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赶海95:媳妇,今天我又爆网了 > 第134章 能瞒一天是一天!

第134章 能瞒一天是一天!


周海洋抹了把脸上带着咸腥味的海风,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搞定了,咱们去北边港口,韩老板的车直接开过去收货,地方偏,人少。”

“价格呢!价格谈好了吗?”秀芳嫂搓着粗糙的手,满怀期待地追问,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尖。

她全指望着这趟能多分点钱给虎子攒学费,给家里添置点像样的家什。

还没等周海洋回答,虎子就抢着从船舱里探出头,黝黑的小脸兴奋得放光,手里还攥着半块硬邦邦的玉米饼子:

“妈,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人家韩老板对三叔可客气了,烟都递的是带过滤嘴的大前门!三叔出马,肯定能给咱拿最高价!”

少年人对周海洋有种近乎盲目的崇拜,仿佛他是无所不能的定海神针。

“真的?”秀芳嫂满脸惊讶。

她可从没听说过自家这个本家小叔子还有这么硬扎的门路,心里又惊又喜,还带着点不敢置信的疑虑。

周海洋笑了笑,没多解释韩老三的“客气”背后是看中了他们的鱼获,只是沉声吩咐道:

“虎子,去跟你爸说,调头往北,咱们去镇子北边的北港码头。”

“好嘞!”

虎子响亮地应了一声,像只灵活的猴子,抓着船舷的缆绳,几下就蹿向了驾驶舱。

兴奋过后,一丝深沉的忧虑爬上众人心头,像船舷外阴沉的天空。

周长河蹲在船舷边,掏出油腻的自卷旱烟袋,慢悠悠地塞着劣质的烟丝,划了根火柴点燃,辛辣呛人的烟雾弥漫开来。

他深吸两口,烟雾缭绕中,那双被海风吹得有些浑浊的眼睛里透着深深的忧虑和过来人的清醒:

“今天算是糊弄过去了,可明天咋办呢?北港能去一次,还能天天去?!那地方偏,路又绕,油钱也烧不起啊!”

“况且老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要还在青山镇的地界上卖鱼,被盯上是迟早的事!”

“这……”

众人脸上的喜色顿时凝住,纷纷皱眉,船舱里刚轻松的气氛又凝重起来。

是啊,今天能换个港口卖货是运气,是钻了空子。

明天呢?

后天呢?

大后天呢?

海湾村就这么大,渔船来来去去,只要鱼获一亮相,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根本捂不住。

总不能天天打游击吧?

这满舱的带鱼,若是烂在手里,变成臭鱼,岂不是白忙活了。

周海洋环视一圈焦虑的同伴,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眼下也没别的法子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量瞒着!能瞒一天是一天!”

“就算明天卖货真被人堵上了,只要咱们自己嘴严实点,出海时多长个心眼,航线绕点弯子,避着点人,拖个一两天也好!”

“多拖一天,就多挣一天的钱!这钱,是咱们在龙王爷的眼皮底下拿命搏来的,是给娃交学费,给家里盖新房的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给大家打气。

“咱们海湾村离镇子远,三面环山一面海,只要不碰上熟得不能再熟的,那些外村的渔民,想摸清咱们的门路,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容易!把心放肚子里!”

这话像颗定心丸,暂时稳住了摇晃的人心。

众人互相看看,眼神交流着,重重点头。

对穷惯了的渔民来说,能多挣一天的钱,就是实实在在的希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

船舱里压抑的气氛稍稍缓解,只剩下柴油机单调而固执的轰鸣,以及海浪不断拍打船舷的哗啦声。

“丰海号”载着他们和一船沉甸甸的希望与隐忧,坚定地驶向那个偏僻,冷清,此刻却代表着安全与财富的北港。

青山镇北边的北港码头确实偏僻,像个被时代遗忘的角落。

简陋腐朽的木栈道,歪歪扭扭地延伸进浑浊发黄的海水里。

岸边只零星停靠着几条破旧的小舢板,以及几艘船体斑驳,挂着破渔网的老旧小渔船。

规模比主码头小得多,连个像样的固定收购点都没有。

只有几个用破油毡和烂木板搭成的窝棚歪在岸边。

空气中弥漫着更浓重的淤泥,腐烂海藻和死鱼的腥臭味。

大清早,港口冷清得只有几只灰白色的海鸥在低空盘旋,发出单调的鸣叫。

韩老三那辆漆成深蓝色,车厢上印着模糊白字的旧款东风牌五吨冷冻货车,就这么静静的停在岸边唯一一块稍平整的空地上,显得格外扎眼。

他已经在此等候多时,脚下踩灭了好几个烟头,焦躁地踱着步。

几个早起的本地渔民驾着小舢板刚靠岸,抬下几筐杂七杂八的小鱼小虾,看到这辆格格不入的冷冻货车和陌生的鱼贩子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都觉得稀奇,纷纷凑上前搭话。

“老板,收鱼不?刚上的小黄鱼,剥皮鱼,新鲜着呢!便宜算给你!”

一个满脸沟壑的老汉揭开盖着湿漉漉麻布的鱼筐,露出里面数量不多,个头不大的杂鱼。

韩老三瞥了一眼,客气但疏离地摆摆手,眼神却不时瞟向海面:

“老哥,对不住,今天不收这个。等大船呢!”

他可不是那种打游击的普通鱼贩子,只要能盘剥点利润,什么海鲜都收。

而且今天他的目标明确得很——只要周海洋船上的大带鱼!

渔民们走了一批又来一批,箩筐里的海货五花八门,可韩老三只是摆手,态度温和却坚决。

直到看见周海洋那艘熟悉的,船头漆着“海湾渔008”字样的渔船,缓缓驶破晨雾,出现在北港入口。

他紧锁的眉头才彻底舒展开,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立刻招呼身边几个穿着厚重胶皮围裙,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搬运工:“来了!抄家伙,干活!”

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港口还没离开的几个渔民看到这一幕,也都好奇地跟了上去。

韩老三开辆大货车专门跑这偏僻地方等人,这事儿本身就透着蹊跷。

他们倒要看看,这“大船”能卸下什么宝贝。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77/435006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