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冤家路窄
第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
春寒料峭,山风卷着湿冷的雾气钻进衣襟。
姜杳的风寒方愈,被这冷风一激,忍不住打了个轻嚏。
她慌忙捂唇,屏息望向碑前那道身影。
幸而裴轻衍并未察觉灌木丛后藏着的两双眼睛,整个人如同凝在墓前。
风拂衣摆、林鸟低鸣,仿佛都与之无关。
良久,他将一枚玉扣轻轻置于碑上,如同完成一场无声的告别,旋即转身离去。
待车马声彻底远去,姜杳才从灌木丛中走出。
她抬手取过碑上那枚玉扣,指腹摩挲着熟悉的纹路,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那个日光澄澈的午后。
永昌十七年春。
平阳侯府举办射柳会,京中子弟皆策马而至。
宋窕窕作为京中为数不多善骑善射的女儿家,也在比试之列。
她张弓搭箭,三矢连中柳枝悬着的铜钱眼,引得场中满是喝彩。
不少王公贵族上前与之寒暄称道,可在诸多俊彦之间,宋窕窕眼里只看得见一人。
彼时裴轻衍正手持玉腰弓,面前靶心亦是十射十中,无一虚发。
平阳侯面露赞许,催马近前,扬声道:
“骑射双绝,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不过本侯看宋小姐的箭术亦极为精湛,不如二位比试一番,如何?”
少年蓦然回首,二人目光相汇的刹那,宋窕窕心跳骤然漏了一拍,却仍昂首扬声:
“既然侯爷有此美意,不知裴世子可愿与我一赌?若我胜了,便请世子以腰间玉佩为彩头,如何?”
裴轻衍眼中掠过一丝讶异,却依旧从容解下玉佩,命人悬于百步之外的竹竿上。
而后向宋窕窕比出一个“请”的手势。
几轮比试过后,两人堪堪打了个平手。
眼看双方的箭囊将空,宋窕窕忽然反手抽出裴轻衍箭袋中的最后一只羽箭。
策马绕场半周间,连同她自己的末箭,双矢共同搭上弓弦。
破空之声传来,一支羽箭朝着箭靶红心飞去,而另一支直取竹竿上的玉佩悬绳。
先前那支羽箭自是直直没入靶心。
而另一头少女扬鞭而起,卷住那被射落的玉佩,稳稳拿在掌心。
这一场,自然是宋窕窕赢了。
宴席将散时,她独自寻到裴轻衍,取出玉佩递还:
“今日场上承蒙世子相让,然此佩贵重,窕窕愧不敢受,现将原物奉还。”
裴轻衍顿了顿,伸手接过玉佩重新系于腰间,缓声道:
“这玉佩于我确实珍贵,乃是来日聘妻之信物,不宜私下相授。”
他望向女子的瞳色清亮,带着剔透的热烈。
“待至下月初八,在下与双亲共同过府,届时再将玉佩郑重交予姑娘。”
少年人的尾音如春夜微风,无声无形中,搅动了一池未曾言说的心事。
然而初八那日——
宋窕窕沦为人人鄙夷的“私生女”。
她亲手雕刻了与玉佩同款纹饰的白玉发簪,本想送给来提亲的心上人,却只看到对方漠然离开的背影。
往事散尽。
姜杳手握着玉佩,再也没有那暖如明春的感觉,只剩下心中彻骨的冰寒。
当年求而不得的东西,如今就这么轻易被放在冰冷的墓碑上。
裴轻衍,你这场情深义重的戏,究竟是演给黄土之下的人看,还是演一个自己心安?
只可惜,有我在一日,你将永无安宁。
将玉佩放回原位之前,姜杳又将其再心中暗自描摹了一遍。
而后转头淡淡对孙嬷嬷道。
“走吧。”
两人回到城中,需各自分路回去侯府。
分别前,姜杳把身上所有的钱财都塞给了孙嬷嬷。
孙嬷嬷连连推拒,姜杳却执意道。
“此事到底并非一朝一夕能成,我能许诺的是,待一切终了,你我手上不会沾染半分血污,但在那之前,唯有先稳住他,银钱,是最简单的办法。”
孙嬷嬷闻言终不再推辞,
对姜杳再三拜谢后方才收下,转身隐入街巷人潮。
姜杳目送她离去,随即转身步入一间玉器行,择了件成色尚佳的白玉,而后出门往对巷那间药铺走去。
她正低头想着心事,忽听前方传来一阵嬉笑喧哗之声。
抬眼看去,心头猛地一沉——真是冤家路窄。
只见杜越被几个纨绔子弟簇拥着,摇摇晃晃地从对面走来,显然喝了不少酒。
杜越一眼就看到了姜杳,那双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充满了令人不适的贪婪和志在必得。
“哟!这不是姜姑娘吗?真是天涯何处不相逢啊!”
他推开同伴,踉跄着拦在姜杳面前,喷着酒气道。
“怎么,今日一个人出门?”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360/1111112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