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刘海中的当官梦
何雨柱对刘海中的不一样的态度还是挺耐人寻味的。
但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当初建房的一点香火情。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刘海中拍响了何雨柱的东跨院的门。
还是那句话,做邻居还是要有点边界感,东跨院平时都很注意开关门。
何雨柱吃完饭正在书房喝茶看书呢。
嗯,那种书,男人嘛,大家理解一下。
民国书讲究的还是一个色而不淫。
听到拍门声的是雨水,她正苦逼的做作业呢。
何雨柱相当不做人,给她弄了点课外作业。
别奇怪是拍门,不是报丧,敲门谁听得到啊?
雨水开了门,见到是刘海中,觉得很是诧异,因为刘海中还是很少来的。
次数屈指可数。
但雨水还是相当有教养的喊了一句:“二大爷!”
便给刘海中开了门,领到何雨柱那边。
肯定不是找自己的啊,提着两瓶汾酒的。
何雨柱听到声音,也从书房转出来,见到是刘海中,也觉得惊讶。
“刘叔,怎么有空过来?”何雨柱是不喊一二三大爷的。
说着并引到客厅的八仙桌前,给刘海中沏了杯茉莉花片,不是高沫,家里没这玩意。
四九城的水质硬,自来水也是,不好喝。
因此喝茶的人比较多,高沫是比较流行的,像张一元那些。
花片已经是非常好的待客之道了,何雨柱顺手又给壁炉添了两根木柴。
刘海中似乎有点局促的坐下。
何雨柱刚才在书房喝的也是花片,便喝了一口,等待刘海中的回答。
刘海中想了又想,似乎觉得对一个晚辈请教这个问题比较难为情。
但还是鼓足勇气对何雨柱说:
“柱子,你在民政局都升到科长了,刘叔我自认技术也不差,怎么连个小组长都当不上?你有什么可以跟刘叔说说的吗?”
何雨柱一听就明白这个官迷的意思了。
也不跟人家拐弯抹角,能教的教,无所谓的事情。
“刘叔,不瞒你说,我做科长也是靠实打实的功绩升上来的,至于当官有什么诀窍,那真我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何雨柱并没说他做的那些事,绝密的,你以为能随便说呢。
但还是想帮一把刘海中,转而问道:
“刘叔,你现在什么文化水平?”
刘海中似乎很惊讶何雨柱问这个问题,但见他脸上没什么奇怪的表情,也如实回答:“高小。”
何雨柱一听,没对此发表什么意见。刚建国几年,高学历人才并不多。
刘海中的年纪,能读到高小算可以的了。
高学历人才革命牺牲的更多,这里不多说。
高小也还可以了,何雨柱转而问道:
“那么刘叔,你对当官的见解是什么?想当个什么官?”
这是要正式教学了,刘海中也不马虎,说道:
“当个小组长就行,不用太大的官,刘叔我自认当个小组长还是没有问题的。”
何雨柱一听就明白,只是单纯有点官瘾,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那祁厅长那么大的官,不也:
“老师,我太想进步了!”
人家想进步有什么错?
何雨柱还是循循善诱:“刘叔,那么你徒弟多吗?车间主任跟你关系怎么样?”
刘海中在二车间,现在应该还是个中级锻工。
现在还没到56年,没什么八级工制度,所以53年公私合营的时候,工资不升不降,四马分肥嘛,55年就不一样了。
刘海中既然来了,就很干脆,他这人就是这样。
何雨柱既然开了口,肯定是有点把握的,不然依何雨柱的性格,绝不可能开口。
“我徒弟还是挺多的,有十多个,车间主任嘛,关系一般,平时看他人五人六的,我就不爽。”
其实到这里大家也看出来问题所在了吧?
根据剧中的记忆,刘海中教徒弟没有“留一手”的做法,只是教的时候方式欠妥,偏偏每次骂徒弟的时候都被车间主任看到,不得不说,老刘的运气是真不咋地。
何雨柱还是直接说了,免得你们觉得我水文。
“刘叔,平时你教徒弟是不是比较暴躁啊?会打骂徒弟吗?”
“当然,不骂他们,他们怎么会记得,怎么会学到脑子里去?”
刘海中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旧社会就这样教徒弟,他也是这样过来的。
剧中有个内容是说刘海中自己说教出十多个5级锻工的。说明人家没有藏私。
更别说还私下资助徒弟,甚至鼓励徒弟继续读书。
逢年过节的,那么多徒弟提东西来拜访,跟易中海对比一下,不要太明显了。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何雨柱一听就知道问题所在,不再废话,也说得很直接:
“刘叔,教徒弟的时候可以骂,但要私下骂,当面骂,别人看到不好。
现在公私合营了,工人当家作主,已经不是旧社会了。
你一直打骂徒弟,徒弟可能不会有什么想法,我们厨行还有三年学徒两年效力的说法呢,但旁人看到呢?”
刘海中愣了愣,但没说话。
何雨柱指了指刘海中带来的两瓶酒,跟刘海中说道:
“刘叔,等会把酒拿回去,我是小辈,收你的东西不合适,你拿着这酒,带点酒菜,跟车间主任稍微走动一下。
你稍微透露点你的意思,不要说的太明显,你的车间主任不是蠢人,不用一个月,我保证你当上小组长,这不难。”
“另外,就算当上小组长,徒弟还是要继续好好的教,徒弟教的多,你也升的快,如果有兴趣就多读点书,没兴趣那就算了,但这也影响你能走到哪一步。”
何雨柱真的是毫无保留的都说了,如果现在刘海中当上个小组长,也不至于后面那样。
就是个小组长,当个怎么了?再说他学历在这里,更高是不可能了。
因为当了官就知道,德不配位,迟早下台,虽然有些人肯定是想继续往上爬。
甚至不择手段。
刘海中听了以后深深沉默了很久,但还是感谢了何雨柱一番肺腑之言。
那两瓶酒刘海中最后没带走,人家刘海中也是个体面人。
有的人就是一点就会,刘海中真不是蠢人。
半个月后,刘海中在家庆祝,也把何大清何雨柱都喊过去了,同桌的还有易中海跟阎埠贵。
他成功当上小组长了,脾气也没那么暴躁了,光天光福两兄弟都因此受益了。
席间刘海中特意提杯感谢了何雨柱,何雨柱只说是刘海中自己的功劳,跟自己没关系,不敢居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
刘海中脾气不改,旁人想帮也帮不上,你以为他的徒弟就没往上爬上去的?
易中海见刘海中当上小组长,也是觉得挺没意思的,老在四合院耍威风,有什么意思?
阎埠贵才不管你升不升官,他妈的他就是吃吃吃,吃个够本。
何大清倒是没什么,他已经是食堂副主任了,作为一个厨师,基本到头了。
这事到这里基本就结束了,刘海中收了脾气,后来在四合院都很少听到他打骂两个孩子了。
人到了一定地位,自然而然都会改变,那句:“父母不慈,儿女不孝”,应该是听不到了。
二大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随丈夫脚步,有什么错?时代的限制而已。
至于刘光奇,不说也罢,懂得都懂,有的文给他洗白,说什么看到刘海中打孩子觉得会影响下一代。
简直胡扯,明明是刘光奇贪图岳家权势,怎么就扯到刘海中身上?
不能硬洗,平时刘海中对他怎样?
反正个人有个人看法,想法不一样,勿喷。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26/435294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