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咸鱼医神 > 第64章:变异病毒泄露警报

第64章:变异病毒泄露警报


紫光在枪管里越聚越亮,陈砚脚跟已经抵住平台边缘。

他没再往后退,而是突然弯腰,把手里半截听诊器的金属头砸向男人脚前地面。

“当”一声脆响,金属弹跳两下,滚进裂缝。

男人瞳孔微缩,枪口偏了半寸。

就是这一瞬,陈砚眼角扫过四周。

三具克隆舱裂了口,绿色黏液顺着支架往下淌,滴到地面发出“滋滋”声,水泥层冒起白烟。

编号“09”的那具受损最严重,玻璃裂成蛛网,液体正从导管接口处渗出,顺着排水槽往地漏流。

他喉咙发紧,没动。

空气里开始飘一股甜腥味,像铁锈混着腐烂的桃子。

周慧萍靠在门边,忽然抬手扶了下额头,肩膀晃了一下。

秦雪低头看检测仪,屏幕闪红,发出短促蜂鸣。

“空气里有神经毒素。”她声音压得很低,语调急切,“浓度在上升。”

陈砚扯下白大褂下摆,几步跨到冷却池边,把布料浸进液槽。

水是冷的,带着金属味。他拧了半干,捂住口鼻,另一只手把秦雪拉到身边。

“用镊子,”他说,“从排水口截一段黏液。”

秦雪没问为什么,从包里摸出不锈钢镊,蹲身探手。

黏液滑腻,像融化的果冻,镊子夹住一截刚提起,她手腕一沉——黏液拉出细丝,差点断在空中。

她迅速装进密封管,拧紧盖子。

“通风系统重启了。”陈砚盯着头顶的排风扇。

叶片刚开始转,慢得几乎看不出来,但雾气正往四面扩散。

秦雪打开分析模式,仪器滴了两声。

“改良版SARS,高传染性,主要走呼吸道。”

她顿了顿,“但加了东西——一种神经麻痹剂,作用比氯胺酮快三倍。吸入两口就会失去行动能力,五口以上可能直接昏迷。”

陈砚盯着那支基因枪。

男人还在调整角度,但呼吸比刚才急,右手抖了一下。

他知道,对方撑不了太久。

“不,不能从原路走。”陈砚说。

话音刚落,警报声响起。

不是刚才那种短促音,而是低沉的电子倒计时。

“B区密封程序启动,30秒后注入惰性气体。”

红灯在墙上一圈圈扫过,像血在流动。

周慧萍抬头看门,发现原本的逃生通道指示灯熄了。

她伸手去推,门纹丝不动。

“锁……锁死了。”她语调惊慌,急切地看向陈砚。

陈砚没看门,而是盯住墙角。

应急灯没亮,说明电力系统局部断了。

他快步走到配电箱旁,蹲下检查后侧。螺丝是松的,像是有人经常拆卸。

他用手术刀撬开盖板,里面线路乱成一团,但有一根粗电缆从主箱穿出,通向墙后。

“这里有暗门。”他说。

三人合力把配电箱推开,后面露出一道窄缝。

陈砚伸手进去,摸到金属门把手,一拧,咔哒一声。

门开了。

走廊比想象中窄,仅容一人通过。

地面是防滑钢板,踩上去有轻微回响。

两侧没灯,只有每隔几米一个应急指示牌,绿光幽幽。

他们快步往里走,身后传来“轰”的一声,像是气阀关闭。

空气暂时安全了。

但陈砚没放松。他走在最前,刀握在手里,贴着大腿外侧。

这种地方,不会只有一条路。

走了约二十米,通道忽然变宽,出现一个小型休息区。

墙边有张金属桌,上面堆着几本泛黄的记录册。陈砚没碰,而是抬头看墙。

墙上贴满了照片。

全是同一个男人。

他穿着白大褂,站在不同年份的实验室里,背景设备从老式离心机到早期基因测序仪,时间跨度至少十年。每张照片下方都用红笔写着:“样本001”。

陈砚站住了。

秦雪和周慧萍也停下。

“这是……”周慧萍刚开口,掏出手机想拍照,屏幕闪了一下,直接黑了。

她按电源键,没反应。

“别试了。”陈砚说,“这地方有强磁场干扰。”

