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咸鱼医神 > 第27章:签名的真面目

第27章:签名的真面目


陈砚站在院长室门外,手指还悬在半空。

王振海的声音从门缝里钻出来,平稳,不急不缓,说账本泡了水,查不出什么。

他没敲下去,也没走。

走廊尽头的监控探头转了个角度,红灯闪了两下,他侧身进了消防通道。

楼梯间灯坏了,只有应急出口的绿光映着台阶。

他贴着墙往下走,脚步没声。到了急诊值班室,门没锁,他推门进去,反手关上,没开灯。从内袋摸出那张标签,纸边已经有点发软,但字迹清楚。

他掏出手机,调出一张照片——二十年前父亲签的手术同意书复印件,是他在档案室翻了三天才弄到的。

两份字并排摆在桌上,屏幕光照着。他把手机亮度调到最低,眼睛凑近。

都是手写,“王”字收尾往上挑,像钩子,一模一样。但“陈明远”三个字不一样。

父亲写的“远”,最后一笔是甩出去的,带个自然的弧,像刀划过布。标签上的“远”字,末笔顿了一下,像是写到一半在想该怎么模仿。

不是同一人写的。

他把标签翻过来,背面有印泥残留,颜色偏暗红,不是医院现在用的那种。

这种印泥,九十年代末才有人用,后来因为容易晕染被停了。他父亲那批人用过一阵。现在谁还会拿这种东西来盖章?

手机震了一下。

他没看屏幕就拿起来,是群消息。

“3床家属已签放弃治疗协议,准备拔管。”

他盯着那行字,手指在屏幕上停了两秒,然后熄了屏。没回,也没动。

这群里从没人说话,消息来了就走,像定时闹钟。

可这次不一样。上次是“签字人已盯上”,这次直接说要拔管。不是威胁,是通知。

他把标签塞回内袋,起身出门。B区在五楼,他没走电梯,走楼梯。

楼道里有股消毒水混着铁锈的味道,他记得这味儿。昨晚巡房时闻过,在3床病房门口。

推开B区走廊的防火门,灯是亮的,但护士站没人。他径直往3床走。门虚掩着,他推开了。

床头卡写着“张建国,58岁,肝衰竭”。被子盖到胸口,呼吸机滴滴响着,氧饱和度88,偏低,但没到临界点。

床单是旧的,没换,边角卷着,露出底下一层暗色印子,像是血渍干了。床头柜上放着一瓶营养液,封口完好,没拆。

病历写着“持续静脉营养支持”。

他走过去,轻轻掀开患者左边衣领。耳后三道疤,平行,长度一致,间距均匀,像是用尺子量过。

他见过这疤。在U盘里那些无名尸的照片上,一模一样。

他放下衣领,退后半步。

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是护士,白鞋踩在地砖上,声音很轻,但节奏不对。正常巡房不会这么慢,也不会停在门口这么久。

他没回头,手指摸进白大褂口袋,手术刀在,刀柄磨得光滑。

门被推开。

“陈医生?”护士手里拿着钳子,是拔管用的,“主任说这床家属签了字,可以终止治疗了。”

陈砚没动。“家属签字在哪?”

“系统里有电子记录。”

“调出来。”

“现在系统在升级,查不了。”

他看了她一眼。女护士,三十出头,脸熟,但不是B区的。她手里的钳子没放下,指节有点发白。

“你是哪个班的?”他问。

“替班的,护理部调来的。”

他点点头,突然伸手,按了床头紧急呼叫铃。警报响了两声,他立刻又按了取消。

护士手腕抖了一下。

“你刚才站门口站了十七秒,”他说,“等警报响了才进来。正常人不会这么干。”

她没说话。

“这人耳后有标记,你拔管,就是帮他们杀人。”他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楚。

护士退了一步。

他绕到床尾,看呼吸机参数。支持模式是SIMV,氧浓度35%,可以调。

他伸手去旋钮,护士突然上前一步。

“你不能动设备!”

他没理她,把氧浓度调到60%。血氧数值往上跳,89、90、93……患者呼吸频率慢了点,但没呛管。

“你再碰机器,我叫保卫科了。”护士手伸进护士服口袋,像是要掏手机。

陈砚转身,手术刀还在手里,但没拿出来。他用刀尖轻轻挑开输液管快接头,药液喷出来,溅在墙上。

滴落的声音很轻,但够了。

“现在没有静脉营养支持了。”他说。

护士盯着那滩湿迹,手停在口袋里。

他把呼吸机电源拔了。

警报立刻响起来,尖锐,持续。他等了三秒,再插上,机器重启,警报停了。

这招不合规,但能拖延时间。医院规定,只要呼吸机重启没造成患者损伤,就不算事故。

“你这是干扰医疗流程。”护士终于开口,声音有点抖。

“那你现在去把签字原件打印出来。”他说,“我要看家属亲笔签名,按手印,全程录像。没有这些,这床谁也不能动。”

她没动。

“你可以现在打电话,叫保卫科,叫主任,叫院长。”他靠在床边,手插回口袋,“但我告诉你,这人耳后的疤,和过去七具无名尸一样。你拔了管,明天法医验出来,第一个查的就是你。”

护士嘴唇动了动,没出声。她慢慢把钳子放回托盘,转身走了。脚步比来时快。

陈砚等她走远,才重新检查患者。

耳后疤痕边缘整齐,不是外伤,是工具刻的。

他拍了照,存进手机,文件名打上“签名与标记”。然后翻出父亲旧案的卷宗照片,一张张过。

停在一页上。

“特药A型”试验受试者名单,共十二人。他放大其中一张档案照,患者耳后,三道平行痕,和眼前这个一模一样。

名单编号是07,和刚才那张移交标签上的“B—07”对上了。

不是巧合。

有人在用当年父亲被陷害时的实验体系,重新走一遍流程。伪造签名,制造“自愿放弃”,把带标记的患者推上死亡线。

账本泡了水?不可能。移交记录还在,签名能对上,说明整个链条没断。

他们不是在掩盖过去。

是在重演。

他把手机倒扣在床头柜上,摸了摸白大褂口袋。听诊器还在,铁头缺了个角,像是撞上了硬物。他没修,也没换。

走廊传来推车声,是换药的。

他站起身,正要走,手机又震了。

不是电话,是群消息。

新一条。

“B—07清除延迟,签字人介入,确认是否改用备用方案。”

他盯着那行字,手指缓缓收紧。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225/1111112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