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七十年代末,俏媳妇的致富路 > 第七十四章 家贼难防

第七十四章 家贼难防


谁也没有料到邮递员的第二封信是余孝荣的录取通知书,被安徽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录取。当初这个学校是因为田学英想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安徽。余孝荣自己是搞建筑这一块,田学英就建议他报考这个学校,如果有机会系统的学习下建筑以后职业才能有更深的造诣。

通知书到了余家,一路上听说这个事的邻居都跟着过来了。余孝荣老实本分话不多但是对人真诚,哪家房子需要修补了,让他帮把手,他都会帮忙。这会儿人们都真心为他高兴,

“孝荣真不错,离开学校这么久了,说考就能考得上。”

“人家孝荣上学的时候成绩就不错。”

一句句夸奖停在余孝昌眼里却分外刺耳,十年后余孝荣竟然也能上大学这个事让他嫉妒的心理扭曲。他攥紧拳头,冷眼看着院中道贺的人群,而后怨毒的看了一眼余孝荣,转头进了屋。

而余孝昌的举动全部落在官淑兰的眼中,那疯狂的怨毒和毁灭的冷意让她不得不重视起来。在余孝荣考上大学这件事唯一可能存在的漏洞就是余孝荣的报名资格。

高考之前国家对所有考生的入学资格经过政审,官淑兰相信以许贾云如今的地位,依照合法的政审流程,余孝荣是没问题的。怕就怕个人举报。这么敏感的事情,如果有人举报,上面必然会彻查。

想到这里,官淑兰庆幸,之前余孝荣的报名表没有拿回家,余孝昌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这让他一时间不知道余孝荣是以什么身份通过政审的。给官淑兰赢得找出对策的时间。

他转身去了供销点找公共电话,打电话找许贾云,“麻烦找许贾云许主任,我是官淑兰。”

接到官淑兰电话的许贾云一愣,上次的事情过后,他以为官淑兰这辈子不会再原谅他,他激动的拿起电话,“我是许贾云。”

官淑兰没有寒暄,直奔主题,“孝荣考上了大学。”许贾云一听,愣了几秒就明白了官淑兰的意思,“我会处理。”

官淑兰嘱咐道:“最好细致到单位建档,以防有信任细查。”

“好。”许贾云应了一声,挂断电话就开始着手处理这件事。余孝荣是以职工推荐的身份参加的高考,报名表上填写的田保国的钢铁厂。

当初填写单位时官淑兰灵机一动,怕余孝荣真的考上万一有人查就让余孝荣继承田宝国的岗位,余孝荣是田宝国的女婿,承袭他的职位是政策允许的。等高考有结果再转给丁大壮。这是时间线最容易更改和符合实际情况。

许贾云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异常顺利,心里不得不感叹官淑兰的聪明和心思缜密。虽然她没有接触过政界,但政治敏感度和未雨绸缪比他这个老人还要强。再看看家里那位闹得要死要活、这么大年纪还捻酸吃错的妻子越发的嫌弃。

官淑兰嘱托完许贾云自己也没闲着,他直接去找了余孝昌敲打他。这是半年来官淑兰第一次主动找自己,余孝昌原本压抑的心情瞬间缓解了不少,他有些欣喜的将官淑兰请进屋,“妈,您找我有事吗?”

“你怎么看待你大哥大嫂都去上大学这个事?”官淑兰给了他机会,也想看他如何选择。

“大哥和大嫂都考上学是好事,好事,”余孝昌话锋一转,“只是费用应该不低。”

“学费全免,生活费学校发的粮票可能差点不够,需要家里补贴......”余孝昌细数着,满言满语都是计较得失,却忘记自己上大学之时举全家之力给他方便。

“当然,上大学没了收入不止,需要家里补贴四年。那你有没有想过每月多拿出五块钱补贴你大哥他们。”官淑兰直接问出口,当初余孝荣学徒时因为干的最好,师父破例每月给了五块钱工钱,这五块钱余孝荣一分没留,全部给了上中学的余孝昌。官淑兰倒是想知道如今他每月30块的工资能不能给余孝荣5块。

“妈,钱的事我要和招娣商量一下,如果短时间内事没问题的,时间长了的话,我怕招娣会有意见。”

“哦?多长时间算长?”当初从中学到大学六年时间里,余孝荣每月雷打不动的给余孝昌钱,只多不少。如果当月工程队没结算,也会提前借支,没有晚过一天。

“半年吧!一年也是可以的。但是再久我怕招娣不同意。”

官淑兰心里冷笑一声转身作势要离开。嘴里却回击道:“你放心,你大哥大嫂的钱我不会让你们出的。你们只需要按时交家用就行了。”

“那,妈有件事我想问您,”见官淑兰要走,余孝昌还是问出了口,“大哥不属于往届毕业生,按理是不能参加高考的,为何他能够通过政审呢?”

官淑兰停下脚步,眼睛只盯着余孝昌的眼睛,把余孝昌盯的心里发毛,下意识的心虚起来,“我......我之是好奇......担心万一大哥这政审做假被查出来,会被取消资格的。”

“政审是国家查的,怎会有错,放心的。”官淑兰敷衍了一句就往外走,却被余孝昌拦住,“那不是以往届生的身份参加的高考又是以什么身份......”

余孝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让官淑兰失去的耐心,“你关心这个干嘛?难道说你希望政审有误,你大哥上不了大学?”

被说中心事的余孝昌极力否认,“不是,我没有,大哥能上大学对我们全家都是好事。我高兴还来不及......”

“那就得了。别问了,既然你有时间那就安排一下,给你大哥大嫂办个升学宴。”

“升学宴?”听到要办升学宴,余孝昌不自觉的加大了声音。他还记得自己那场升学宴。当时升入大学是推荐制,整个学校推荐不超过五人,他是唯一一个没有一点背景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只不过是陪跑的那个。

只有他知道他不是。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222/111110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