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在清末兑军火,从马匪到东北王 > 第 一百五十六章 杜家匪帮

第 一百五十六章 杜家匪帮


厅内众将,听到这句虽然话音不大,但却杀气腾腾的命令后,纷纷拱手低头称是。

依克唐阿摆了摆手,接着说道。

“不止是他们,还有大角山一众!据说,这群匪贼,趁着这段时间,竟然敢四下出击扩张实力,眼下已经有了千余人马的规模!”

“当今多事之秋,奉天境内不甚安宁,如此乱贼,若不能明正典刑,朝廷威严何在?”

下方十来名将领齐齐俯首,大声应和道。

“嗻!!”

依克唐阿把计划敲定之后,便是一番调兵遣将。

经过这段时间的剿匪招安,奉天府内聚兵已经接近万数了。

虽然只有先前与杜家军交战时的一半左右兵力,但镇压四方匪贼,却也已经是足够用了。

第二天一早,依克唐阿因为自己身体不堪重负的原因,只能将大军统帅的职责,交给了富图哈。

亲卫营六百骑兵,尽数调拨于他充当护卫。

然后尽起马队总哨一千两百骑,守备中军营五百骑兵,两千五百步兵,外加守备军前营一千八百人,守备军左营一千人。

合计大军约七千六百余人马,朝着青马坎三界沟而去。

先打杜宝增杜立三父子!

也不知道是被杜家军打出来了火气还是怎么的,反正听到这个“杜”字儿,依克唐阿心中就是莫名的烦闷。

作为伺候了依克唐阿二十年的富图哈,揣测上意的水准,那早就是炉火纯青了。

所以,当依克唐阿下令清扫奉天境内其余大匪巨寇后,他便当即定下了“先杜后董”的攻伐顺序。

青马坎,三界沟,位置在辽中县,距离奉天府城差不多两百里左右的路程。

加速行军也得几天的时间。

所以等到他们到达辽中三界沟的时候,杜家父子此时早已经得到风声,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了。

说实在的,杜家父子的名头,在辽中一带,也是响当当的。

从杜宝增带着族弟杜宝兴,杜宝善等人落草为寇,到今年,已经有十几年光景了。

说起来,这杜宝增确实称得上一句豪杰。

他本来是光绪七年起义的民壮头领之一。

后来起义被依克唐阿率兵镇压下去之后,便换了姓名带领几名亲随族弟,逃到了辽中一带。

后来也是被人当地财主告发,杜宝增便一怒之下带领自己的亲随,还有那些对本地财主不满的血性汉子,一起攻破财主家宅,灭了他满门。

就此,二十余人在辽中县外的三界沟里落了草。

十几年来,杜家绺子就靠着打劫那些地主,还有辽河上往来的清廷粮船税船过活。

也不惊扰百姓平民,算的上是一股义匪了。

所以,附近百姓对于杜家匪帮,还是比较拥戴的。

不少活不下去的青壮汉子或者是被那些财主欺压的百姓,直接就投奔了三界沟。

导致杜家匪帮的势力越来越大。

原本轨迹里,杜宝增大当家,会在九月份,被他族弟杜宝兴出卖,以至于被官兵处死。

杜家匪帮会元气大伤,一直要等到十二月份,杜立三纠集弟兄,杀了杜宝兴报仇,才会慢慢重新崛起。

可是现在,由于奉天府兵马先前一战,元气大伤,也就没有了针对这些绺子土匪下手的机会了。

反而是朝着他们下了招安令。

不过,杜家这一支绺子,面对朝廷的招安却是鸟都不鸟!

也是,毕竟他杜宝增十几年前就起兵反清了,只是被扑灭了而已。

这些年来,更是对清廷的粮船税船不断出手,可见其人对于朝廷是何等的憎恨与厌恶。

那自然的,官兵也将杜家匪帮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般了。

此次大军直扑三界沟,杜宝增便已经将麾下人马一分为四,准备领人避一避官兵锋芒了。

他杜宝增胆大归胆大,但绝对不是莽夫,不然也不会从十余年之前就是朝廷要犯,一直安安稳稳活到现在了。

这次官兵是六七千人马过来攻山剿匪,他就靠着手下这六七百人马,能抵挡的住吗?

何必要在此地与官兵硬拼,等他们退走了,再回来就是了。

所以,杜宝增带了一队人马顺着辽河往下游逃窜而去。

杜宝兴也带了一队人马,从三界沟出去,往北边而逃。

另外两队,一队交给了杜宝善,一队交给了他儿子杜立三。

别看杜立三今年才刚刚十七,可他的枪法以及马上功夫,那是正儿八经打服了山寨里众多弟兄,这才得以上位的。

这次分兵,杜立三也是头一次独立带兵,可见其父杜宝增对他的期望。

而杜立三这人,无论是演义,还是真实历史上,都算的上是大节不亏的关东义匪了。

原本轨迹里,杜立三率人为父报仇之后,重新在三界沟立下基业。

依旧是劫掠商船官船为生,甚至势力一步步做大之后,还专门发动周边村镇,治理辽河水患。

使得辽中境内到台安县韭菜台共几十公里的低洼地势,变成数万亩沃野良田。

这些田地租给当地百姓耕种,实在是救活了不少人的性命的。

在后来,沙俄以铁路权为由,将势力往奉天南部渗透的时候,由于辽河水道的重要性,便想控制河段。

这就激怒了当时作为辽河霸主的杜立三,先后十数次召集人马攻击沙俄军队,一定程度上,是真正做到了扼制沙俄势力南侵,保住了辽河水域的控制权的。

数次的战斗使杜立三名声大振,“包打洋人”的绰称因而得名。

沙俄兵也十分惧怕杜立三,他们之间常以“出门遇上杜立三”来诅咒对方。

只不过,其人性格太过刚直,跟他老子一样,不受清廷招安。

以至于最后被张作霖等人,以结义兄弟之名义,设宴邀请,最终被诱杀。

青马坎,永丰屯等境内,甚至还为其人树碑立志,也算是留名青史的人物了。

虽然他只是一介土匪草莽,也没有顺应什么朝廷大势,但,于家国,于百姓,于民族而言,大节不亏。

总归不至于像现在,什么人物都能拍电影洗白!!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440/4336108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