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个体餐馆
书房里,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知微,”许荆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对于安安和南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如果能有这样一段在海外生活的经历,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他们可以在最自然的环境里,接触和学习一口地道的英语,这会让他们受益终生。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亲身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这对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格局,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
“而对于你来说,”他继续说道,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一步步地将猎物引入自己精心布置的“陷阱”。
“这一年,不仅仅是读书,更是你建立人脉和视野的最好机会。伦敦是全世界的金融和时尚中心,在那里,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商业理念和设计潮流。这对于你未来的事业发展,无论是继续做你的‘花间集’,还是做别的什么,都大有裨益。”
林知微紧紧地咬着嘴唇,陷入了沉思。
她不得不承认,舅舅一定是一个顶级的谈判高手。
他没有用那些虚无缥缥缈的空话来劝说她,而是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为她分析得清清楚楚,将所有的好处,都条理分明地摆在了她的面前。
去伦敦读书,带着孩子,有至亲在身边照顾,还能同时为自己的品牌,开拓海外市场……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一个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安排。
“这件事,你不用急着答复我。”许荆看出了她的动摇,放缓了语气。
“你可以回去,跟周译好好地商量一下。如果,他也愿意一起来伦敦,那就更好了。我住的隔壁,就是帝国理工学院,他的专业,在那边也能找到对口的方向。”
许荆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之前我也跟周译简单地聊过他之后的计划。我感觉,他对纯粹的、专业细化的学术研究,兴趣不大,你们可以好好商量一下。”
许荆这一番话,说得林知微心神荡漾,久久无法平静。
不久后,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
林知微和周译并肩漫步在东城的胡同里。春日的北京,褪去了冬日的萧瑟,处处都充满了生机。
灰墙青瓦之间,偶尔能看到一树树探出墙头的、开得正盛的海棠花,粉白色的花瓣,在和煦的春风中,簌簌地落下。
两人走得很慢,享受着这难得的春日时光。
“舅舅那天跟你提的建议,我觉得……挺好的。”
林知微停下脚步,有些意外地看着他。阳光透过树梢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让他英俊的轮廓显得格外柔和。
“你……你真这么想?”她问道。
“当然。”周译握住她的手,他的眼神,是她所熟悉的、那种能让人瞬间安心的认真与坚定。
“知微,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这是一个好机会,无论是对你,还是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有舅舅在伦敦照应着,还有安安和南南陪在你身边,我也会更放心一些。而且,只有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不算长。”
林知微咬着嘴唇:“虽说距离我们毕业,还有两年的时间。但现在出国留学,都得走公派。如果真的确定要去的话,明年就要开始准备申请学校和公派的名额了。”
她抬起头,望着自己的丈夫:“那你呢?你真的……不跟我一起去吗?”
“我跟舅舅聊过了。”周译笑了笑,抬手,将她被风吹乱的一缕碎发,别到了耳后,“我这个人,性子野,坐不住。让我安安分分地待在学校里,搞那些更专业、更细化的学术研究,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也太浪费时间了。”
他们继续并肩往前走,拐过一个街角,前面渐渐热闹了起来。
正说着,他们已经走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一家门脸极其不起眼的小餐馆。
餐馆的门口,竟然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穿着工装、一看就是附近工厂的工人,也有提着菜篮子、刚刚从菜市场回来的附近的居民。
甚至,林知微还注意到,队伍里,还夹杂着几个金发碧眼、一看就是外国人的身影。他们手里拿着专业的相机和笔记本,正兴致勃勃地跟周围排队的食客们,比划着交流着什么。
“应该是驻华的记者。”周译在她耳边小声说道,“估计是过来报道的。”
也难怪会惊动外国记者。这家小餐馆,虽然店面不起眼,却是改革开放后,全北京第一家,拿到了由市工商局正式颁发的、编号为“001”的个体餐饮营业执照的餐馆。
它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属于个体经济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店面不大,只有四五张桌子,装修也极其朴素。白色的墙壁上写着几样菜名,就算是菜单了。
菜单很简单,总共就几样菜,但都是店主的拿手好菜。林知微和周译点了这里最出名的锅塌豆腐、五丝桶,还有一道清炒面筋。
上菜的速度很快。那道五丝桶,是用极薄的、摊得金黄的蛋皮,卷着切得极细的笋丝、香菇丝、猪肉丝、韭黄丝和粉丝,然后下锅炸得金黄酥脆。一口咬下去,外层的蛋皮酥脆焦香,内里的馅料却依旧鲜嫩多汁,口感的层次,异常丰富。
锅塌豆腐,则是炸过的豆腐,外皮焦香,内里却嫩如酯玉。中间还夹着调味恰到好处的肉馅,配上用高汤和酱油勾芡而成的、咸鲜适口的特制酱汁,一口下去,鲜美异常,让人欲罢不能。
就连最简单的清炒面筋,也做得很美味。面筋弹牙有嚼劲,配菜新鲜爽脆,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充满了家常菜特有的、那种温暖的锅气。
“真好吃。”林知微吃得心满意足,由衷地赞叹道,“比那些国营饭店里,大师傅做的菜,有特色多了。”
周译也笑着点头。国营饭店的菜,中规中矩,总带着一股敷衍了事的“大锅饭”味道。而这里的每一道菜,都能让你尝出制作者的用心和热情。
春风,轻轻地吹过胡同,带来了远处海棠花的淡淡幽香。
林知微和周译看着眼前这间小小的、却充满了无限生机和活力的餐馆,心中,也同样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
这家餐馆还开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381/435659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