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造孽
胖子急得跺脚:“海洋哥!张小凤!昨儿个咱们可是跟她定好了,一早碰头下去放地笼的!”
“现在日头都这么高了,咱还在这儿分螃蟹!”
“那姑娘脑子本来就转得慢,指不定在哪个海叉子干等着呢!万一恼了不让咱坐她的船,可咋整?”
“哎哟!”周海洋用力一拍脑门,“坏了坏了!光顾着高兴,真把这事给忘了!”
他抬头望了望日头的位置,微微蹙起眉头,沉吟道:“这会儿怕是八点多了。这样,我赶紧跑一趟去解释清楚,省得她以为咱放鸽子耍人。”
大哥周海峰赶紧点点头:“是该去一趟。这边有我们看着,放心去。”
“好,我这就去。”
周海洋麻溜的应了一声,起身走到院角的水井旁打水洗手。
“等等!”沈玉玲叫住他,“你早上提回来的那小半桶杂鱼小蟹,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张小凤家困难,给她家捎些过去吧!”
她的声音轻柔,带着体恤他人的暖意。
周海洋咧嘴一笑:“还是老婆想得周全。”
沈玉玲耳根微红,瞥了一眼公婆和哥嫂,嗔怪地白了周海洋一眼。
周海洋也不多话,找了个厚实的塑料编织袋,把桶里活蹦乱跳的杂鱼小虾和蛤蜊一股脑倒了进去,分量挺足。
跟家人招呼一声,便匆匆拎着袋子出了门。
村里静悄悄的,往常满村子疯跑的孩子都不见了影,想来都跟着大人趁着潮水退去海边淘换海货了。
在这个没多少田地,也没正经大船的渔家村落,一村人的生计,就指望着这每月的大小潮汛,一点马虎不得。
周海洋凭着前生零碎的记忆,在张家沟的岔路口辨认着方向,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张小凤那倚在坡边的房子。
典型的沿海渔村老宅格局。
前面一个勉强算作院子的黄泥坪子,晾晒咸鱼或杂物的三脚架孤零零杵着。
左右各搭着一间歪斜低矮的偏屋,大约是灶房和堆杂物的地儿。
后头连着,才是正经住人的正屋。
张小凤家这土坯房看着像是1984年前后就垒起来的,经年累月的海风咸气早就把它吹打侵蚀得摇摇欲坠。
那砖墙酥得剥蚀掉皮,灰瓦败落,露出下面朽坏的椽子。
两边的院墙更是倾颓得不成样子,仅仅靠着几根半朽的杉木桩子斜斜顶着。
风一吹就吱呀作响,好像随时都要撒手坍塌。
周海洋心头一紧。
这样的房子,但凡来场像点样子的台风,怕是立马就得垮架。
万一里头还有人……
“哥哥!”
院门口传来张小凤带着惊喜的声音,她三步并作两步跑出来,探头看看周海洋身后。
“你来啦!咦,胖哥哥没来呀?”
她身上套着一件洗得发白、明显不合身的旧绿布衫,那宽大的衣裳下摆耷拉着垂过膝盖,衣角都磨破了边。
走动时,那空荡荡的旧布衫晃荡着,像片破败无力的帆,看得人心头发涩。
“姐,是厉害哥哥吗?”
一个带着点怯生生的声音问。
门口又探出一个小脑袋,约莫十一二岁,瘦瘦小小,头发有些自来卷,乱蓬蓬地翘着,带着点不合年龄的滑稽感,更多的却是心酸。
这是张小凤的二妹。
周海洋心头堵得慌,还是挤出个笑容招呼道:“小凤,不请我进去坐坐?”
“快进来!快进来!”
张小凤回过神,连忙上前一步,拉着周海洋的胳膊引他走进院子。
院子角落的石条上,三个更小的丫头,正端着颜色黯淡的粗瓷碗,默默地扒拉着碗里寡淡的饭食。
碗里是煮得稀烂的糙米粥,混着几根看不出原色的咸菜缨子。
她们身上套着的,同样是打着各色补丁,浆洗得看不出本色的旧衣。
几张瘦削的小脸缺少血色,怯生生又懵懂地望着走进来的陌生人。
眼前这一幕,让周海洋喉头猛地发硬,鼻腔里一阵酸涩难耐,像是有什么东西沉沉地压在了心口。
“哥哥,坐这。”
张小凤飞快地搬过一把座板缺了个角的破旧木椅。
用她那洗得发白的袖口,用力地在凳面上来回擦拭了好几遍,才扬起脸招呼道。
笑容坦然而干净,像雨后洗过的晴空。
“哎,好。”
周海洋依言坐下,目光缓缓扫过这个虽然残破,却被收拾得异常洁净的院子。
几根毛竹撑起的三脚架上铺着磨损的旧篾席,席子上晒着些黑乎乎的,像是萝卜缨子又像野菜的咸菜干。
微酸的气味里,夹杂着一丝海风也吹不散的淡淡霉味。
正屋的木门紧闭着,门上的红漆早就剥落得没了影踪,只剩下木头原本灰败腐朽的纹理,在阳光下暴露无遗。
不必看里面,光是眼前这五个丫头身上补丁摞补丁的破旧衣衫,和那显而易见的营养不良,就足够勾勒出屋内的全部窘迫了。
周海洋无声地叹了口气:“造孽啊……这日子过的,真是造孽……”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磨得发亮的粗糙裤子布料,目光无意间又被院子角落的东西吸引了过去。
那里堆着几只编到一半的圆形竹筐,旁边散落着一小捆刮好的,青黄色的竹篾片,还有几根新伐不久的青竹靠在墙根。
那篾条刮得相当匀整光滑,半成品的筐体编得细密紧凑,这手艺绝非小孩子能弄出来的。
“小凤,那是你们编的?”
周海洋指着那些竹器活儿,脸上满是讶异。
张小凤一听,小脸瞬间放光,带上了几分孩子气的得意:“是呀!我和妹妹们一起编的,能卖钱呢!卖了好多钱啦!”
她随即又有点不服气地撅起嘴。
“就是我没老二招娣编得快。不过我会破篾条!这些篾条全是我破出来的!”
她特意指了指那堆码放得整整齐齐,粗细几乎一致的竹篾片,脸上的自豪感藏不住。
周海洋更加惊讶了,语气也拔高了:“你是说,招娣她们也能编这些筐了?这些篾条都你一个人破出来的?!”
一个才十六岁的姑娘,能把竹篾匠这活儿干得如此熟练利索,那双手上的功夫得下了多久的苦工?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77/4350068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