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燕宫阙:凰途逆袭 > 第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 暗夜密会

第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 暗夜密会


重返西苑佛堂的日子,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潮汹涌。沈青澜深知,自己虽已脱困,但仍是这盘大棋中至关重要的一子。她并未因暂时的安宁而懈怠,反而更加警惕。每日除了完成佛堂的日常洒扫和经卷整理,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调养身体,恢复元气,同时更加敏锐地观察着宫中的风吹草动。

陈嬷嬷依旧是那副超然物外的模样,但沈青澜能感觉到,佛堂周围那种无形的保护似乎更加严密了。偶尔有生面孔试图靠近或打听,总会被不知从何处出现的、沉默的宫人“无意”地拦下或引开。她知道,这是萧景玄的手笔。

那送饭的老宦官,如今成了她与外界沟通最稳定的桥梁。他送来的不仅是日益精致的饭食,更有萧景玄通过密文传递的只言片语,让她得以了解外界的局势变化。

从这些零碎的信息中,沈青澜拼凑出了当前的局面:淑妃因“御下不严”、“纵容身边人构陷宫妃”等罪名,被永和帝下旨申饬,禁足长春宫,非诏不得出。柳嬷嬷作为直接执行者,已被打入暴室,生死难料。彩珠则因“受人蒙蔽、协从作案”,被罚入浣衣局苦役。而王家,虽未在明面上被直接问罪,但都察院刘御史接连几道弹劾王家子弟横行不法、侵占田产的奏折,如同冰雹般砸向御案,让王家焦头烂额,声势大挫。

然而,风暴并未就此停歇。萧景玄传来的最新消息显示,齐王似乎并未因柳嬷嬷的攀咬而受到实质性影响,反而在朝堂上更加活跃,频频拉拢中立官员,对太子一党步步紧逼。而太子那边,因淑妃失势和王家被弹劾,势力受损,应对显得有些左支右绌。

“齐王势大,需加制约。沈家旧案,时机渐至。”

密文最后这短短十字,让沈青澜心潮澎湃。萧景玄这是在告诉她,下一步的重点,将是利用齐王与太子相争的局面,同时推动沈家冤案的昭雪!而沈家旧案,是打击王氏、甚至可能牵连太子的利器,也是她与萧景玄联盟最核心的目标之一。

她需要尽快见到关键人证赵永,拿到那份至关重要的物证!

但如何出宫?如何与萧景玄安排的人接上头?这成了摆在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她如今虽已自由,但仍是宫婢身份,行动受限,一举一动都可能被人监视。

就在沈青澜苦思对策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悄然降临。

这日午后,天空阴沉,细雨绵绵。一位面生的中年女官来到佛堂,声称是奉了某位太妃之命,来取之前预定供奉的一批手抄《金刚经》。陈嬷嬷接待了她,沈青澜则依言去藏经阁取经卷。

当她抱着经卷回到佛堂正殿时,那女官正与陈嬷嬷低声交谈。见到沈青澜,女官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对陈嬷嬷笑道:“早听闻西苑佛堂的经卷抄录得极为工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只是这《金刚经》版本似乎与太妃平日所用略有不同,可否请这位姑娘随我去一趟永寿宫,向太妃当面解释一二,也免得我们这些底下人办事不力,惹太妃不快。”

永寿宫住的是一位常年礼佛、不同世事的年老太妃,地位尊崇却并无实权,平日里深居简出。

沈青澜心中一动,看向陈嬷嬷。陈嬷嬷掀了掀眼皮,淡淡道:“既然是太妃吩咐,青澜,你便随这位姑姑去一趟吧。早去早回。”

“是,嬷嬷。”沈青澜恭顺应下。她敏锐地察觉到,陈嬷嬷的反应过于平静,仿佛早有预料。这女官,这借口,恐怕都是萧景玄的安排!

