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名义:家里有国服,政坛你得服 > 第118章 常务副县长

第118章 常务副县长


龙历2006年的金沙县,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翻涌。赵立春站在新建成的砖石粮仓前,看着农户们用木锨将饱满的稻谷铲进仓内,额角的汗珠顺着晒得黝黑的脸颊滑落。

他伸手接过老农递来的稻穗,指尖搓开谷壳,饱满的米粒在阳光下泛着莹白光泽——这是他主导推广菌剂种植后,金沙县迎来的第二个丰收年。

“赵县长,京都中科院来电话了,说陈研究员有重要技术资料要寄过来!”通讯员小吴骑着二八自行车赶来,车把上挂着的牛皮纸袋里,装着刚从县邮局取回的电报。

赵立春接过电报,指尖划过“新型固氮菌剂试验成功,拟优先在金沙试点”的字迹,嘴角不自觉上扬。

两年前,陈知夏被调往京都中科院担任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夫妻二人虽分隔两地,却靠着书信和电话保持着紧密联系。

每次有新的科研突破,陈知夏总会第一时间把资料寄到金沙县,让技术成果先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这一年,29岁的赵立春迎来了仕途的关键转折。原常务副县长因工作调整平调至邻县,他凭借在农业升级、财政节流上的突出政绩,被破格提拔为金沙县常务副县长,成为县政府的二号人物,全面掌管财政大权。

消息传到县城时,双河桥镇的茶农们自发提着新茶赶来县政府,老周握着他的手感慨:“当初您帮我们讨薪、教我们种新茶,现在您当常务副县长,我们心里踏实!”

京都赵家四合院里,秋日的阳光透过葡萄架,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光影。

92岁的赵刚坐在藤椅上,怀里抱着两岁的赵瑞龙,正用拨浪鼓逗得小家伙咯咯直笑。

不远处,56岁的赵继征穿着便装,正和妻子叶晓薇一起翻晒刚收获的花生——三个月前,这位赵瑞龙的二爷因再次体检时发现越战时期残留的弹片,正式卸任新省军区司令员职务,进入京都担任军事委员顾问,提前开启了退休生活。

“继征,小龙又在揪您的军功章了!”叶晓薇笑着递过剥好的花生,看着女儿赵雅逗弄赵瑞龙的模样,眼中满是温情。

赵继征夫妇只有赵雅一个女儿,自赵瑞龙出生后,便把这个侄孙当成亲孙子疼爱,尤其是退休后,更是天天往四合院跑,教孩子认农作物、讲战斗故事。

“小龙,听二爷爷说,当年二爷爷在越南战场上,就是靠这枚军功章背后的弹片挡住了敌人的子弹!”

赵继征用仅剩的一只手摘下胸前的三等功军功章,轻轻放在赵瑞龙肉乎乎的手心里,“以后你要记住,咱们赵家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要像军人一样,有担当、守本分。”

赵刚看着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的模样,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暖意。他从藤椅旁拿起一本线装的《农政全书》,这是他特意托人从古籍书店淘来的:“等小龙再大些,就教他认识庄稼,看他以后准备走什么路。

傍晚时分,赵振邦下班回到四合院,刚进门就听见屋里传来赵瑞龙奶声奶气的声音:“爷爷,二爷爷说要教我打靶,长大保护太爷爷和爸爸妈妈!”

“好啊,”赵振邦放下公文包,抱起孙子举过头顶,“但保护家人不光要靠力气,还要有学问。你妈妈在京都研究的菌剂,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你爸爸在金沙县管财政,能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这都是保护家人、保护百姓的本事。”

晚饭时,四合院的餐桌上摆着赵继征从郊区农场买来的新鲜蔬菜,还有赵刚特意让厨房做的红烧肉——这是赵立春最爱吃的菜,虽然他远在金沙县,家人却总习惯多摆一副碗筷,仿佛他仍在身边。

“立春今天来电报说,金沙县的财政结余比去年多了两百万,打算用来修乡村公路。”

赵振邦喝了口酒,语气中满是自豪,“这孩子现在做事越来越稳重,当年担心他太年轻扛不住,看来是我们多虑了。”

赵继征放下酒杯,看着窗外的月色:“当年我在部队带兵,最看重的就是踏实肯干。立春在基层摸爬滚打四年,没靠家里的关系,全凭自己的本事,这点像咱赵家的人。(吹牛呢!我可不信)”

赵刚轻轻抚摸着曾孙的头,目光望向远方——他仿佛能看到千里之外的金沙县,赵立春正提着马灯,在田间地头查看晚稻的长势;能看到京都的实验室里,陈知夏正对着显微镜,专注地记录菌剂数据。

夜深了,赵瑞龙在赵刚的怀里沉沉睡去。老人抱着曾孙,坐在窗前翻看陈知夏寄来的菌剂研究报告,书页间夹着的照片上,赵立春站在金灿灿的稻田里,身后是满脸笑容的农户。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96/4365099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