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赵刚:“军人,要有骨气”
雷军长在前线指挥部大发雷霆的消息,像一阵裹挟着硝烟的风,迅速吹遍了整个军区。
赵继征得知此事后,握着听筒的手微微发抖。作为从小在军营长大的子弟,他太清楚这种走后门行为对军心士气的伤害,更明白雷军长的愤怒绝不是小题大做。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拨通了父亲赵刚的电话。
电话那头,赵刚听完儿子的汇报,握着茶杯的手骤然收紧,滚烫的茶水溅在虎口上,他却浑然不觉。
作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勤总指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此刻战场上的每一分稳定,都关乎着战士们的生死。
电视里看过《高山下的花环》时,他只是愤怒;而如今置身其中,真切感受到这种行为对军队纪律和战斗意志的侵蚀,怒火如同被点燃的炸药桶,在胸腔里轰然炸开。
“这些人简直无法无天!”赵刚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告诉军区,明天上午八点,召开团以上干部紧急会议,所有高干家属中有子弟在参战部队的,一个都不许落下!”
第二天清晨,军区大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晨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在会议桌上,映照着参会者们忐忑不安的面容。
赵蒙生的父母吴爽和赵父坐在后排,吴爽的手指不停地绞着围巾,眼神游移不定;赵父则紧绷着下颌,脸色阴沉。
八点整,赵刚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会议室。这位66岁的老将,虽然在户部工作多年,身上少了几分战场上的硝烟味,但此刻,他身上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整个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
他扫视了一圈在场众人,目光如炬。
“同志们!”赵刚猛地扯松领口的风纪扣,脖颈青筋暴起如盘虬的树根。
“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好好说道说道一件让我痛心疾首的事!战争还没打响,就想着怎么把崽子们往安全窝里藏!当年你们扛枪冲锋时的狠劲哪去了?现在倒学会用老子的军功章、用组织的信任,给自己孩子铺逃兵的路?”
他重重踹开脚边的椅子,金属腿与地面摩擦出刺耳声响。
“军人的骨气是什么?是杨同志饿着肚子啃树皮还跟日寇死磕!是黄同志用胸膛堵枪眼时连眼睛都不眨!是我们这支军队从南昌城头走到今天,宁可流血掉肉也不弯腰的硬气!”
他抓起桌上的作战地图狠狠摔在地上。
“可你们呢?把军队当镀金跳板,把战场当危险禁区,让老百姓怎么看?让那些正在猫耳洞啃压缩饼干的战士怎么想?”
“当年我们为什么能打赢?不就是因为坚信‘D员先上’‘干部家属绝不搞特殊’?”
赵刚抄起墙角的战备水壶,狠狠砸向墙面,塑料壶炸裂的碎片飞溅。
“现在和平日子过舒坦了,就忘了‘一人当兵,全家奉献’的铁律!哪个战士不是父母的心头肉?
凭什么老百姓的孩子要在前线拼命,你们的娃就能在后方享福?”
他颤抖着指向窗外飘扬的军旗:“这面旗上染着多少无名烈士的血!现在有人想让它蒙羞?门都没有!我再强调一遍,谁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搞小动作,想当逃兵,别怪我赵刚不客气!我不管你官有多大,后台多硬,敢把后门走到战场上,我现在就枪毙他!我说到做到!”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吴爽脸色惨白,身体微微颤抖,赵父则死死盯着地面。赵刚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
接着说道:“军人的骨气,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是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决绝!是能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觉悟。你们要是连这点都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就不配姓‘军’!散会后,所有人写检讨!写不清楚,就去烈士陵园跪着写!”
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们三三两两地走出会议室,脸上写满了羞愧和不安。吴爽夫妇低着头,避开众人的目光,匆匆离开了。
赵刚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军营,久久没有动弹。他知道,这场会议只是一个开始,整顿军风军纪,重塑军人信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那以后,军区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走后门调子弟回后方的情况。赵刚雷厉风行的作风,不仅震慑住了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更让全体官兵看到了军队整顿纪律的决心。
在赵刚的带领下,后勤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车车物资、一批批弹药,源源不断地运往战场,为前线战士们筑起了坚实的后盾。
而赵蒙生,在得知母亲的行为引发的轩然大波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原本摇摆不定的心,在这场风波中渐渐坚定。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洗刷掉这份耻辱,证明自己配得上“军人”这个称号。在战场上,赵蒙生奋勇作战,身先士卒,最终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铁血战士。
这场会议,如同一场及时雨,浇灌在每一个军人的心头,让大家重新找回了军人的尊严和使命感。赵刚用他的雷霆手段,捍卫了军队的荣誉,也为这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纪律基础。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