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任务完成
洞外的脚步声与压低的指令声已然逼近至临界点。
洞内,陈建明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绝望的氛围弥漫开来。
何雨柱背靠洞壁,意念扫描却将半径三十米内的一切清晰地映照在脑中:
五人战术队形,装备精良,正谨慎包抄。
“待在原地,绝对安静。”他对着洞内的三人说道。
在藤蔓被掀开、手电光射入的前一瞬,何雨柱动了!
他没有选择硬冲,而是如鬼魅般滑向洞口内侧上方的岩壁凹陷处,完美融入阴影。
两名敌人持枪率先钻入,手电光柱扫过空洞的洞穴,就在他们因目标消失而微一愣神的刹那,何雨柱自他们头顶的死角无声落下!
“咔嚓!” “呃!”
精准的手刀与肘击几乎同时命中两名敌人的要害,两人一声未吭便软倒在地。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寂静无声。
洞外三人立刻察觉异常。“老五?回话!”
惊疑的低喝刚落,何雨柱已将缴获的手电猛地掷向洞外一侧灌木丛,制造出动静。
剩余三人的注意力与枪口瞬间被吸引。
也就在这火力间隙的刹那,何雨柱从洞口另一侧疾掠而出,融入黑暗。
八极拳的刚猛爆发与八卦掌的灵巧步法在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砰!”
“唔!”
拳脚到肉的闷响与短促的痛哼在黑暗中接连响起,如同死神的低语。
最后一人惊慌失措,刚抬起枪口,一道黑影已如旋风般卷至面前,手腕传来剧痛,枪已脱手,随即太阳穴遭到重击,眼前一黑便失去知觉。
从第一人进洞到最后一人倒下,不到十五秒。
五个武装人员被干脆利落地解决。
何雨柱迅速将死掉的敌人拖至洼地掩蔽。
更远处的追兵正快速逼近。
他立即返回山洞。
“追兵马上就到,必须立刻转移。”他的语气依旧平稳。
“小刘的腿……”陈建明急道。
“我来。”何雨柱已蹲下身,利落地将重伤的小刘背起,用布条固定。“跟上,别出声。”
他率先钻出山洞,意念全开,在漆黑的林海中构建出清晰的路径。
背着伤员,带着两人,他的步伐却异常稳健精准,完美避开所有障碍与后方搜索网,沿着干涸溪床快速行进。
一小时后,一处隐蔽山坳的废弃木屋出现在眼前。
“暂时安全。”何雨柱将小刘安顿好。
伤口感染导致高烧,情况危急。
“必须送医院。”
“可追兵……”
“我来处理。”何雨柱再次独自没入夜色。
凭借意念感知,他轻易锁定那队盲目搜索的追兵,收取武器,挨个用M1911点名。
绕后制伏其通讯兵,获取设备。
利用假情报将其引向错误方向后,他直扑敌方临时指挥点,老方法解决留守人员。
销毁据点,并精心伪造目标已越境的线索。
(这里删了一章,写的丑死了,自己都不想看)
天色微亮时,他返回木屋。
“解决了,走。”
他用简易担架和小王抬起小刘,陈建明咬牙跟上。
在何雨柱的带领下,他们避开所有可能遭遇的路线,两小时后安全抵达小镇卫生院。
看着小刘被推进抢救室,何雨柱站在晨曦中,缓缓呼出一口气。
陈建明走上前,神色无比郑重,千言万语化作一句:“何同志,大恩不言谢!”
何雨柱只是平静地摇摇头:“任务完成就好。”
他没有询问任何不该问的。
对他而言,任务已经完成,该去采购了。
来都来了,买点特产回去,给家里两只两脚兽的。
何雨柱在镇上的供销社慢慢转着。
货架上的商品并不多。
他先要了五斤榛蘑,菌盖饱满,晒得恰到好处,用来炖汤最是鲜美。
想着何雨水爱吃零食,又要了十斤松子,颗粒匀称。
售货员是个中年妇女,一边用厚纸打包,一边打量着他这个外地人。
“有椴树蜜吗?”
“有,本地的蜜,醇厚着哩。”售货员从柜台下端出陶罐。
“来两斤。”
他的目光落在角落的山核桃上,个头不大,但壳薄,突然想起何雨梁那小不点最爱啃这些带壳的零嘴,他应该会喜欢这玩意。
“这核桃来十斤。”
走出供销社,到无人处就把东西放进空间。
他在街角看见个老汉摆摊,卖些手工木制品。
他一眼相中个松木小马车,轮子能转动,做工细致,正适合何雨梁这个年纪的男孩。
又挑了个榛子夹子,想着雨水用这个吃零嘴方便。
想了想,最后称了些当地产的硬糖,用油纸仔细包好。
次日,何雨柱提着行李走出招待所,正准备找人打听去火车站的车马行,一个熟悉的身影却从街角的供销社里转了出来。
“何同志,这么早?”老赵头手里提着半袋粗盐,像是刚采买完,很自然地打了个招呼。
何雨柱微感意外,随即了然。
这镇子是方圆几十里内唯一能称得上“集镇”的地方,林场的后勤补给、人员往来,多半都要经过这里。
老赵头作为林场的老人,在这里碰上他,也不奇怪。
“赵大爷,您也来办事?”
“买点盐巴。”老赵头晃了晃手里的袋子,目光扫过何雨柱的行李,“要走了?”
“嗯,任务完成,该回去了。”
“跟我来吧,”老赵头言简意赅,转身带路,“场里有辆顺路的马车,正好要去火车站拉货,捎你一段。”
何雨柱没有推辞,跟着老赵头穿过清晨安静的街道,来到镇子西头的一个小院。
果然,一辆套好了马的板车等在那里,车把式正靠在车辕上抽烟,看见老赵头,点了点头。
老赵头跟车把式低声交代了两句,然后拍了拍板车的车帮,对何雨柱说:“上去吧,这老马识途,稳当得很。”
何雨柱道了谢,利落地翻身上车,在堆着些空麻袋的车斗里坐稳。
“何同志,”老赵头站在车下,晨光映着他满是风霜的脸,“山高路远,以后要是再来这旮沓,记得来找我喝酒。”
何雨柱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定。”
回城依旧是老路线,三天后十点左右,何雨柱从后门进入东跨院。
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院里只有几个妇女在前院聊着什么。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526/435149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