她不动声色地跟着那女官上了停在佛堂外的青帷小车。车辆并未直接驶向永寿宫,而是在雨中绕了几条宫道,最终停在了一处靠近西苑、较为偏僻的宫苑侧门。

那女官低声道:“姑娘,请下车。自有人接应。”说完,她便示意车夫驱车离开,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段护送任务。

沈青澜站在细雨中,看着眼前这扇不起眼的侧门,心中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决然。她整理了一下微湿的衣襟,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门内是一个小巧精致的院落,似乎是一处闲置的宫苑。院中古树参天,在雨中更显幽静。一个穿着青色内监服饰、身形挺拔的身影正背对着她,站在廊下赏雨。

听到脚步声,那人缓缓转过身来。

雨丝如幕,隔着朦胧的雨雾,沈青澜看清了那人的面容——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唇边噙着一抹温和却疏离的笑意,不是靖王萧景玄又是谁!

他竟然亲自来了!在这宫禁深处,冒着巨大的风险!

沈青澜的心猛地一跳,一时间竟忘了行礼,只是怔怔地看着他。数月不见,他似乎清瘦了些,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比记忆中更加锐利,此刻正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关切,有欣赏,更有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

“殿下……”她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上前一步,欲行大礼。

萧景玄却快一步虚扶住她,他的指尖微凉,触到她手臂时带着雨水的湿意,却让沈青澜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定。“不必多礼。”他的声音低沉,在这寂静的雨院中格外清晰,“时间紧迫,长话短说。”

他引着她走入廊下,避开飘洒的雨丝。“你受苦了。”他看着她依旧有些苍白的脸色,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

沈青澜摇了摇头,目光清亮:“若非殿下运筹帷幄,青澜恐难见天日。些许苦楚,不足挂齿。”

萧景玄眼中掠过一丝激赏,随即转入正题:“局势你大致已知。淑妃与王家虽受挫,但根基未动。齐王势大,需加以制衡。眼下,最关键的一步,便是你沈家旧案。”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她,“赵永已被我严密保护起来,但他坚持,必须见到你,确认真伪,才肯交出你父亲留下的关键证物。”

沈青澜心中了然,赵永的谨慎是必要的。“我明白。我需要出宫去见赵永。”

“正是。”萧景玄颔首,“三日后,宫中会有一批年满二十五岁的宫女被放出宫。我已经安排妥当,你将混在其中出宫。出宫后,洛风会接应你,带你去见赵永。”他递给她一个小巧的锦囊,“这里面是你的新身份文牒和些许银钱。记住,出宫之后,你不再是沈青澜,而是江南织造局进京述职官员的家眷,名唤‘苏瑾’,因感染风寒暂居京郊别院休养。”

沈青澜接过那尚带着他体温的锦囊,紧紧攥在手心。这小小的锦囊,承载着她沉冤得雪的希望,也承载着他们共同的目标。

“殿下放心,青澜定不负所托。”她语气坚定。

萧景玄深深地看着她,雨声淅沥,廊下光线昏暗,更显得他眸色深沉如夜。“此行仍有风险。齐王和王家未必没有察觉,宫外亦非万全之地。一切……以自身安全为重。”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得的郑重。

“青澜晓得。”沈青澜迎上他的目光,毫不退缩,“为了沈家,也为了……殿下的大业,我会小心。”

四目相对,无声的誓言在雨幕中交汇。他们不仅是盟友,更是即将共同奔赴险境的同伴。

“好了,此地不宜久留。”萧景玄收敛情绪,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你原路返回佛堂,三日后,自有安排。后续事宜,我会通过老渠道与你联络。”

“是。”沈青澜屈膝行礼,不再多言,转身毅然走入雨中。

萧景玄站在廊下,望着她纤细却挺直的背影消失在雨幕和宫门之后,久久未动。雨丝打湿了他的肩头,他却恍若未觉。他知道,从她踏出这扇门开始,真正的较量,才刚拉开序幕。而他与她,都已没有退路。

沈青澜沿着原路返回,心情与来时已截然不同。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和衣衫,却浇不灭她心中燃起的熊熊火焰。出宫,见赵永,拿证据!这条通往真相与复仇的路,她终于要踏出最关键的一步了。

回到佛堂,陈嬷嬷什么也没问,只是递给她一碗驱寒的姜汤。

沈青澜接过,小口喝着,滚烫的姜汤驱散了身体的寒意,也让她更加清醒。她看着窗外连绵的春雨,知道,一场更大的风雨,正在酝酿之中。而她,即将成为这风雨中,最执着的弄潮儿。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454/5026408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