧金属和尘埃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二大队全员出动,分成数个小组,带着筛选出来的名单,对区域内所有可能涉及玻璃加工、精密铸造、使用高纯度石英砂和硼酸溶剂的工厂、作坊以及废弃厂房进行地毯式摸排。
张猛亲自带了一组,自然带上了陆铮和苏晓晓这两个“福将”,同行的还有老刑警李哥。
排查工作远比想象中更加繁琐和困难。许多工厂负责人配合度不高,觉得耽误生产;一些废弃厂房的产权复杂,需要联系多个部门才能进入;而仍在生产的企业,车间环境嘈杂,粉尘大,想要找到微量沙粒的源头无异于大海捞针。
一个上午过去,几个小组汇总情况,一无所获。
“妈的,难道方向错了?”中午蹲在路边吃盒饭时,张猛有些烦躁地扒拉着饭菜,“还是那小子只是路过工业区,并不住这儿?”
“硼酸成分很关键,”陆铮冷静地分析,“虽然微量,但并非所有石英砂处理都会用到。应该重点排查那些曾经或现在进行玻璃器皿后处理、金属精密件打磨抛光,并且使用特定化学抛光剂的企业。范围可以再缩小。”
“有道理!”张猛眼睛一亮,立刻打电话回队里,让内勤根据新线索重新筛选目标。
下午,目标范围缩小到三家单位:一家濒临倒闭的玻璃仪器厂,一家小型金属精加工作坊,还有一家已经废弃多年的光学仪器厂旧厂区。
队伍决定分头行动。张猛带着陆铮、苏晓晓和李哥,直奔那家最可疑的废弃光学仪器厂。
厂区大门紧锁,锈迹斑斑。透过铁门的缝隙望去,里面杂草丛生,几栋老旧的苏式厂房沉默地矗立着,窗户大多破损,显得阴森而荒凉。联系了主管部门,拿到钥匙,推开沉重铁门时发出的刺耳“嘎吱”声,在空旷的厂区内回荡。
“分头找,重点看有没有近期有人活动的痕迹!特别是可能有水瓶、食物包装的地方!注意安全!”张猛下令。
四人分散开,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废弃的车间和办公楼里。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和霉味,脚下不时踩到碎玻璃和杂物。
苏晓晓有些紧张,下意识地靠近了陆铮一些。陆铮则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他的听觉和嗅觉也提升到极致,捕捉着任何异常。
来到一间巨大的旧组装车间,里面还堆放着一些废弃的机床和操作台。光线从破损的屋顶照射下来,形成一道道光柱,无数尘埃在光柱中飞舞。
陆铮的脚步在一处相对干净的操作台前停下。台面上积灰很厚,但有一块区域明显被擦拭过,露出金属本色。旁边,散落着几个烟头,品牌很廉价。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操作台一角,残留着一些非正常的细微划痕,像是某种小型精密器械反复安装固定留下的痕迹。
他蹲下身,用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轻拨开台面边缘的积灰。几粒极其细微的、透明的石英砂粒,混在灰尘中,若不细看根本无法发现。
“张队!李哥!这边!”陆铮低声喊道。
几人立刻围了过来。看到那被擦拭过的台面、烟头和奇怪的划痕,张猛精神一振:“有门儿!这地方像是被经常使用!”
李哥是老刑警,经验丰富,他仔细看了看烟头的成色和品牌:“这烟不贵,像是老烟枪抽的。这划痕…倒像是搞精密活儿的人弄的。”
“光学仪器厂倒闭多年,如果是外来人员,很难如此熟悉环境,还利用得这么‘专业’。”陆铮补充道,“嫌疑人很可能曾在这里工作过,对这里了如指掌。”
这个推断让张猛眼睛更亮了:“对!这就说得通了!搜!仔细搜这附近!看看有没有更隐蔽的入口或者他加工赃物的地方!”
陆铮的目光则投向了车间角落一个老旧的、锈蚀严重的铁皮柜子。箱子看起来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但他注意到箱子旁边的地面,灰尘有被轻微拖拽过的痕迹,而且柜子的锈蚀程度与地面的磨损痕迹似乎有些微的不匹配。
他走过去,尝试拉动柜子。柜子极其沉重,但底部似乎安装了不易察觉的万向轮,被他用力一拉,竟然挪开了!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620/434797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