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石刻
张袍口中的冥河摆渡人是一尊石人,通体泛着青灰色,在怪石堆中非常扎眼,十分容易辨认。
我在附近没有发现所谓的阴阳渡口,于是来到了石人旁。
这尊石人身着圆领袍,上面的纹饰在水渍的侵袭下已经模糊难辨,唯有腰间系带还残留着鎏金痕迹。
我把张袍交给袁大头,自己举着狼眼手电,绕着石人转了三圈。
只见斗笠下的石人没有五官,左手攥着撑船竹竿,摆出一副胡人献宝的造型,右手则以献祭姿态摊开掌心,置于胸前。
袁大头说:“这应该就是藩王墓的镇墓兽吧?”
我说:“镇墓兽大多都是造型奇诡的怪兽,主要起到镇摄鬼怪的作用。这尊石人没有五官,单从造型上看,应该不属于镇墓兽的范畴。”
张袍听了我俩的对话,嘴角流着血水,一直阴森森的笑着,“都说了,这是冥河摆渡人,你们两个蠢蛋,非要往镇墓兽上扯。”
袁大头一听这话,当场就急眼了,刚想抡拳再让他尝尝甜头,就被我挥手拦了下来。
现在再揍张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把他拽到石人面前,厉声问道:“阴阳渡口在哪?”
“嘿嘿嘿,嘿嘿嘿”
“说啊,阴阳渡口在哪?”
无论我怎么问,张袍回答我的只有诡异笑声。
看这架势,张袍这小子多半是疯了,或者精神已经有点不正常了。再问下去只会耽误时间,还不如自己去石人身上找线索。
袁大头说:“三条你都多余问他,你看,线索不都明摆着在这儿吗。”
“在哪?”
“石人背上的疙瘩,像不像癞蛤蟆……”
袁大头话到一半,突然压低了声音,靠在我的耳边继续轻声说道:“你来藩王墓不就是为了找大天星风水术的线索吗?”
“对啊,那和疙瘩有什么关系。”
“你不感觉这些疙瘩很像满天的星星吗,你赶紧念叨念叨你家祖传的口诀,看看能不能对上暗号。”
我用手指甲在石人背上用力一扣,几颗疙瘩就碎成了粉末。
我说:“这些应该是水锈,后天形成的,如果真有大天星风水的线索,也应该藏在这些疙瘩下面,你继续用刀刮一刮,好好找一找。”
“老子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三条,你怎么把脏活累活都让我干,你去干嘛?”
“我给石人美美容,你给石人搓搓背,谁都没闲着,这就叫分工合作。”
“那好,今儿咱俩就当一回搓澡师傅,把石人浑身上下都收拾一遍。”
袁大头说着,把张袍踩在脚下,掏出伞兵刀开始清理石人背后的疙瘩。
“咔嚓,咔嚓”
刀刃刮在上面,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听得人牙根痒痒。
我则是来到石人的正面,拧了拧脖子,转了转斗笠,把能想到的地方都摸了一遍,甚至石人的裤裆都掏了一下,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机关。
正当我迷茫的时候,就听袁大头兴奋的喊道:“诶,疙瘩下面有字……”
“写的啥?”
“天宝十六车,奉什么玩意,天什么什么……”
我说:“神他妈天宝十六车,那个字念载。”
“哦对,天宝十六载……”
袁大头磕磕巴巴的读着,听的我都快结巴了。
不过我很快反应过来不对劲儿,记得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一共使用了十五年,安禄山造反后玄宗就改元了,哪来的天宝十六载?
唯一的解释是,李璘这老小子当真要造反,刻碑都不用新年号。
“三条,别傻愣着了,后面还有字,我看不懂,你来看看认识不?”