秦雪检查了手机,发现电池温度异常高。

“不是死机,是被烧了主板。”她抬头,“有人不想我们带走任何影像。”

陈砚没说话,走到墙前,一张张看过去。

照片里的男人很年轻,眼神却不像研究员。

他站姿僵硬,手指贴着裤缝,像是被要求摆拍。

有几张背景里有玻璃舱,隐约能看到里面躺着人。

他伸手,抹去其中一张照片边缘的灰尘。

背面有字,蓝黑色墨水,笔迹潦草:

“第7次记忆清洗失败。意识残留率18%。建议终止实验。”

陈砚的手停在半空。

他认得这个笔迹。

是他父亲的。

“样本001……”秦雪低声说,“他们不是在研究你父亲。他是被研究的那个。”

周慧萍靠着墙,声音发颤:“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那些实验……他是不是……”

陈砚没回答。

他盯着那张写着“记忆清洗失败”的照片,手指慢慢收拢,刀柄压进掌心。

走廊深处传来一声轻响,像是金属门滑动。

三人同时转头。

尽头有扇铁门,原本闭合,现在开了条缝。

冷风从里面吹出来,带着消毒水和某种腐味。

陈砚往前走。

门后是个小房间,比通道宽不了多少。

墙边摆着几个铁架,上面全是文件盒。盒脊上印着编号:001—A  到  001—Z。

他抽出最上面一盒,翻开。

第一页是体检报告。姓名栏写着父亲的名字,日期是1993年6月17日。

项目栏里,“脑电波异常”“海马体萎缩”“短期记忆清除记录”被红笔圈出。

后面是每日记录。

“6月18日:注射C—7复合液,目标清除创伤记忆。受试者出现抽搐,持续47秒。”

“6月19日:进行语言重构训练。受试者能说出‘我是医生’,但无法回忆医学院经历。”

“6月20日:第3次清洗。受试者在睡眠中喊出‘不要动手术’,疑似记忆突破抑制。”

陈砚一页页翻。

记录越来越短。

到最后,只剩一句话:

“7月1日:样本001已完全服从。可投入临床对照实验。”

他合上文件盒,放回原位。

转身时,发现秦雪站在另一排架子前,手里拿着个玻璃瓶。

瓶里是黑色粉末。

标签上写着:“神经清洗残留物。提取自样本001脑组织。活性保留率:41%。”

她抬头:“这东西还在。”

陈砚走过去,接过瓶子。透过玻璃看,粉末在应急灯下泛着暗红光泽。

他忽然想起什么。

从口袋里摸出那枚王振海的工牌。塑料壳裂了,但照片还在。他对比瓶身标签的笔迹。

一样。

都是他父亲的字。

“王振海当年不是被赶走的。”陈砚声音很平,“他是留下来的人。”

周慧萍靠在门框上,呼吸有点急:“他……参与了这些?”

“不止参与。”陈砚把工牌收回口袋,“他是执行者。”

走廊突然安静。

远处的门又动了一下,这次是缓缓关闭。

陈砚抬脚往回走。

“不能停。”他说。

刚迈出两步,秦雪突然喊他。

“等等。”

她蹲在最后一个铁架前,从底层抽出一个未编号的文件袋。封口用蜡封着,已经裂开。

她打开,抽出一张照片。

是手术室。

一群人围着手术台,穿白大褂,戴口罩。中间那人躺在台上,头被固定,额头贴着电极片。

是陈砚的父亲。

他眼睛睁着,但眼神空洞,像看着什么,又像什么都没看。

照片角落有时间戳:1993年7月3日。

下面一行小字,打印的:

“意识剥离完成。新体计划,第一阶段成功。”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225/1111108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