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七十年代末,俏媳妇的致富路 > 第四十九章 尘埃落定

第四十九章 尘埃落定


“我?”余孝荣以为自己听错了,让他重返校园去参加毕业考试?这简直是奖赏,要知道他是多么渴望上学,加上现在田学英这么喜欢学习,中学都没毕业的他又是多么自卑。可是......“那家里面......”

“家里面你不要担心,老二他们已经工作了,老三也长大了。”不再是需要你一肩扛着的时候了。

为了有学籍参加高考,余孝荣需要参加一个入学考试,这一点在上次和田学英交谈中就知道怎么办了,“明天我就去和田学英姑妈那边商量婚事,你在家多看书,准备入学考试。”

听见官淑兰说的弟弟们都长大不用让他担心养家问题,那他就去试一下,左右就是半年,他知道自己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可能有人脉去推荐上大学。毕业考试后就和学英一起结束校园生活,此时余孝荣还不知道这个决定将会给自己人生带来什么不一样的精彩。

官淑兰自从余孝荣被救回来的第二天和田玉芬见面后,两人默契的各自准备着婚礼上需要的东西。

两天前,余不元已经将官淑兰的手表和收音机包装好,外加从生产队借支一百块钱作为彩礼一并送到田玉芬家,双方定好五天后迎娶田学英过门。之所以这么仓促也是官淑兰考虑年底高考需要安心复习,为他们多争取一些时间才定下的。

生产队平日只发粮食,工分年底汇算。所以一般人家遇到需要用大钱的事都需要和生产队借支,年底汇算时再计算结余。但通常情况下没有结余或者结余为负数。

辛苦一年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生老病死,娶媳妇、嫁闺女这等大事往往需要一个家庭存几年才能够数。也是因为如此,生产队干活的人热情已经很低,原来的为国家做建设的宣传语已经越来越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日益低下的劳动成果和国家发展需求的迫切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破局是上位者们这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

这彩礼的分量说不上多重,但在乡下也是够瞧了。三转一响鲜少有人全部凑齐,能有其中一两样,就足够人吹嘘很久。至于一百块现钱在乡下足够瞧了。

如果说三转一响是充当门面的作用,结婚当天会随着新媳妇一起送回婆家,但现金是女方家里随意支配的。陪嫁可以是几床被子,几个盆,几个木箱、衣柜、梳妆台,也可以只是几件衣服,所以各家的嫁妆单子根据现实情况添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

官淑兰考虑到田玉芬家里的情况,所以多给现金最合适。田玉芬夫妇是老实人,纵然不想委屈自己侄女,奈何囊中羞涩。这现金可以让他们准备一些像样的看得过去的东西。

送彩礼那天,田玉芬家里家外来来了很多人,看着那最新式的手表和收音机无不感叹婆家对新媳妇的重视。

“这小手表真漂亮,这金属质地,这手表牌子还是上海牌的呢!”

“那是名牌啊,这收音机是红灯的呢,能听吗?这怎么开啊!”

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围着手表和收音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田学英将余不元送出去很远,“叔,孝荣好些了吗?”

余不元将孝荣能够坐起来的情况告诉了她,并按照官淑兰的吩咐,告诉她结婚时孝荣站起来,亲自结亲肯定没问题,让她放心。余不元以为田学英会介意余孝荣站不起来的事,所以极力解释自家儿子恢复良好。

只是田学英并不在乎结婚时新郎是否能站起来亲自来迎亲,她只关心余孝荣的身体。“没关系叔,不用亲自来接,让他别着急,慢慢恢复,我……等他。”说完一溜烟跑了。

这几天官淑兰需要赶制出两床新的棉被,改自己的嫁衣,剪出一堆的喜字和喜庆的窗花。

这些东西看似平常,对官淑兰确是一个新的挑战。未出嫁前他不喜欢女红,父亲溺爱、哥哥纵容她就那样没心没肺的活了十几年。结婚后婆婆一度对她什么都不会做很不满,但奈何余不元宠着,所以这些年可以说余不元又当爹又当妈的拉扯大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所以他比同龄人要老不少,而官淑兰还是那样年轻,不止面容年轻,心态也年轻。

即便重获一世,她有意变成贤妻良母,可真刀真枪时就犯了难。余不元总说等他回来他来。这要是放在前世,官淑兰绝对顺理成章就让余不元做了。但是现在她心疼余不元,所以愿意学着去做。

找谁呢,他想到了孙美英,他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早些年,陈大哥最后患病的那些年。生产队余不元挣十分,孙美英就能挣八分,回家照顾两个孩子,半夜编筐去卖给陈大哥买药,编筐的手艺也是一绝。  即使这样家里家外收拾的非常干净,不管是孩子还是瘫痪在床的陈大哥浑身上下都是干干净净的。

前世的官淑兰看不惯这样的孙美英,在她看来纯粹是在找虐,但是活了一世,在知道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时候她才明白孙美英的不易和坚强。孙美英用她并不宽厚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撑起两个孩子安稳的生活,撑起陈大哥多活了几年的光阴,让孩子多过了几年有爸爸的生活。而宜淑兰的自在生活,是靠着余不元的包容和余孝荣的牺牲换来的。一生被守护,和守护别人一生,两者的差距是天壤之别。

临近傍晚,宣淑兰推来孙美英的门,陈亚芳正在菜园里摘菜,见她进来,开心的喊:“兰姨,进来坐。  我妈还没下工。”

与官淑兰的院子不同,孙美英的院子没有那么大,每个地方都被利用到极致,连通道也是一条窄的只能容得下双脚,周边都被种上菜,和粮食。孙美英家自留地原来和余不元家的挨在一起,一共每家五分地都是种的粮食。

陈大哥去世后被陈大哥的弟弟抢去,孙美英不服气闹到生产队,她婆婆马淑芬偏心小儿子,以她将来要在小儿子家养老为由,拿走了那块自留地。自留地是唯一属于自己的土地,种的东西都归自己所有。最终马淑芬的一句“我大儿子被你克死了,难道老了我还敢住你那?"彻底寒了心。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222/111111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