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咸鱼的她,被大领导盯上后 > 第169章 高层回响

第169章 高层回响


经过近一周紧锣密鼓的奋战,经济研究所的小会议室内,攻坚小组的成员们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桌上摊满了修改痕迹累累的报告草稿、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和反复核验的案例材料。

“好!最后一遍,确认‘数据消化吸收能力瓶颈’这个核心概念的表述,是否精准且易于政策制定者理解!”刘所长声音沙哑却有力,手指敲打着投影幕布上的最终版摘要。

老秦推了推眼镜,逐字念道:“……并非数据不足,而是企业(尤其是传统中型企业)在数据洪流中,缺乏有效筛选、解读并将其转化为决策依据的‘内在能力’。此瓶颈制约了数据要素的边际效益,导致投入与产出出现非线性关系……”

“我觉得‘内在能力’这个词可以再斟酌一下,”王老师摸着下巴,“是否换成‘组织化吸收与转化机制’更显专业和系统性?”

李老师立刻反驳:“老王,太学术了!给领导看,要直观!‘内在能力’虽然直白,但一听就懂关键在哪!”

陈教授点头附和:“我同意老李。这份报告的核心是引起重视、推动行动,术语堆砌反而增加理解成本。”

林窈安静地听着,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适时开口,声音清晰平和:“所长,各位老师,我补充一点。我们在案例访谈中,多家企业负责人自己描述困境时,用的就是‘吃不透’、‘用不好’这类非常朴素的词。或许,‘内在能力瓶颈’既点明了问题的本质(在企业自身),又保留了来自一线的‘语言质感’,更容易引发共鸣。”

刘所长目光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林窈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小林这个角度提得好!就按这个定稿!‘内在能力瓶颈’,准确又接地气!好了,如果没有其他意见,《研究进展与深化建议》第一期报告,最终版——定稿!”

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片松气声和低低的欢呼,持续高强度的脑力消耗后,是巨大的成就感。

周四晚上,为了确保报告格式完美、附件齐全,林窈和几位核心成员又加班到了近十点。

周砚深下班后,让司机直接将车开到了社科院,安静地停在路边。

林窈拉开车门坐进后座,带着一身淡淡的疲惫和墨粉气息,对前排的司机小王轻轻点了下头,然后才看向身旁的周砚深。

周砚深合上手中正在看的文件,侧头看她,眉头微蹙,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赞同:“你这周加班太多了,几乎天天熬到这么晚。”

林窈靠进座椅,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声音带着倦意:“这不是出报告吗?第一期,大家都想做得尽善尽美,所以就忙了点。”

“那也不能这样透支身体。”周砚深的语气沉了几分,“工作永远做不完,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林窈敏锐地察觉到他脸色不太好,是那种源于关心的愠怒。

她心念一转,立刻放软了声音,带上一点恰到好处的脆弱和乖巧,扯了扯他的衣袖:“好的,周书记,我知道错了。我下次绝不这样了,一定准时吃饭,准点下班,好不好?”

她眨着眼睛,试图蒙混过关。

周砚深看着她刻意放软的姿态,明知她多半是在“演戏”,但心头那点火气还是被无奈和怜惜取代了,他无奈地低笑一声,伸手将她有些冰凉的手握在掌心:“你呀……记住你说的话。”

回到家,两人一起洗漱。

躺到床上后,林窈主动钻进周砚深怀里,用带着鼻音的声音撒娇:“老公~~老公,不要生气啦~!”

她仰头看他,眼神软糯,“我最近才体检过,一切指标正常,健康得很!再加上现在和你在一起,身心愉快,就算偶尔加班,恢复也快,你就别担心了嘛,嗯?”

周砚深故意板着脸:“你自己不爱惜,我怎么办?”

林窈内心顿时一阵无声的呐喊:【天哪!这场景怎么这么熟悉!以前我妈就这样,天天把‘健康’挂嘴边,唠叨得我头疼。好不容易结婚了,亲妈不常念叨了,现在换成老公开始了!真是造孽啊……】

但吐槽归吐槽,心底那丝丝缕缕泛起的甜意却骗不了人,有人这样紧张自己,感觉真的很好。

她收起内心戏,环住他的腰,语气无比诚恳:“老公,我听你的。以后一定合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该玩就玩,该吃就吃,该休息就休息。保证健康第一位!”

周砚深这才满意,收紧手臂,将她更深地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你要说话算数。不许忽悠我。要是被发现你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他顿了顿,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林窈清晰地感受到他怀抱的力度和未尽之语中的分量——后果很严重。

“不会的……”林窈在他怀里乖巧保证。

最终,在他令人安心的气息中,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这份凝结了团队心血的报告,通过正式渠道,提交至市政府办公厅。

报告送达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拿起文件扫了一眼标题和来源单位——“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进展与深化建议(第一期):关注数据要素流通中的‘企业内在能力瓶颈’及政策应对”。

他眼神立刻一凝,迅速翻到扉页,确认了课题名称。

“是小会议室汇报过的那个课题!”处长低声对旁边的同事说了一句,立刻拿起内部电话,“机要室吗?这里有一份‘书记重点关注’的报告,需要走绿色通道,立刻呈报书记阅示。”

他熟练地在文件传阅单上标注了“急件”、“直送书记”的字样。

几乎在文件送出的同时,处长又按照程序,将报告的电子版同步发送至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并特意电话告知:“李处,社科院那份数据要素的报告定稿出来了,已按程序呈报书记。这边同步报市长和党副市长知悉。”

市政府办公厅那边,报告被迅速打印出来,分别放在了市长和分管科教文卫、新兴产业的党副市长案头。

党副市长拿起报告,快速浏览着核心摘要和案例要点,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对秘书说:“哦?速度很快嘛!社科院这帮人,这次抓问题抓得挺准。

这个‘内在能力瓶颈’的提法,点到了我们之前一些政策效果不彰的痒处。看来周书记上次亲自听汇报,给他们加足了马力啊。”

而在周砚深的办公室,那份带着机要通道特殊标记的报告,果然也出现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陈秘书轻声汇报:“书记,社科院经济所那份报告送来了。”

周砚深“嗯”了一声,拿起报告,看得比以往任何文件都更为仔细。

他深邃的目光掠过那些熟悉的案例、精准的数据和凝练的政策建议,偶尔用笔在关键处留下轻微的划痕。

良久,他放下报告,看向陈秘书,语气沉稳而肯定:“这份报告很有新意,抓住了当前数字经济深化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堵点,案例分析扎实,建议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他略一沉吟,指示道:“这样,你通知办公厅,安排在下周二下午的市委常委会结束后,增加一个三十分钟的专题汇报环节。

请社科院这个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就这份报告的核心发现和政策含义,向常委班子做一个简明扼要的汇报。”

“是,书记,我马上落实。”陈秘书立刻记下。

周砚深补充道,目光深远:“这既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一次‘压力测试’,听听其他常委的意见,也是为了在我们最高决策层面,尽快统一思想,明确下一步的发力方向。”

消息通过层层传递,很快反馈到社科院经济所。

刘所长接到市委办公厅正式通知时,手都有些激动得发抖。

他立刻召开小组会议,声音因兴奋而拔高:“同志们!重大消息!市委办公厅通知,下周二下午,周书记点名,要我们课题组去市委常委会上做专题汇报!”

“什么?!常委会?!”老秦惊得眼镜都滑到了鼻梁。

王老师和李老师面面相觑,既惊且喜。

陈教授喃喃道:“这……这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70/432572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