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咸鱼医神 > 第16章:鞋印里的跨国阴谋

第16章:鞋印里的跨国阴谋


陈砚盯着那只抽动的袖口,没动。

楼下垃圾站的风卷着塑料袋打转,那只蓝色布角缩了回去,桶盖合上,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他转身回处置室,反手锁门,把密封袋里的组织残片放进冷藏盒,贴上标签,写了个“秦”字。

天还没亮,他骑车出医院后门,拐进老城区小巷。法医中心侧门的灯亮着,他敲了三下,门开条缝,秦雪接过冷藏盒,一句话没问,只点了点头。

“三天内。”他说。

她关门,没应声。

陈砚回急诊科时,早班交班刚结束。周慧萍在护士站核对输液单,抬头看了他一眼:“你那鞋,换过了?”

他低头。脚上是双旧运动鞋,鞋带松着。

“昨天那双,放更衣室了。”他说。

周慧萍皱眉:“李强说他看见你穿那双鞋进了药库后巷,可你昨晚根本没排班。”

陈砚没答,径直走向更衣室。他的柜子在最里面,门锁完好。打开后,备用运动鞋还在,鞋跟朝外。他拎出来,放在地上,手指摸上减震层。

一道新鲜刮痕,斜切入橡胶,边缘整齐,像是被金属锐角划过。

他从白大褂口袋掏出一张照片——l废楼现场,王振海鞋跟脱落的金属片,边缘有弧度,厚度约两毫米。他把照片和鞋跟对齐,用手机打光。

形状吻合。

他起身,走到护士站,把两双鞋并排放在地砖接缝处,拿记号笔描出轮廓。

“这双鞋的减震层压缩比特殊。”他对周慧萍说,“留下的印痕深度是3.2毫米,全城不超过五百双。”

周慧萍蹲下来看:“你是说有人用你的鞋?”

“不是用。”他说,“是照着做的。”

他收起鞋,放回柜子,锁上。转身时,手机震了一下。

秦雪的短信:“血清含‘诺维林—K’,东南亚特供抗凝剂,未在我国注册。组织样本为实验室培养,非人体来源。”

他站在原地,把短信看完,删掉。

中午,他在值班室翻病历本,写下“诺维林—K”三个字,红笔圈住,下面画线,指向“王振海”两个字。写完,撕下那页,塞进内袋。

下午三点,他去药房查肝素配比记录。药剂师递来打印单,他扫了一眼,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一个代号:“H—7”,备注栏写着“实验性抗凝剂,仅限科研使用”。

他没说话,把单子还回去,转身走了。

晚上九点十七分,他登录医院公用电脑,邮箱跳出一封新邮件,标题是“K—7”。附件是PDF,加密。

他插上U盘——秦雪昨天给的,黑色外壳,无标识。电脑自动切换隔离系统,文件解密。

第一张是公司注册资料:开曼群岛,“海川医疗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振海。

第二张:新加坡,“南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某,王振海妻子的表弟。

第三张:迪拜,“东方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某,王振海大学同窗。

他一张张翻。

二十家,遍布离岸地,注册时间从三年前到三天前不等。

最后一张:曼谷,“南星医疗咨询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三天前。经营范围:“生物样本跨境运输、医疗技术合作”。

他放大右下角印章,比对医院档案库里调出的王振海签字样本。笔画转折、起笔角度、收尾顿挫,重合度极高。

他打印出来,用手术刀裁下“曼谷”二字,走到墙边,贴在世界地图上。

然后他摊开三份文件:法医报告、鞋印分析、公司注册资料。

红笔画线。

第一条:诺维林—K  →  模型组织  →  清洁工传递  →  栽赃陈砚

第二条:鞋印3.2mm  →  废楼金属片  →  王振海定制皮鞋  →  鞋模复制  →  伪造现场

第三条:南星医疗  →  三天前注册  →  与栽赃时间吻合  →  跨境运输通道

他盯着三条线,停顿几秒,再画一条横线,把三者串起来。

上方写结论:“非偶然栽赃,系跨国预演——目标非陷害我,而是测试‘远程嫁祸’流程。”

笔尖顿住。

他忽然起身,打开电脑,调出医院监控系统。输入时间:昨天下午四点十五分,药库后巷。

画面出现:清洁工李强推着转运车,经过三号急救床,拖把轮子卡过床脚,留下划痕。他弯腰调整,袖口蹭到床底。

陈砚暂停。

放大袖口。

布料边缘,有一小块透明塑料,带弧度,像是从容器上掰下来的。

他从证物袋取出昨天在床底找到的塑料片,比对屏幕。

形状一致。

他退出监控,打开邮箱,重新下载“K—7”邮件附件。翻到第十七页,一家注册于缅甸的公司:“瑞金医疗设备租赁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含“医疗耗材回收与再利用”。

他记下编号,关掉电脑。

站起身,走到处置室后窗,推开。夜风灌进来,楼下垃圾站的绿皮桶排成一列,其中一个桶盖半开,露出蓝色布角。

他盯着那桶。

桶盖动了一下。

一只戴着橡胶手套的手伸出来,抓起桶边一个透明袋子,塞进外套。

那人穿着清洁工制服,背影瘦高,走路时左腿微跛。

陈砚没动。

那人拖着车走远,拐进后巷。

陈砚转身,从抽屉取出另一双运动鞋——鞋跟减震层完好,但内垫被挖空一厘米。他塞进一块金属片,厚度两毫米,边缘带弧。

然后他换上这双鞋,走出处置室,穿过急诊大厅,从后门出去。

巷子黑,水泥地湿,他一步步走,鞋底压地,发出轻微摩擦声。

走到拐角,他停下。

地上有道新鲜鞋印,泥印清晰,深度约3.2毫米。

他蹲下,从口袋掏出一张透明膜,盖在鞋印上,轻轻按压。

膜揭起时,印着完整纹路。

他收好膜,站起身,看向巷子深处。

灯光照不到的地方,转运车停在废楼门口,车斗敞开,里面堆着报废模型和血袋。

穿制服的人正往里搬一个铁箱,箱体印着字母“NS”,下面一行小字,看不清。

陈砚站在原地,鞋底沾着泥,手里捏着透明膜。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225/1111113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