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兵王重生:东北赶山记 > 第317章 开口机与炒货机

第317章 开口机与炒货机


电炉厂,会议室内。

空气一阵死寂。

贺国强、常雪峰、余正良看着简陋到近乎儿戏的图纸,张大嘴巴,没有出声。

这是啥玩意?

小朋友的简笔画吗?

常雪峰扶了扶额头,指着下方的箱体,有些迟疑:“这……是啥?”

陆明洲放下钢笔,微微皱眉道:“哦,这是发热箱,看不出来吗?”

“看……看不太出来,有一点点潦草。”

常雪峰说话还是挺客气的:“组长,请问额定功率是多少?”

陆明洲双手一摊,说道:“这个不知道,或放两千瓦,或许三千瓦,总之要满足一次烘炒30斤松子的要求。”

常雪峰笃定地说:“这样的话,最少得三千瓦,一般的线路,承受不了。”

陆明洲点点头:“这个要做实验,咱们也不急,制造样机,进行对比就行。”

贺国强指着一个螺旋状的线条,问道:“组长,那这个又是什么?”

陆明洲回答道:“这里减速机,链条传动。传动可以用电机,也可以用小型柴油机。底下的箱体,可以用电热管,也可以烧木炭和煤炭。”

贺国强叹了口气:“组长,我明白了,你是想画差速轮吧?可这实在离谱了一些。”

陆明洲一脑门黑线,尴尬地说:“我不会机械制造啊。”

贺国强安慰他说:“组长,你不用枉自菲薄,你这些想法,都是很天才的,而且能够实现。我们现在分成三组,一组做电炉电机款,二组做炭炉柴油机款,三组做电力开口机,要求功率小,可以用小型电机带动。常厂长负责一组,余工负责二组,我负责三组。开始分头行动。”

“好!”

众人齐声应道。

贺国强确实挺强,虽然只有24岁,但对电气和机械都十分熟悉。

他亲自动手,拿着尺子和铅笔,在大纸上绘制总体造型,标注规格。

每一个零件,还要考虑通用规格和适配性。

常雪峰和余正良,时不时提出看法,三人时常凑在一起讨论。

陆明洲听了一阵,发现插不上嘴。

他打了个哈欠,说道:“我还有事,先走了。最后一件事,炒货机滚轮里面,要加上挡板,要有15度左右的倾斜度。保证受热均匀。还要考虑正转和反转的问题,正转松子往里进,反转松子可以倒出来。”

贺国强略一思索:“行,这个问题不大。组长,我送您!”

陆明洲摆摆手:“不用不用,你们都是精英,是革命事业的先锋,一定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当然,也要注意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

第二天,陆明洲又来了。

贺国强、常雪峰和余正良都住在厂里,一大早就争论不休,也不知道在吵些什么。

他懒得听,反正也听不太懂。

术业有专攻,虽然此时国内的机械水平普遍不高,也不是他一个半吊子能比的。

他干脆看滚筒加工。

原本用做锅炉的3毫米钢板运了过来。

两名熟练工人,用电动砂轮机,在上面切割。

只听到一阵令人牙酸的尖锐摩擦声中,火花飞溅,钢板很快被切下一截。

打磨了一下边缘,两人便抬着钢板,走向由三根锃亮滚轴组成的卷边机。

调整滚轴之间的间隙,将钢板卡在其中,启动按扭。

“咔咔咔!”

三根滚轴一齐转动,钢板从另一端出来,已经成为一个弧形。

一名老焊工过来帮忙,三人一起抬到电焊机旁。

他眯着眼睛看了看,觉得不太满意,抡起一个铁锤,“当当当”敲了一阵。

清脆的响声,在车间内回荡。

接着,他抓起电焊枪,左手拿面罩,右脚踩在变成圆型的钢板接缝处。

“滋啦!”

耀眼的蓝白色火花绽放,透过保护面罩,能看到他额头上的皱纹,格外明显。

焊点越来越密集,车间里弥漫着金属烧灼气味,青烟升腾而起,呛得人咳嗽连连。

很快,滚筒的主体被焊接出来。

在车间的另一头,几名工人一直在忙着切割钢板,带着圆弧状,这是要焊接到里面的挡板。

还有人在焊接铁架,这里面得放加热管,或是木炭和煤炭。

这进度,可以啊!

——————————————————

10月8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是陆明洲重生回来满一年,相当于他第一个生日。

更值得庆祝的是,三台样机,都被制了出来。

早上9:00。

赵长河放下手头工作,带着几名随从,匆匆赶到电炉厂。

两台大铁疙瘩,一台小玩意,摆在他面前。

赵长河眼睛瞪得溜圆,竖起四根指头:“四……四天?三台机器?靠谱吗?”

陆明洲淡淡地说:“靠不靠谱,试试不就知道了?”

贺国强这几天,睡觉加起来,不超过十个小时,此刻双眼布满血比,却是精神奕奕。

他走向赵长河,说道:“赵书记,我来给您演示一遍。首先是松子开口机,这个功率小,一台汽油发电机,可以带动20台。”

他走松子开口机前。

这台机器构造很简单,上下两片钢板,形同铡刀,张大着口。

钢板中间,有一个弹簧。

弹簧旁边,有一条凹槽。

贺国强抓了一把松子,随意放在凹槽中,排成一条长线。

他轻轻踩下踏板,一阵嗡嗡声中,上方的钢板开始下压。

弹簧被压缩,钢板的距离越来越近。

“咯嘣、咯嘣!”

一阵轻微的声音传来,这是松子的破壳声。

贺国强松开踏板,弹簧发力,将上面的钢板轻松顶开。

唯一不好的,就是需要用一条棍子,顺着凹槽一划,破壳的松子才会掉落下来。

赵长河已经很开心了。

一次能压20-30粒松了,这效率杠杠的。

松子加工中,开口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大的难点。

他仔细检查被压过的松子,发现已经全部开口。

“太好了!有这机器,我们的松子生产,将如虎添翼,光有这台机器,就可以省掉不少炒制时间。”

陆明洲笑着说:“赵书记,这才哪到哪啊,咱们的炒货机更神!”


  (https://www.02shu.com/5038_5038163/436533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