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秋季生计
第二日清晨,夏晚月特意挑了几盒做得最精致的脂粉。
两盒菊黄脂膏、一盒紫茉莉胭脂,还有一小瓶秋海棠唇脂,用干净的棉纸包好,放进食盒里,打算给知府夫人送去。
“娘,你要去城里吗?”
李温言正在大树下的石桌上练字,见娘提着食盒,好奇地问。
“嗯,给知府夫人送点咱们做的脂粉,让她试一试。”
夏晚月笑着帮他理了理衣领,“你在私塾好好读书,娘傍晚就回来。”
到了知府府,知府夫人听说她来了,立刻迎了出来。
夏晚月说明来意,打开食盒看到那些脂粉时,王氏眼睛一亮。
“晚月,这是你做的?颜色真好看,还带着花香呢!”
她拿起一盒菊黄脂膏,轻轻涂在手上,细腻的膏体很快吸收,手背瞬间滋润了不少,还留着淡淡的菊香。
“这比京城里送来的胭脂还好用!”
王氏惊喜地说,“没有那些刺鼻的香料,反而清爽得很,最适合秋天用。”
夏晚月笑着说:“都是用后山的秋花做的,天然得很。您要是喜欢,往后我常给您送些来。若是府里的小姐们喜欢,也能跟我说,我再做些别的颜色。”
知府夫人拉着她的手,忽然眼睛一转:“晚月,你这脂粉做得这么好,不如拿到城里去卖?我看城里的夫人小姐们肯定喜欢,比那些‘庸脂俗粉’强多了!”
夏晚月心里一动。
她之前也有过这个念头,如今有知府夫人的认可,更是多了几分底气。
“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怕没什么门路。”
“这事包在我身上!”
知府夫人拍着胸脯说:“我让府里的嬷嬷去跟城里的绸缎庄搭个话,把你的脂粉放在她们铺里寄卖,定能卖个好价钱!”
从知府府出来,夏晚月心里满是欢喜。
她没直接回村,而是绕到卤味铺,在店里看了看,见生意不错,大家都井然有序。
坐在柜台前算账的时候和王婶子他们聊起了这事。
“娘子,这主意好啊!”
王婶笑着说,“咱们的卤味已经这么火,再加上这脂粉,往后日子肯定更红火!”
李婶子也很高兴,夏晚月多一个生意就要多招人,到时候他们家里说不定还能有进项。
“我娘家侄女在城里做丫鬟,上次还跟我说,她们小姐总抱怨买不到好用的脂粉,若是咱们的脂粉上市,肯定受欢迎!”
傍晚回到村,夏晚月把好消息告诉了孩子们。
李知夏高兴地说:“娘,那我以后能不能帮你采花呀?我认识好多好看的花!”
夏晚月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夏夏采的花,做出来的脂粉肯定更好看。”
李温言也凑过来说:“娘,我可以帮你写标签,先生说我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接下来的日子,夏晚月更忙碌了。
每天清晨,她会带着李知夏和赵小梅去后山采花。
白天在卤味铺忙活,傍晚就回到家熬煮脂膏、调制胭脂。
抽空还要去学习出海捕鱼,每天忙碌且充实。
李温言放学后,就帮着写标签,把菊黄脂膏、紫茉莉胭脂等字样工工整整地写在小纸片上,贴在瓷盒上。
村里的村民们见她每天采花做脂粉,也渐渐放下了之前的惧怕,偶尔还会有人主动跟她说:“夏娘子,后山还有一种淡粉色的花,说不定能做胭脂呢!”