石人背上的刻字都是繁体字,而且唐朝时期使用的繁体字和现在的繁体字不太一样。
硬着头皮去读的话,结合字形和上下文的语境,还是能理解大概的意思。
要问我一个不学无术,整天蹲道边卖黄盘的社会闲散人员,怎么能读懂繁体字。
这里就不得不感谢一下,那个年代风靡一时的小霸王游戏机了。
像什么超级玛丽、魂斗罗、双截龙、冒险岛……这些经典的游戏IP,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不过我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喜欢玩这类横版过关的游戏。
我喜欢玩的是中文游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RPG角色扮演。
比如勇者斗恶龙、索菲亚的复苏、机甲战士、吞食天地、封神榜等等。
这类游戏之所以好玩,情节是一大亮点,就和看小说一样。
一边积累经验打怪升级,一边随着故事主线不断深入,解锁更多的剧情。
我有一次一连玩了两个通宵,差点猝死,你就说这游戏多吸引人吧。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当年玩的那些中文游戏,除了封神榜,其他几乎都是日本公司原版发行,然后由中国的外星电脑科技公司汉化。
当初的汉化分两个版本。
一版是简体中文,一版是繁体中文。
2000年那会儿,九年制义务教育才刚刚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正常老百姓大多认识简体,少有人认识繁体。
所以当年的繁体汉化游戏,销量非常不好,大伙玩中文游戏,就是奔着看情节去的,结果搞了一堆繁体字,读都读不明白,还玩个什么劲。
这就导致繁体中文的卡带价格一降再降,如果没记错的话,勇者斗恶龙的简体卡带,当年最高炒到了150块一本,堪称天价。
而繁体汉化的版本,只要三四十块,虽然也不便宜,但是我卖两张黄盘,除去本钱,就够买上一本。
正因如此,我捡了不少漏,小霸王上能玩的中文游戏,我几乎玩了个遍。
最开始看繁体字的时候,看的我脑仁疼。
一来二去时间一长,还真让我慢慢熟悉了文字内容,就连一些生僻字读起来都不在话下。
不曾想,当初贪玩练就的技能,能在今天的古墓里,派上大用场。
我用手抚摸着石人背上的刻字,部分内容已经因为年代久远,风化的不能辨认,剩下依稀可见的内容,仍读的我触目惊心:
“……孤乃玄宗血脉,开元敕封永王,食邑江陵,牧守东南。”
“忆昔少年,随驾骊山,亲见盛世煌煌;今上蒙尘,奸佞蔽日,已是社稷倾颓……”
“……幸而拂菻国国师相助,借噬脑红虫,于先贤遗冢中,得上古记忆。借此绘制星图二十有八,孤为之命名《天星风水秘术》。”
“孤夙夜研读,推演祸福吉凶,终得以窥探李唐气运,江山待易主耳。”
“……孤自领骁骑北上长安,拂菻国国师于沈州斡旋,断李唐风水。”
“凌烟阁中皆鼠辈,江淮儿郎亦可为。此去神都,必将功成,凡孤麾下,斩一贼赏十金,擒首逆封万户……”
“诸君,拔剑——随孤诛尽奸佞,再造李唐国祚!”
我断断续续的读完了石刻上的内容,估摸着只有原文的50%。
仅凭这些,已经足以推断出李璘叛乱事件的大概。
特别里面提到的几个关键信息,更加坚定了我要找到藩王主墓室的决心。
一是李璘在叛乱前挖了很多上古先贤的古墓。
他盗墓不是为了求财,而是借用噬脑虫能够吞吐记忆的特点,盗出了很多上古先贤的记忆,从而窥探到天星风水术的秘密。
二是李璘通过推演,得知李唐气运衰颓,这才大举起兵。
只不过李璘的推演好像出了点问题,非但没有再造李唐国祚,反而导致他大庾岭惨败,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石刻上反复提到拂菻国国师,两人一北一南相互策应。
李璘亲自领兵北上,拂菻国国师在沈州附近凿山断河,只为破坏李唐国运。
唐朝时期的沈州,就是现在的沈阳附近,这个地点恰好是藩王墓的位置。
有道是:“岂料凿断龙脉处,竟是自家王气根。”
时也命也,机关算尽,李璘到头来国运没断成,反倒把这个浩大的工程,作为了自己埋骨的坟茔。
袁大头在一旁反应了好一会,才开口问道:“这一篇小作文,应该是藩王叛乱前的动员令吧?最后那句凌烟阁中皆鼠辈,江淮儿郎亦可为,这不纯纯的装逼吗?”
“为了提振士气,该装就得装。”
“那时候的兵,文化素养都这么高吗?叽里咕噜文绉绉的,他们竟然能听得懂。”
“不一定要让所有人都听懂,古代行兵打仗,讲究个师出有名。这篇行军动员,目的是要把自己粉饰成仁义之师,一切都是顺应天时,如果不这样,谁会陪着藩王老儿玩命。”
我回答了袁大头的几个问题,他倒是通透了不少,但是我的心里仍是一团迷雾。
因为石刻上并没有提及任何关于阴阳渡口的线索。
这也不得不让我重新调转矛头,把重心转移到张袍身上,想着能不能从他的嘴里,再撬出一点有用的信息。
谁料没等我问,这小子竟然主动开口。
“冥河之水浩浩荡荡,之所以能沉鹅毛棉絮,是因为下面埋着六千将士的遗骸,他们魂魄不散,誓死守卫藩王,任何出现在水面上的东西,都会被他们拉进水底。想要过河,除非摆渡人撑船,否则没有人能过得了这一关。”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38/435222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