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104章 名单

第104章 名单


夜色笼罩金沙县,赵立春的越野车碾过城西工地旁的碎石路,车灯刺破浓稠的黑暗。

半小时前,他以“商讨后续工程”为由,单独约见了建筑公司总经理李建国。此刻,废弃的工棚内,应急灯在头顶滋滋作响,李建国站仔铁架床边,额角的冷汗顺着下颌线滴落在名贵西装上。

“说吧,那200万究竟去了哪里?”赵立春双手抱臂,声音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的。墙角的老鼠窜过,撞翻了半瓶矿泉水,叮咚声在死寂中格外刺耳。

李建国猛地灌下一口白酒,喉结剧烈滚动:“赵县长,您就当我是个替罪羊......”他的声音突然拔高

“城西高速路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就是个局!县长、财政局、住建局......”他掰着手指,每说出一个部门,就重重折下一根指头,“大大小小七个领导,每个人都要分一杯羹。”

赵立春的瞳孔骤然收缩。三个月前被查落马的原县长,似乎只是冰山一角。他想起白天会议上,县银行行长闪烁的眼神,劳动监察大队队长刻意回避的话题,此刻都有了答案。

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却死死攥住掌心,强迫自己冷静。

“那包工头张有德呢?”

“他就是个提线木偶!”李建国抓起酒瓶狠狠砸在地上,玻璃碴溅到赵立春脚边,

“150万是给他的封口费,让他跑路背锅。剩下200万,我亲自送到各位领导家里,用的都是不记名的购物卡......”

雨声在棚顶炸响,赵立春盯着李建国扭曲的脸,指甲几乎掐进肉里。老周颤抖着接过工资时的泪水、工人们烈日下龟裂的皮肤,此刻都在眼前翻涌。

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仅凭几句口供,根本扳不倒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县委书记的态度不明,纪委的支援尚未到位,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这些话,除了我,别告诉任何人。”赵立春突然俯身,抓住李建国的衣领,“你把涉事人员名单、交易时间地点,全部写成材料,用匿名邮箱发给我。”

李建国愣住了:“赵县长,您不打算......”

“我要的是铁证。”赵立春松开手,声音冷得像冰,“在这之前,继续装聋作哑。”他转身望向雨幕,远处追捕张有德的警笛声隐约传来,“记住,你唯一的活路,就是配合到底。”

回到办公室时,已是凌晨两点。赵立春将写满批注的文件铺满桌面,标注着各个涉事部门的关联图谱。

窗外暴雨如注,他盯着墙上“为人民服务”的标语,想起爷爷常说的话:“治水要等汛期过了再清淤,操之过急只会决堤。”

手机震动,是纪委秘密联络人打来电话:“调查组最快三天后抵达。”他回复了一个“明白”,挂掉电话后起身倒了杯浓茶。

浓茶入喉,苦涩在舌尖蔓延,却让他愈发清醒——这三天,必须稳住局面。

第二天一早,赵立春照常主持县重点项目推进会。会上,涉事部门领导谈笑风生,仿佛前一天的讨薪风波从未发生。

赵立春不动声色地部署追捕张有德的后续工作,甚至主动提及城西高速路复工计划,让众人放松警惕。

散会后,财政局王副局长拍着他的肩膀:“赵县长啊,你们年轻人就是有冲劲,农民工的事处理得漂亮!”

赵立春笑着应和,心里却清楚,这张虚伪的笑脸背后,藏着沾满血汗的手。

深夜,他收到李建国发来的加密信件。赵立春戴上眼镜,逐条核对名单和细节,冷汗浸透了衬衫。

他知道,这些材料还远远不够。但他已做好准备——就像在青岩镇修路时那样,一步一个脚印,用耐心和智慧撕开黑幕。

雨渐渐停了,东方泛起鱼肚白。赵立春站在窗前,望着苏醒的县城。

远处工地上,早起的工人开始搬运材料,他们或许还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他,将在最恰当的时机,雷霆出击。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10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