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搬新家。
正房三间,东西各有两间厢房,后院还有个小厨房和储物间,正好能放卤味的灶具和脂粉的原料。
“这宅子要价两百两银子,房主急着去外地,要是夏老板诚心买,还能再让十两。”伙计介绍道。
夏晚月绕着宅院走了一圈,手指敲了敲墙面。
墙体结实,屋顶的瓦片也新换过,不用再费心修缮。
但她没立刻应下,只说:“我再看看别处,回头给你答复。”
离开秀才宅,她又去了城东。
那里有处临街的宅院,一楼能开铺子,二楼住人,地段热闹,适合做生意。
可一进门,夏晚月就皱了眉——院子狭小,采光不好,储物间潮湿,根本存不了脂粉原料,而且临街太吵,孩子们休息会受影响。房主喊价一百八十两,她摇了摇头,直接离开了。
最后,伙计又带她去了城南的一处宅院。
这处宅院比城西的略小,却多了个后院,能种些花草,甚至可以开辟一小块地种些香料,方便做脂粉。
正房宽敞,厢房也明亮,唯一的缺点是离卤味铺和绸缎庄稍远。
房主是个老太太,见夏晚月带着三个孩子,语气软了些:“这宅子我住了三十年,要是你能好好待它,一百九十两就卖给你。”
夏晚月站在后院,看着阳光洒在空地上,心里有了主意。
她没立刻拍板,而是带着孩子们回了绸缎庄,让伙计去跟城西的房主谈价。
她要压到一百八十五两,还得让房主负责把院里的杂物清干净。
等伙计去办事的间隙,李温言小声问:“娘,城西的宅子最好,为什么还要再谈价?”
“银子要花在刀刃上。”
夏晚月摸了摸他的头,“咱们要在城里长住,往后花钱的地方还多,能省一点是一点。”
傍晚时分,伙计带回了好消息。
房主同意一百八十五两成交,还答应三天内把杂物清完。
夏晚月当即和伙计找到房主,去衙门办理了手续,交了钱,拿着房契,心里松了口气。
她看着身边的孩子们,眼里难得有了笑意:“往后这里就是咱们的新家了,再也不用受望海村的那些是非。”
李知夏抱着小白,兴奋地说:“娘,我要在院里种上茉莉花,跟望海村的花田一样香!”
夏晚月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等搬进来,就把西厢房改成脂粉作坊,东厢房给孩子们住,后院再搭个棚子放骡车,走的时候后院的牲畜都被她处理了,该杀的杀。
大黄牛再次被她收进了空间里,城里也不适合养。
夜色渐浓,惠州城的灯火亮了起来。
夏晚月赶着骡车,带着孩子们往客栈走。
这是他们在惠州城的第一晚客栈住宿,再过三天,他们就能搬进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开启新的生活。
三天后,夏晚月带着孩子们搬进了城西的宅院。
房主已将杂物清理干净,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里,尘埃在光柱里浮动,竟有种久违的暖意。
李知夏一进门就牵着小白跑到院子里,围着老槐树转圈,李温言则主动拿起扫帚,开始打扫正房的地面。
夏晚月没闲着,先去后院查看。
储物间干燥通风,正好用来存放脂粉原料和卤味的调料。
小厨房的灶台虽旧,却还能用,只需简单擦拭修补。
她从空间里取出之前囤的粮食和煤球,分门别类码放好,又将装脂粉的瓷盒和工具搬进西厢房,规划出工作台和成品摆放区。
“娘,这厢房我来收拾吧!”李温言扫完地,主动过来帮忙。
夏晚月点点头,把抹布递给她:“注意别碰到瓷盒,那些都是要送进绸缎庄的。”
她自己则去正房整理床铺,把带来的被褥铺好,又在床头放了个暖炉。
城里的虽不如村里冷,却也得让孩子们睡得暖和。
正收拾着,院门外传来敲门声。夏晚月警惕地走到门边,问:“谁?”
“晚月丫头,是我,正里。”
门外传来正里的声音。
她打开门,看见正里扛着一捆干柴,身后跟着王大娘,手里提着个布包。
“我们去绸缎庄问了一下,听说你们今天搬进来,我和老婆子来看看。”
正里把干柴放在墙角,“这柴是我特意劈好的,烧起来旺。”
王大娘则把布包递给夏晚月:“里面是些腌菜和干豆角,不是很多,但是这雪刚化,也没有蔬菜,能有点菜干,下饭也不错,你们刚搬来,肯定没来得及准备这些。”
夏晚月接过布包,叹了口气,转身从屋里拿了两罐脂粉递给王大娘:“这是新做的玫瑰脂膏,您和小梅用着正好。”
王大娘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叮嘱道:“在城里要是遇到难处,就捎信回村,我们帮你想办法。”
送走正里和王大娘,夏晚月看着院里的干柴和布包里的腌菜,对孩子们说:“正里爷爷和王大娘是真心待咱们,以后要是他们来城里,咱们得好好招待。”
李知夏点点头,抱着脂膏说:“等小梅来,我要跟她一起用这个。”
傍晚时分,宅院终于收拾妥当。
正房明亮温暖,厢房整齐有序,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石桌石凳擦得干干净净。
夏晚月做了顿简单的晚饭,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着热乎的饭菜,看着窗外的灯火,心里满是安稳。
——这是他们在惠州城的第一个家,没有村里的是非,没有抢粮的混乱,只有平静和希望。
饭后,李温言拿出账本,对夏晚月说:“娘,明天我跟你去绸缎庄送脂粉吧!还能帮你看车。”
夏晚月点点头,摸了摸他的头:“好,咱们明天就去,让掌柜的看看咱们的新家,往后生意也能更顺些。”
“等雪化完了,天气好转,我就在城里给你找一家私塾,到时候再送你去读书,你这段时间就帮我打理生意吧!”
李温言点头。
夜色渐深,孩子们睡熟后,夏晚月站在院门口,看着街上的灯火。
她知道,在城里的日子不会一帆风顺,或许还会遇到新的麻烦,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只要她足够坚定和心狠,就能护住这个家,在惠州城扎下根,把脂粉和卤味生意做得更大。
第二日清晨,夏晚月带着李温言,赶着骡车往绸缎庄送新一批脂粉。
刚到街口,就见掌柜的站在铺门口张望,看见他们,立刻笑着迎上来。
“夏老板,可算把你盼来了这雪刚化,这几天就有不少夫人来问新脂膏,我都快应付不过来了。”
李温言熟练地跳下车,帮着把装脂粉的木盒搬进店,按颜色和款式分类摆好。
掌柜的看在眼里,赞许地对夏晚月说:“温言这孩子越来越能干了,将来定是你的好帮手。”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438/434606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