夏晚月笑着道谢。
没过多久,城里绸缎庄就传来了好消息。
夏晚月做的脂粉很受欢迎,第一天就卖出去了十几盒,还有不少夫人小姐预定了新的颜色。
拿着绸缎庄送来的银子,夏晚月看着院里忙碌的孩子们,又望向窗外盛开的秋花,心里满是踏实。这用秋花做的脂粉,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机,更让她感受到了日子一点点变好的喜悦。
晨光刚把惠州城的石板路晒得微暖,夏晚月就赶着载满卤味的骡车进了城。
刚到“夏记卤味”铺,就见王婶正踮着脚往巷口望,看见她来,赶紧迎上来。
“娘子可算来了!刚绸缎庄的掌柜还派人来问,说预定脂粉的夫人又多了,问咱们啥时候能送新的过去!”
夏晚月笑着把车停稳,一边卸食盒一边说:“我昨天熬到半夜,新做了二十盒脂膏和胭脂,一会儿让阿福先送过去。”
说话间,李婶子已经把刚卤好的鸭翅、卤肉摆上柜台,油亮的卤味裹着酱汁,刚摆好就引来了第一个主顾。
是常来买卤味的张夫人,身后还跟着个丫鬟。
“夏娘子,今天的卤肉还有吗?”张夫人刚开口,目光就落在了柜台角落摆着的几盒脂粉上,眼睛一亮。
“这是……新到的胭脂?看着倒比我上次在首饰铺买的精致。”
夏晚月顺势拿起一盒紫茉莉胭脂递过去:“这是我用后山的秋花做的,没有添杂味,夫人要是不嫌弃,可以试试。”
张夫人接过,打开盒盖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轻轻蘸了点涂在指尖,颜色是自然的粉紫,衬得肤色都亮了几分。
她惊喜地说:“这颜色真好!比那些艳俗的脂粉好看多了!我要两盒胭脂,再要一盒那个菊黄的脂膏,顺便再称二斤卤肉。”
这一开头,后面来的主顾也纷纷围过来问脂粉。有个年轻的姑娘买了盒秋海棠唇脂,涂了之后对着铜镜笑个不停。
还有位老夫人,听说脂膏能滋润手脚,特意买了两盒,说要给家里的孙女儿用。
没一会儿,柜台角落的几盒脂粉就卖出去了大半。
王婶一边称卤味一边笑着说:“没想到这脂粉比卤味还抢手!往后咱们铺子里,怕是要一半卖卤味,一半卖脂粉了!”
夏晚月正笑着应和,就见阿福提着装脂粉的食盒从外面回来,进门就嚷嚷。
“夏老板!绸缎庄的掌柜说,咱们的脂粉卖得可火了,还让咱们多做些,他想在铺子里专门给咱们留个柜台!”
“真的?”
李婶子眼睛一亮,“那往后咱们的脂粉就不用愁卖了!”
夏晚月点点头,心里也松了口气。
她原本还担心脂粉的销路,如今看来,凭着天然的原料和清爽的香气,倒真能在城里打开市场。
正说着,就见知府府的嬷嬷提着个食盒走进来,笑着说:“夏娘子,夫人让我来取卤味,顺便跟你说,后天府里要办家宴,让你多准备些脂粉,她要送给来赴宴的夫人们。”
“您放心,我一定提前备好。”
夏晚月赶紧应下,又额外装了两盒新做的橙花脂膏,“这是刚做的,您带给夫人。”
嬷嬷笑着接过,又说了几句家常才走。
铺子里的主顾们见连知府夫人都喜欢这脂粉,更是放心,纷纷加购,连带着卤味也卖得比往常快了不少。
临近晌午,铺子里的卤味卖得差不多了,脂粉也只剩最后两盒。
夏晚月坐在柜台后,看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心里满是踏实。
原本只是因秋花而起的念头,如今竟成了铺子里的新营生,卤味的咸香混着脂粉的淡香,在铺子里萦绕,成了独一份的热闹。
她想起家里的孩子们,李温言该放学了,李知夏和赵小梅肯定将小白送去了正里,又去后山采花了。
夏晚月笑着起身,对王婶和李婶子说:“剩下的活你们先看着,我回去看看孩子们,顺便再采些花,晚上好接着熬脂膏。”
走出铺子时,阳光正好,街上的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438/4354472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