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116章 双方争抢新书

第116章 双方争抢新书


再加上这十个月来读者寄来的信件,小院其他两个屋子里,已经堆满了读者的来信。

林林总总,估摸着有上万封了。

而陈述的小院又迎来了两人。

一位是《收获》杂志编辑部的刘良主编,另一位是汉东省作协的王洪副主任。

两人几乎是一前一后赶过来的。

走进小院,刘良感慨万千。

“去年的时候,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小院,当时和你在洽谈连载和签约。”

“那会儿秋风萧瑟,已经马上到冬天了,万物凋零。”

“而今是已经步入了盛夏,万物郁郁葱葱。”

葡萄架下,三把木椅。

正中摆放着一个小桌子,上面放了一壶茶外加一些水果。

刘良感慨万千。

密密麻麻的葡萄叶遮住了阳光,一串又一串葡萄正在由绿变紫,马上就成熟了。

此时的葡萄还有些酸。

王洪闲得无聊,摘下来尝了一串,差点没酸倒牙。

这种品牌的葡萄,即便是完全成熟了,也是甜里面透着一些酸,有些人根本吃不下去。

“是啊,那会儿我还是一个大学生呢,一晃眼都毕业了。”

陈述也是感慨了起来。

“我算是见证你从一个新人作家转变身份成为当红作家的人之一了。”刘良开口道,“新书还是发表在《收获》杂志吧。”

如今的《收获》杂志半月刊的销量达到了150万册。

尤其是《明朝的那些事儿》完结篇幅的那份半月刊,销量涨到了两百万册,供不应求。

而且《收获》杂志原本主要的辐射范围在沪市以及周边的几个省份,现在已经涵盖了十数个省份,连一些偏远地区省份都有售卖点。

这样算下来,每年差不多有三千多万册的销量,是以前的上百倍。

由此带来的是《收获》杂志社今年的营收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地位。

净利润也很恐怖!

刘良在去年的年关,更是拿了一笔可观的年终奖。

“张总编已经调走了,今年的四月份先是升了总编,然后调到了文联部门,担任常务副主席。”刘良说道,“不过你放心,虽然她走了,但是咱们《收获》杂志依旧会大力支持你。”

张佳慧是钟小艾的表姐。

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她还是副总编。

如今熬走了总编,一跃升了上去。

总编是副厅级编制,和文联的常务副主席差不多是一个级别。

也算是平调了。

三十多岁的副厅级,虽说不是实权部门,但速度也很快了。

不过像她这种路子,以后的升迁会来越来越慢,适合她的岗位也会越来越少。

大概率只会待在文艺部门工作一辈子。

“新总编是从沪市作协那边过来的,商量了一下,你的新书倘若在《收获》杂志上发表,还是给你千字150的价格。”

“当然了,还有一些额外的福利和待遇。”

“比如帮你解决掉沪市的户口,甚至还会给你提供一套安置房。”

“但前提嘛,你得成为沪市作协下辖文学院的签约作家!”

刘良看向了陈述,“这个是新任总编的意思!”

这个签约作家可是随随便便就签约那么简单。

许多省作协下辖的文学院都是有编制的,成为签约作家就相当于获得了事业编制,有稳定工资的那种。

许多大作家进入作协,采取都是这种方式。

后面一步步干到了文学院的副院长、院长,再成为作协的副主席,最后担任省作协的主席。

成为一个省文学上的掌门人。

只不过再过一二十年,这种直接入编的方法被取消了。

逢编必考,逢进必考。

目前《收获》杂志能开出的条件就这些。

千字150块,外加一个编制,以及沪市的一套房。

地理位置嘛,应该还可以。

此时虽然偏僻,但是随着沪市的发展,市区面积不断扩大。

这套房子未来值八九百万,甚至一千多万,应该问题不大。

但这种条件对陈述而言,丝毫提不起兴趣。

京州市才是陈述的大本营,他要留在京州市这边发展。

沪市的一套房子固然不错,可不论别的,光《明朝的那些事儿》后续版税估摸着就能为陈述提供上亿的收入。

更何况陈述不可能只写一本书,后续其他书还有源源不断的版税收入。

此时他在沪市买房子都没任何问题,更别提若干年以后了。

只是目前不打算在沪市那边发展罢了。

“要我说,你们杂志社未免也太抠搜了。”一直未曾开口的王洪,终于张口了,打断了刘良的话,“《收获》杂志现在每年好几千万的营收,就出这点钱?”

闻言,刘良为难了起来,“这个价格不是我定的,另外《收获》杂志原本最高的价格是千字100,如今给陈述千字150块,已经破了规矩。”

“王主任,你是汉东省作协的,应该明白。”

“不可能给陈述太高的价格。”

“谁说的?”王洪可不吃这一套。

的确有许多规矩限制,不说别的,上面的主管单位大概率都不会批准。

而且一本杂志上又不光陈述一个人的文章,还有其他人的文章。

陈述不断提价,其他作家也要提价,所以很麻烦。

但汉东省作协的田封义可不管这个,已经给他放下狠话了,务必要签下陈述的新书。

“我们汉东省作协给陈老弟开出的条件是——千字200,在此基础上,倘若杂志的销量提升后,每多提升五万册,涨价50块。”

“按照你们半月刊的销量,我们可是要付给陈述老弟千字1650块的!”

王洪开出了一个天价。

汉东省下辖的杂志,销量很差。

每本半月刊的销量在两万七八到三万两三千册之间。

折中一下,大概三万册左右。

要是能将半月刊卖到一百五十万册,需要给陈述提价二十九次!

“嘶……”

听到这个价格,刘良倒吸了一口冷气,“你是真敢开牙啊?”

“作协里难道没人管?”

“文联那边也没人管?”

“我来之前,田封义书记亲口和我说的这个价格!谁敢管?”王洪反问道。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380/435668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