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施粥
柴火的问题解决了,顾念知准备去城里买个骡车顺便带些粮食回来,不然一整个冬天他们都不出门,结果人还活得好好的,这不成妖怪了嘛!
这天早上没有下雨,只是路边泛起了浓雾。
顾念知坐上了村里的牛车,一文钱一个人,虽然只有五公里但坐车的妇人可不少!
大家都忙着去镇上买粮食,而且周围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的难民,坐牛车比较安全一些。
进城交了两文入城费后顾念知便直奔车马市场。
永安城的车马市场热闹无比,很多小贩拉着自家牲畜一顿直夸,弄得人瞬间丧失判断能力。
顾念知挑了一头一岁左右的骡子,加上骡车一共买了二十两,比青山镇贵了一些但也能接受。
驾着骡车,她来到粮铺。
如今的精米已经涨价到四十文一斤,顾念知买了一百斤一共花了四两银子,瞬间有些心疼。
想起空间里都是些现代的衣服,她又去布庄买了三匹棉布两百斤棉花。
路过肉摊时,看着案板上的里脊肉还不错便买了十斤,然后驾着骡车往桃花村驶去。
看到顾念知买了骡车,村里人都唏嘘不已。
虽然桃花村村民生活条件还不错,但能买得起牲畜的可没几家!更何况是这不能犁地价钱又比驴贵的骡子!
顾念知将骡子拉回家里关在了他们的牲口棚中,看到家里又有骡子了顾念安和柳氏高兴不已。
他们将东西搬回屋子,柳氏摸着米白色的棉布满脸笑意。
“娘,你这几日有空的话做几身棉袄吧,今年冬天可冷了。”
虽然在城主府的时候三叶嫂给他们每人定做了两身衣服,但大冬天的就两套可不够穿!
似乎想到了什么,顾念知从空间中拿出虎皮。
“之前答应了安安给他做虎皮衣服的……”
不等她说完,柳氏便接过了处理好的虎皮。
“我会做!我来!”
顾念安看虎皮到了柳氏手里高兴得手舞足蹈。
阿姐没骗他!他真的有骨皮衣服穿啦!
到时候村里的孩子们看到他这身不得羡慕死!
柳氏将布和棉花收好,来到柴房收拾着柴堆。
顾念知见才短短一天时间就打了这么多柴有些惊奇。
“他们三个老实得很,一天能打十多趟柴呢!”
等母女二人收拾好柴房才发现当时柴房弄小了,这十五天的柴可放不下啊!
顾念知看了一下空旷的过道,就让柳氏注意着,等柴房堆满了就把柴堆过道上。
这个冬天柴火至关重要,可不能不够啊!
柴米油盐的问题都解决了,顾念知母子三人便每天窝在家里。
如今正值冬月十一,外面每天雾蒙蒙的,白天仅仅七八度的温度让人不想出门。
大牛婶也每天拿着布过来和柳氏一起边唠嗑边缝衣服。
“去年咱们也是这样坐在一起做冬衣的,眨眼间一年过去了,一切好像变了又没变。”
大牛婶感慨着。
她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她们不用担心粮食不用担心严寒,在冬月的时候这样安安静静的做衣服。
柳氏也是如此!
同样是冬月,可两世的生活截然不同。
“这样的日子才有盼头,咱们今年安安心心过完这个年,等明年开春了找个营生的,日子就这样过下去了。”
二人相视一笑。
天气越来越冷,冬月二十的时候夜间已经到了零下,路边出现了不少被冻死的难民。
不少城池外难民造反,血流成河。
永安城已经不允许外地人进出,那些远道而来的难民被挡在城外,很快城门口便变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城里也乱成了一锅粥。
之前放进去的难民太多,街边到处都是乞讨的人。
不少巷子中出现了入户抢劫的案子,导致城里城外矛盾迅速激化。
最后城主下令,所有商户每个月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银子来用作赈灾,城外的乡绅地主们也必须开棚施粥。
于是,顾念知这个才买了地却还没赚到钱的新地主就这样为朝廷贡献了第一批粮。
听到这个消息时柳氏和大牛婶她们都为顾念知感到不平。
她家才买的地,都还没租出去呢,咋就要倒贴粮食施粥了呢?
可他们又不能违抗命令,这弄得柳氏心里不舒服极了。
“娘,如今这情景,若城主再不想办法安抚民心,只怕永安城也会落得和其他城池一个下场!”
“可是……他也不能拿咱们开刀啊?”
顾念知倒是不在意。
“这不是针对我们,是针对永安城所有地主乡绅!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呢?若朝廷拿得出粮食早就施粥了,城主也用不着冒这个得罪所有地主商人的危险施粥了。”
柳氏知道是这个理,只是她也不知道顾念知身上还有多少钱,要是这次施粥把银钱都用完了,那他们自己可如何是好啊!
这一夜柳氏抱着顾念安彻夜未眠,村口有两处棚子中的衙役也被冻得发了烧,第二天一早就换了人。
里正安排牛车将两个发烧的衙役送回城里,然后又安排人搭建窝棚。
这是准备给顾念知施粥用的!
在这这里,凡是家里土地超过一百亩的都算是地主,而顾念知这样的已经算是大地主了!
顾念知看他们准备用茅草搭建茅草窝棚赶紧阻止了他们。
“里正爷爷,这施粥少说也得一两个月,等下雪天的时候茅草窝棚根本抵不住风雪,要不还是盖土房吧。刚好我家还有些盖房时用剩下的瓦片。”
听到顾念知的话,杜淮生心里直道这丫头聪明!
来到她家的时候,里正看了一下瓦片的数量,心里也有了规划。
“这些瓦片能盖个二十多平的屋子,你看是全部用完还是留下一些?”
“都用了吧,屋子就盖在村口那块地,您看如何?”
“成!”
里正让人搬走瓦片,说官府给了他们三天时间准备,这三天他得尽快弄好屋子,也让顾念知准备好粮食。
等人走后,顾念知驾车到镇上买了两千斤糙米,又买了一些粟米,准备施粥用。
她空间里都是些精粮,拿出来未免太惹眼了。
三天后,村口正式开始施粥。
官府规定一天最少施粥一次,所以柳氏一大早就来到了给他们施粥用的房子中,大牛婶婆媳俩也过来帮忙。
她们用两个灶烧了熬了满满两大锅糙米粥,里面只放三分之一的糙米,既能饱腹吊命又不至于用掉太多粮食。
杜淮生怕有人闹事,所以规定每天来四个男丁守着粥棚,挨家挨户换过来。
中午的时候已经有灾民闻讯而来,大牛婶和柳氏一边一个负责施粥,因为是第一天,所以一切都还顺利,并没有闹事的难民。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87/434982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